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长洱的《犯罪心理》?

发布时间:
2024-09-17 13:52
阅读量:
1

(这篇是我发表在微博推文号上的长评,因为微博屏蔽的比较厉害,所以想了下还是知乎这边也发一下,微博原文地址:第一部分长评地址 )


长洱《犯罪心理》长评

《犯罪心理、大众心理 、人类社会演化、社会道德准则与人性的烈焰之花》


【长评】

全文分为五卷:第一卷一沙,第二卷双程,第三卷三坟,第四卷四声,第五卷五浮。

今年新完结的文里读过最具内容和思想深度的一篇!犯罪心理学,两难选择,集体无意识,社会道德准则和与之展开的种种关于道德的定义和人性本我的探讨可以说简直达到了令人恐怖的高度。读时简直时时刻刻都在自省,而更恐怖的是这个故事是那么的好看,它让你的肾上腺素激增,心跳如鼓,无数次紧张到无法呼吸!案件推理环环相扣,小案件的背后藏着巨大的阴谋,当你以为一个案件已经结束的时候永远有反转和更令人震惊的真相,而当你以为这就是真相之后,这个更令人震惊的真相之后居然还隐藏着更惊人更触目惊心的战栗与可怕,然后当你觉着这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有比这更极限的真相了,作者却总能在小案件的最后再丢出更令人细思恐极的安排和线索联系!

谋篇布局一浪高过一浪,一个高潮之后永远是另一个高潮,当读者以为这就是最高潮了,作者却永远能让读者感受到更加惊人的思考和灵魂的拷问。读到文章最后一个案子的时候,那种将案件上升至对整个社会,并对整个人类社会的道德进行拷问的设定简直闻所未闻!更恐怖的是,因为作者使用的很多心理学参考书自己也曾经读过,所以更加明白作者布局的合理性,作者令人惊叹的布局了一个惊人的案件,将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和道德准则都卷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故事所能带来的普通刺激感,而上升到了一种直击灵魂的拷问,逼得每个读者都开始不自觉的进行自身审视。

本作的格局之高,思想之深,故事之精彩,人物之强烈的人格魅力;其涵盖的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人类学,医学,药学等等众多领域;堪称一场故事性与哲理性的双重刺激。前者让你在故事世界里欲罢不能,战栗不已;后者则让你在上述各种学科范围内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一场灵魂的自省与拷问。

这个故事的涵盖是如此的深广,以至于阅读推理作品众多的我也第一次体验到如此的构架,简直可以说刷新了脑内世界!我现在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它绝对称得上是一本会影响我今后思考的一本书了。实在是太令人惊叹。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对它的喜爱。


(以下含有大量剧透,没有读完原作的不要继续看下去了)


一、故事构架

说实话,心理学的书籍自己也算看过不少了,但我自认在看完那些书籍后,无法使用那些概念构架起这样一个故事,甚至在看完这个故事之前,我都无法想象,那些曾经熟悉的心理学问题可以被构架成一个个如此令人肾上腺素飙升、全身战栗不已的案件。假设第一个案件我还可以说服自己美剧也有类似的使用,但从第二卷“双程”开始,作者对于集体无意识作用于群体导致的大规模自杀案件与使用群体来击溃群体的解决方法已经变得在任何作品中都几乎无迹可寻。

我只能无数次的惊叹,然后感叹这个案件的构架可能已经无可超越了,然后作者就会用下一个案件,狠狠地甩你一脸。

推理案件环环相扣,小案件逐渐串联成大案件,最终揪出一个神秘的幕后组织,这样的设定在推理作品中十分常见。而本篇之所以令我如此推崇,甚至可以说刷新了我对故事构架的想象力极限的地方在于:

1、将心理学与案件结合,并且不仅仅基于个人心理,而是基于伦理,基于群体心理,基于社会道德准则,乃至基于人类社会。作者基于这些宏大的命题,构架起一个个撼人心魄、震撼灵魂的案件。

