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24年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三年来最高?

发布时间:
2024-07-04 12:35
阅读量:
36

还是我们今年以来反复说的,所有东西,你要连起来看。

财新和官方PMI已经连续背离了三个月了,官方已经在荣枯线下方挣扎了两个月,而财新创了三年的新高。所以这肯定是一个系统性原因引发的背离,而不是单月数据的统计偏差。

主流对于财新和官方PMI统计样本的差异主要是两个方向,财新更偏中小企业,同时更偏东南沿海企业。

第一个差别,我说中小企业恢复的更好,估计所有人都会反对,那么我们先放一放。

而第二个差别,东南沿海企业更侧重于出口导向,而内陆企业和旧的地产体系关联度更高。今年前5月出口数据非常亮眼,相反地产依然处于两位数的下行状态,并造成整个内需消费的持续不振。以上这些基本都是比较明显的共识,同时数据和常识也能够基本挂钩,这部分倒是可以展开一说。

这两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对于促进内循环,增加内需这个事情,提到很多。然而,放眼资本主义最近两百年的历史,依靠内部循环和消化,就能让经济重新走向繁荣的案例,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唯一的特例是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的美国,依靠着政府债务规模的急剧扩张以及直接向民众发钱,走出了2008年,以及2020年疫情两次经济泥潭。

然而美国可以这么做,是因为美元是当下绝对的全球货币,美元滥发的背后实际上是依靠铸币税,让全球为其买单。所以放眼人类历史,也只有当下的美国有这么做的资本,更何况,美国这么做也在不断透支其最近百年积累的美元信用和老本。所有人都知道这么干不可能长久,唯一认知上的差别是,一批人认为美国的老本够厚,能够在精尽而亡之前先把其他大的经济体干死;而另一批人认为美国会先把自己弄死。差别仅此而已。

同样有类似举动的日本,通过政府举债不断刺激经济,经过几十年,已经活生生把日债搞成了全球三大资产泡沫之一,然而即便如此,日本的通缩长期延续,直到今年上半年终于结束了维持近20年的负利率,然而转眼日本一季度GDP环比修正增幅就变成了-2.7%。

众所周知美国1929年以后的罗斯福新政,充其量是将美国经济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要一直等到二战以后,美国军工主导的全球性产能扩张,以及二战结束以后马歇尔计划开始的美国资本的全球性扩张。而上面的日本,恰恰是2000年以后中国出口崛起以后,本土制造业对外扩张能力断崖式下滑,所以经济陷入了长期的通缩。

资本主义300年发展史告诉我们,资本对外扩张和经济殖民是资本主义长期高速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没有之一。所以那些寄希望于通过内部分配,给老百姓发发现金,就能解决当下经济问题,更有甚者,认为中国要改变外向型经济结构,摆脱出口依赖的,都可以洗洗睡了。资本停止了扩张,也就走向了死亡。

所以财新PMI和官方PMI的背离,背后就是新老两种经济模式的博弈。依靠地产和其相关产业链刺激内需,实现内循环的模式已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未来几十年,就是中国制造业和资本向全球快速扩张的进程。很多人看到这两年出口好的一逼,觉得不可持续,对不起,站在历史的角度,这可能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那我们为什么开头说很多事情要连起来看呢?6月份美国的降息预期出现了大幅下降。美联储维持高利率,一方面美债的利息支出会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因为流动性问题轮番暴雷,去年的硅谷银行,今天上半年的第一共和银行,还有最近日本的某家银行。美联储顶着这么多的不利因素,维持高利率,原因只有一个,因为通胀控制不住。

4-5月,仅仅一个降息预期,就让黄金从历史高点往上翻了20%,铜价创了新高。原油也脱离了75左右的底部,转眼已经到了85,眼瞅着往90以上去了。如果实际上美国开始加息,通胀会发酵成什么样子,美联储显然是没有把握的,而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历史上看,都是延续的,几乎没有发生过今天刚开始降息,明天又转而加息的事情。真要这样的话,美联储的专业性毫无疑问会变成一个笑话,未来对于市场的影响力会断崖式下降。

因此对于通胀的控制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美联储当下只能以拖待变。

最近两年,美国持续加息,市场很多人说美联储收割全世界。但是这种收割是怎样完成的?

