为什么要有音译存在?
在我们印刷行业有个东西叫“菲林”,我至今都没有找到对应的汉语翻译。如果要按功能来翻译应当叫“感光胶片”但是和照相的那种感光胶片又不太一样。有些地方叫“胶片”“正片”“负片”。 直到这个东西快退出印刷行业,我也没有找到他比较精确的汉字名称。于是菲林这个东西,我们叫了二十几年的“菲林”。
西藏相关的名词如“唐卡、措、班禅、达赖”这些词为什么要音译,为什么不用汉语相应的词汇?
就是为了美化这些词汇呗。仓央嘉措知道吧?那句什么“不负如来不负卿”听过吧?似乎很会写汉诗? 事实却是,部落也壬的诗词都是用部落语写的,有一句没一句,格律韵调粗鄙不堪……仓央嘉措等部落也壬现在流行的诗词都是汉人给他们二创出来的。 所以其它事物的名称和翻译也是如此,就是为了照顾邵敏情绪的。此外,还专门挑一些高大上的汉字词汇给他们翻译。 不过看这些部落也壬似乎不领情,反而认为是理所应当的?hahaha
有哪些音译比较失败的外来词、地名等?
Asia,亚细亚,简称亚洲。 亚字,从来没什么褒义,一般义为:次一等、劣一等、低一等、较差。 比如: 亚圣、亚父、亚军、亚热带…… 那人武功不亚于你。 都是这个意思。 亚洲,字面意思等同于差洲、次洲,就是二等州的意思。 甚至,古义还有丑陋的意思。 亚,丑也。——《说文》 夫地有山有泽,有黑有白,有美有亚。——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 现在嘛,Americas就叫美洲,Asia就叫亚洲,一美一丑,哈哈,绝了。 亚字,除此外…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些人的名字很奇怪,像是外文音译?
本来就是。 类似夫差、勾践这种人名,是属于比较明显的音译。而 一些音译的地名则非常隐蔽。典型如被作为东亚古典文明“人间天堂”代表的两座城市:苏州的“苏”,杭州的“杭”。“苏”来源于“姑苏”,而“杭”来源于“余杭”。“余杭”、“姑苏”在当时都是类似“伦敦”、“巴黎”这样的音译,来源于百越土著。吴语区有很多这种地名,比如: 会稽、无锡、诸暨、上虞、余姚、余暨(萧山)、乌伤(义乌)、乌程(湖州)、句容 、…
你见过的最离谱的外国人名音译是什么?
英文名——阿拉伯名——新疆名,其实很多都是同名,只因为翻译不同,结果让人觉得好像很有民族特色。比如: 亚当——阿丹——阿达木。 大卫——达乌德——达吾提。 约瑟夫——优素福——玉素甫。 以实玛利——伊斯玛仪——司马义。 如果一个新疆维吾尔族同胞名叫——司马义·买买提, 那么他的名字就可以直接对应阿拉伯名——伊斯玛仪·穆罕默德。 如果一个阿拉伯哥们名叫——易卜拉欣·苏莱曼, 那么他的名字其实就是欧美或犹太…
如果没有外来音译,那么巧克力、沙发、比萨等这些音译词,中国人会将它们叫做什么?
日本人曾经把这个事搞到过极致。 二战日本曾经有过一次“去敌性语”运动,简单来说就是把那些从英语(敌性语)翻译过来的词汇给变成“纯正之日本语”,让日本的各种标志版上面“抹杀”英美之色彩。这段时期日本是切切实实搞过一次“去英语化”运动。 当然,其中一大半是把掺杂英语外来语的名称变成其他汉字,比如西铁城(シチズン時計)改名为“大日本時計”;华盛顿鞋店(ワシントン靴店)变成“東條靴店”(难不成是为了讨好某…
为什么中国对 Kamala Harris 不叫她的中文名“贺锦丽”,而是用音译“卡玛拉·哈里斯”?
不开玩笑,因为嫌丢人。她在初期出现在中国人视野中的时候,中文互联网上基本都叫她的中文名。 当时她的形象是:女性,身居高位,对中国友善,甚至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 强者+善意,得其一就能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此时二者兼得,中国人自然愿意称她的中文名给到一份敬意(也有把她当自己人的意思)。 如今4年过去,面对只会哈哈哈的哈里斯,这人谁啊?可别提什么中文名了,莫挨老子。
为什么日本音译就是搞笑的,中国音译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sofa,我们翻译成沙发,这叫音译。 但是water,我们翻译成水,而不会是沃特儿,更不会是沃得特了儿。 因为我们古代,有各式各样的椅子。端端正正的,可以靠卧的,甚至短塌之类的都能算椅子。 但符合沙发的构造的,没有。所以可以音译,直接叫沙发;也可以意译,叫洋椅子。 洋椅子很难让人眼前一亮,也不能体现出沙发和别类椅子的不同。商家可能更喜欢用沙发。 但是我们从古至今,都有水这个字。 既然有,那为甚么非得要翻译成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