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战斗机总感觉有点鸡肋,或者生不逢时,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24-09-09 20:09
阅读量:
4

不是生不逢时,而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枭龙整个诞生过程非常漫长和曲折,导致等它成熟的已经太晚了。

先大致梳理一下整个项目历史:

整个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歼7M/P——歼7CP/佩刀II——超7——枭龙,先上个图:

歼7M——佩刀II——超7

最初可以追溯到1979年和英国马可尼公司合作改进歼7IIA,给当时的歼7II改装英式平视显示器在内的七项航电设备,但随后国民经济调整,军队让路,资源集中于民用领域,大批对外军事合作项目终止,时任副总理张爱萍将军开会痛批航空系统引进“三大洋马”(花冤枉钱),就包括了马可尼航电,另外两个是海豚直升机(直9)和斯贝发动机(涡扇9),歼7IIA项目终止。但由于当时跟英国人的合同已签,而且付了600万英镑订金,所以无奈之下中航技只能向巴基斯坦、约旦这些出口用户推销歼7IIA方案。

巴基斯坦看到歼7IIA方案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个好东西(相比中国空军痛批三大洋马,当时PLAAF的眼光远不如巴空军),大批量进口作为主力战机使用,命名为歼7P。

由于巴空军看到了使用西式航电改造中式战机的潜力,于是在歼7P之后,在1984年进一步提出深度改造歼7的设想,主要改造方向就是:加装大口径综合火控雷达、增加内油航程、加强机动性、增强对地攻击能力等等,而且明确表示,中方负责机体,雷达和发动机则由巴方想办法从欧美进口,项目在巴国获批后命名为佩刀II。

中方对这个设想也非常感兴趣,由于需要加装综合火控雷达,歼7的机头进气必须改掉,由于当时已经有歼8II改两侧进气,所以歼7如法炮制,机身机翼则未改,这个粗糙的方案在成都命名为歼7CP。

同时,成飞尝试向PLA推销歼7CP方案,但由于空军已有歼8II且正在推进和平典范项目,海军则拿不出钱来,所以海空军都没有参与的兴趣。

此后两年,中巴美三方在该项目主导权和技术标准上进行了长时间拉锯,到1986年,项目才完成招标,美方主承包商选定格鲁曼。

佩刀II项目进行到1987年,巴方发现原有歼7的三角翼性能不达标,因而需要更改翼型工程量过大,同时项目不断延期、成本大幅攀升(佩刀II巴方预期采购单价只有800万美元),导致巴方放弃佩刀II项目,转而加购F16。

佩刀II项目终止后,美方格鲁曼公司觉得项目仍有市场前景,于是找到了新加坡(当时要退役F5),希望中美新三方继续推进,并改用格鲁曼设计的中等后掠角的主翼。

项目改名为超7。

但1989年,由于不可描述的原因,格鲁曼退出超7项目。

项目暂停后,成都先后找到英国罗罗、马可尼、法国斯奈克玛等欧洲公司,试图继续以国际合作模式推进超7,但都没有实质进展。

等到1991年,苏联濒临解体,中苏/俄军事合作渐入高峰,米格和克里莫夫设计局开始加入项目。

1992年,中方重新向巴基斯坦推销超7项目,但由于巴基斯坦此时已有F16A/B,因而对新机需求不强,但仍有合作意愿,表示新的超7预期在2000年左右服役,则需要有F16七成以上战力,一半的价格,使用西方国家航电,而且巴方不会对项目直接投资,由中方与分包商共担风险。

1993年,中巴双方敲定新机使用俄制RD93发动机(RD33改下机匣版本)、意大利阿兰尼亚航电,米格设计局则参与气动设计的修改,中方正式立项超7。

此后各方不断完善设计细节,由于此后成都主要精力放在歼10研制上,项目推进缓慢。

直到1999年,中巴两国正式签订项目作研制合约,双方各出资50%,由中方负责生产研发,巴方负责采购及外销,飞机中方命名为“FC-1枭龙”,巴方为“JF-17雷电”,由于1998年巴基斯坦核试验被西方国家制裁,因而原定的意大利航电被换成了中国产航电,项目总师为杨伟。

2003年枭龙01首飞;

2006年大幅修改气动设计并配置完整版航电的枭龙04首飞;

2007年,首批生产型枭龙交付巴空军;

2011年,首个枭龙中队达到IOC。

以上,就是枭龙的发展脉络,从84年提出佩刀II,到2007年最终交付用户,整整花了23年,其中数次方案迭代,并更换合作方。

作为一款外贸机型,这个时间太长了,外贸机市场选择多,来源广,现货为王,除了巴基斯坦这样的高度政治捆绑的用户,几乎没有哪个用户可以接受一款研制周期长达20年的机型。(印度的苏30MKI研制周期10年已经被批烂成钓鱼工程)

最初的佩刀II,定位是一款深度改造的二代机,用于取代当时大量服役的米格21/F104/F5机队,或者作为F16的低配辅助,市场潜力很大,这也是为什么成都甚至格鲁曼都一直不愿放弃的原因。

等到超7上马,进入90年代,F16、米格29、幻影2K等三代机已经全面铺开,此时超7的定位开始变成一款准三代机,市场瞄准的是冷战后的换机潮(苏联解体后各国空军有大量米格19/21/23、F104/F5、幻影3/5等需要替换),但巴基斯坦对枭龙的定位依然是F16的低配辅助。

所以,终其一身,佩刀II/超7/枭龙都是作为F16低配辅助而存在,但这个定位永远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

我为什么不直接买F16??