美元加息以后,美国的无风险利率上升,对于全球资本的吸引力上升,所以资本流向美国,这个路径我们都比较熟悉。然而美国很缺美元吗?自从有了量化宽松之后,理论上美元联储是可以无限供应的,美国需要那么多美元净流入干什么?

同时美国国内利率高企,制造业投资成本上升,产能扩充受限,从这一点上,反而是不容易控制通胀的,更不用说,大量热钱涌入,对于通胀本身还有促进作用。

所以,显然所谓收割,肯定不产生在这个环节。

收割这个环节,主要产生在其他工业国的国内资本流向美国后,国内的资产价格开始下跌,如果恰逢该国本身在前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金融环节,有较大的内生缺陷,在资本流出的打击,出现了系统性的金融性风险,引发资产价格的系统性崩盘。而这个时候,美国国内的跨境资本大量介入,廉价收购该国的优良产业资产。同时当多个经济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全球的需求出现了显著下滑,资产价格整体下行,通胀下降,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完美。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韩国民众众筹黄金共度时艰的事情大家耳熟能详。然而现实是,众筹的这点杯水车薪能顶什么事,最终韩国能够走出困境,主要源自于IMF提供的550亿美金贷款,而作为对价,韩国开放了其金融体系对于跨境资本的限制,之后跨境资本可以深度参与到韩国优质企业的股权中来。三星这样的企业如今50%的股权都是跨境资本持有,其开端就是始于1997.

这就是美国所谓收割背后的运行路径。然而这一套这一次美元加息周期行不通了,美联储高利率保持至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像样的经济体出现明显的系统性风险,而全球通胀也至今毫无改观。而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跨境产业资本在于全球的参与比重越来越重,深刻的改变了美元对于全球资产的定价权。

最近几年,我们的出口高歌猛进,总计顺差每年都保持在6000亿美金左右的规模。然而回头一盘,我们的外汇储备却几乎没有变化。原因在于,这些外贸顺差都通过其他途径花掉了。

其中两个大头,一个是服务逆差,中国这两年每年的服务逆差大概都在2000亿美金左右,其中的大头,旅游逆差占到了90%左右。也就是说每年有1800亿美金左右,通过出境游的方式,回流了全球市场。

而另一个大头,就是跨境产业投资,这两年中国的对外投资都达到了1500亿美金+的水平。

那么以上两项,无论是从产业还是消费端,都起到了稳定全球资产价格,维持全球消费水平的作用。

当然,来而不往非礼也,今年密集出台的对于各国的免签政策。知乎上周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旅游博主海外大火,都是这个背景下看似无关,实际上却有着紧密联系的事情。还是那句话,很多事情,你要连起来看。

评论区很多人说,未来全球贸易壁垒越来越高,出口如何能够指望。如果你看下中国这波出口爆发的时间恰恰就是2018年中美贸易战全面展开为触发点。

资本的全球化扩张,是资本最为天然的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种趋势200年前的鸦片战争阻止不了,更不用说,眼下的这些零敲碎打的贸易壁垒。

而换一个角度来说,连贸易壁垒这种考验都经受不了,全球化扩张,你也配。没错的,说的就是日本。

那么在这个美元加息周期中,中国产业资本的对外扩张,成为了一个最重要的变量。美联储别说系统性金融风险带来廉价产业资产的收割,连最起码的控制通胀,这个底线目标都没有实现。

所以铜价金价的新高,最近集运指数的残暴走势,国内今年以来制造投资增速10%和地产投资增速-10%的长期背离,都是国内资本海外扩张加速这个大背景下的副产品。还是那句话,很多东西,你要连起来一起看。

而原来围绕土地财政展开的旧的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必然会遭遇沉重的打击。最近高端白酒的下跌就是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而新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影响,虽然缓慢,但是却在无时无刻不在对于各个行业产生改变。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中国同时是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国。2023年中国成品油出口同比增加21%,总量超过4000万吨,超过印度全年的成品油消耗量。

所以你说贸易壁垒,连原油炼化都搞不定,你凭什么搞贸易壁垒。在中国这样体量的工业国面前,你可以一两个行业举国之力搞贸易战,但是请问他们有多少个举国之力。

而你再看看三桶油今年的走势,再看看茅五泸,你就知道中国整个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还是那句话,所有事情,你要连起来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