这些案件被构架的如此可信,以至于在其他推理作品里可以分分钟推出凶手和解决手法的我,只能面对着庞杂的线索和重重诡谲迷雾束手无策,当我数次以为事件被推到如此地步,几乎无法有好办法去解决的时候,作者总能通过主人公给出一个个令人惊叹不已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它们有时是那么的剑走偏锋,有时又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但无论如何,这些解决方案,又无时无刻不充满着希望,它们总是基于主人公在经历无数黑暗与扭曲的人性之后仍然对人性的那份坚信而做出的,它们同主人公与故事中哪怕只是出场寥寥的小人物小角色们一起,在人类社会与道德的发展长河中,变成无数闪耀的星辰,瑰丽得难以令人忘记。


2、近乎真实的各学科知识使用。

刚开始看觉得作者对于心理学的掌握实在太厉害了;

接着看觉着作者居然对交通安全监控系统的漏洞也有如此了解;

再接着看震惊地发现作者对医学竟也有如此的了解,分子式异构体,青霉素脱敏手术,这些名词几乎闻所未闻;

然而这还不是全部。再接着看,震惊地发现作者居然对药学以及医药企业的投入与盈利模式、新药的批准审核过程都是如此的娓娓道来(虽然作者后记写了这些知识来自某前医药企业高管基友),如此清晰内行的业界知识描写,作者行文之严谨,由此可见一斑。对此,我只能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感叹太厉害了,牛逼,卧槽,啥,天呐,等等诸如以上的词汇。

大家以为以上就结束了吗?

太年轻了朋友,当你继续往下读,你会发现作者对于人物的控场处理,大事件及突发事件的现场指挥,各怀鬼胎的会议的逐个击破等等众多描写都是如此的栩栩如生。

很多作品会花费很大的篇幅来描写主人公的能力,但那些描写有时流于表面,无法让人打心底信服。单就本篇,单就刑从连和林辰两个人物为例,作者对于他们能力的描写让我第一次在某篇文学作品中如此五体投地、心悦诚服地敬仰起两个人物。


3、与时间对决(时间限制);高智商对决(心理学攻防战,正与恶的高手对决,层层观点反转);生死对决。

  • 与时间对决:作者通过情节实现对主人公办案时间的限制,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真相,那么就会导致诸如真凶逍遥法外、无辜者的牺牲白费、被害者永远无法沉冤昭雪、向恶势力屈服等等诸如此类的结果,这样的设定,让一个本来已经迷雾重重、读者急切想知道真相的故事变得更加令人无法呼吸。你可以感觉到心脏的剧烈跳动,悬着的心也随着剧情的推进一次次的被推上更高的高空,无法下落。
  • 高智商对决:许多作品的失败,有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就是将故事的正反两方的力量对比设置的过于悬殊,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故事的反派设置的过于弱智,以此试图来烘托正面一方;另一种则是将反派的能力塑造的过于强大,而作者又无法在后文行之以有效的手段力挽乾坤,导致整个故事的失衡,最终正面一方赢的十分主角光环。而本故事的正反势力设定是如此的势均力敌,每一次的交锋都让人血脉偾张。高智商与高智商的巅峰对决是那么的令人迷醉,不论是心理学的攻诘与反攻诘,层层观点的反转;还是对舌战群儒,掌控全场,让人步步掉下陷阱的惊人设置,都可以说是极致的阅读享受。
  • 生死对决:这一点所引起的强烈吸引力几乎不用我多加赘述。故事中出现了数次在生死边缘的对决,对于林辰,是救下为父报仇的少女,是面对刀锋与铁棍,是面对百丈高楼的跌落,是面无改色吞下致命的毒药;对于刑从连,是面对无数穷凶极恶的恐怖分子,是面对残酷的种族屠杀,是亲身身处焚天的火场……生死一线,永远是令人焦灼奔叫、对看客具有致命吸引力的情节。