当年巴基斯坦放弃佩刀II,就是因为性价比不高,转而加购了F16,其他用户同样如此。

并不是说所有用户都会买以及买得起F16或者米格29,但作为一款低配机型,必须做到的两点是:

1、足够的简单便宜

2、交货足够的快

只有足够简单便宜,才能吸引大量老少边穷用户;只有交货够快,才能让这些用户迅速下采购决心,这些国家的空军往往缺乏装备更新的长远规划且经常变卦,现货为王,项目拖来拖去,F16/米格29插一脚进来就没机会了。

假如枭龙能够在2005年之前成熟,哪怕技术状态只是个二代半,也是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但枭龙在技术上过于奢侈,2006年还在大改气动,虽然最终性能大幅提升,但失去了最宝贵的时间。

等枭龙成熟,已经是2010年以后了,此时国际军机市场是什么状况?西方国家正在采购F35替换三代机,大量二手F16以白菜价涌入市场,俄国也在竭力低价出口米格29/35和侧卫,台风/阵风/F16E/F15E等三代半正在收割高端用户,原有中国军机传统用户要么已经完成三代机采购,要么穷到直接躺平。

你说枭龙还有多少市场?BLOCK1单价已经1500万美元了,真正完全版战力的BLOCK2要价2500万,有这个钱,为啥不去买二手F16和米格29?

印度进口21架米格29外加50架旧机升级打包价才不到10亿美元,罗马尼亚买二手F16包含升级延寿费用单价不到1500万美元。

而且米格29、F16这些机型久经考验,后勤配件和武器丰富,而枭龙发动机依赖俄国,后勤单一依赖中国,而中航技的售后在国际上更是“声名远扬”。

你给我一个买枭龙的理由?枭龙已经失去了中国战斗机一直以来的性价比。

当年歼7出口可以卖到300万美元一架,性能不如苏联原版的又如何?它足够便宜,二十万的雪铁龙C6全是缺点,十二万的C6全是优点。

80年代中国军火畅销世界,靠的就是拼多多版苏系的定位。

不光如此,现在自家的歼10CE也开始出口了,这可不是什么2.99代的鱼窝超级魔改,而是正经八百的国际主流三代半,怎么竞争得过呢?

所以,出来的太晚,性价比太低,就这么简单。

而枭龙的另一面,还有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就是132厂设计室搞的歼7MF。

歼7MF是90年代超7项目的主导权由132厂设计室转到611所后,132厂自筹资金搞的与枭龙竞争的出口型号,堪称航空工业成都德比。

虽然中国航空沿袭苏联的厂所分离模式,但成飞132厂有自己的设计室,而且能力很强,而611成飞所则长期缺乏存在感。

611所是1970年从601所分出去的,主要是歼9的设计团队,当时叫“歼9大队”,可以近似认为这群人是被打包发配到成都的,而此时的成都132厂,有自己的设计室,领头人是屠基达,战斗力很强,这个设计室先后完成了歼5甲和歼7各型的设计工作,可以说屠基达就是中国歼7系列之父。

而611所来成都的主要任务是搞歼9,但这个项目搞的极其之烂,611这批人来成都后人心浮动,甚至73年集体闹事要求回沈阳。

最终歼9在1980年下马,无事可做的611所差一点被并入132厂设计室。

随后就是歼7III项目,以屠基达为首的132厂设计室与王南寿、宋文骢为首的611所为了项目主导权展开了激烈ZZ斗争,双方关系剑拔弩张,上级多次和稀泥无果,最终屠基达出局,宋文骢挂帅主持歼7III研制。

当然歼7III最后也成了拉稀工程,被屠基达在回忆录了狠狠奚落一番,但随后宋文骢领衔的611所拿下了三代新歼项目,从歼10开始,611所一飞冲天,132厂设计室慢慢被边缘化。

1993年,超7项目重启,主导权由132厂转至611所,屠基达这位“中国的图波列夫”忙活了快10年,最后替人做嫁衣。

但132厂还是不服,自己又在歼7E/FS基础上继续搞了歼7MF,与枭龙竞争,简单说就是把歼7E改机腹进气,机头装雷达,后机身基本不动,沿用涡喷13II发动机,技术简单,后勤系统可以沿用歼7/米格21,对第三世界空军十分友好。

但依然是那个问题,出来的太晚了,2000年才面世,最后无疾而终,只有一个模型。

而132厂设计室最终在2003年撤销,整体并入611所,算是给成都厂所之争画上了句号。

屠基达一直认为:611所设计团队好高骛远,喜欢炫技,但又对实际的工程困难估计不足,最后往往误事;

宋文骢则认为:132厂设计人员风格过于保守,无法锤炼设计队伍。

谁对谁错呢?

历史的魅力就在这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