4、思想的深度与高度,令人战栗的案件构架和解决方式。

我从未想象有一天,有一篇文,它可以将犯罪案件的发生与人类社会的道德准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扯上关系,然而它就是这么自然而然的发生了,且情节被处理的如此令人信服,找不出质疑点。所以我在前面反复说了这篇文章对我的冲击,它重构了我对犯罪案件亦或是犯罪故事所能表达的思想高度、深度和广度的极限的认知,它使我一下子醍醐灌顶,又一下子被打开了新世界——原来文章还可以这么写,原来以前那些表达揭露人性的故事情节是那么的单一。这个故事,它是如此的深沉,它又是如此的有趣,令人欲罢不能。


5、思维陷阱,层层反转,前一刻的正被转变成下一刻的被利用,可怕的阴谋。心灵的挣扎与倔强不屈的灵魂,各色令人慨叹的人物命运。

本文在有着逻辑清晰的层层反推的同时,将思维陷阱布置于迷雾重重的背后,这种陷阱甚至不仅仅包含于一个案件中,而是当一个案件结束后,你会惊讶的发现在之后或者再之后的一个案件中,人物所遭遇的某个经历再次出现了反转。这其中包含的各色人物命运更是令人慨叹不已。


6、充满人格的魅力的两位主人公和极富生活情趣的生活日常。

7、两难选择的极致运用。

(以上两条内容请见后文人物分析)

8、最终反派的追求。

同许多故事中的最终反派不同,这个故事中反派的最终追求,不是极恶的性欲,也不是极恶的杀戮,更不是对金钱的贪婪,“他”or“他们”(反派的代指)的最终追求,是对于社会中反社会群体的利益的诉求,是对数万年人类社会演化的多数人令少数人臣服所选择出的人类社会以及基于此构架出的社会道德体系和社会契约的质疑。


林辰拿起遥控器,向警员点头致谢,并问沈恋:“所以,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他问,然后回答:“我认为,他的目的并不是立刻制造这一瞬间,他想得更加深远,他要做的是给未来这一瞬间的重现提供一种伟大的可能性。” “他要在所有人心中种下一颗自私自利的种子。” “这颗种子种在选择者心中、种在弃权者心中甚至种在观察者心中,种子通过人类一代代生殖繁衍壮大,并给所有像你一样不为社会所容的极端利己主义者在未来创造一种可能性。” “某一天,利己主义者族群终将壮大到无比可怕的规模,而在那一刻,人类将重新迎来钢丝上的平衡游戏,再次获得命运抉择的机会。” “这,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


由上所构架出来的故事世界,充满了迷人难解的矛盾与质问。当你不借助外力独立思考时,无数次会觉得这些矛盾与质问有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无解的,而作者却总能通过人物,为你展现一个又一个的不可思议。

我举几个例子来分析一下本文那些令人惊叹的故事构架:

1、机制(犯罪机制与人类自我保护机制)

“我确实没有证据,我甚至很确信,她是自杀死的。”林辰折起手中的信纸:“我只是很想知道,她是怎么克服本能,用刀子割开自己的喉管的。”林辰静默了片刻,像是在寻找恰当的语句,“人总是畏惧死亡,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人类有极度复杂的自我保护机制。那么,突破人性、突破障碍,从来都不简单,除非这背后,有强大的动机支撑。”

文章题目为《犯罪心理》,故而文章内容肯定涉及了许多对于犯罪心理的探讨,在对犯罪心理进行探讨的同时,文章还从许多方面,探讨了人类的自我保护机制,包括其中最重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2、有道德的人与有责任感的人

“我觉得,你活得很痛苦,而有良知和道德底线的人,总是活得更痛苦一些。”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感。

是啊,有良知和道德底线的人,总是活得更痛苦一些。

而有责任感的人也总是活得比没有责任感的人更痛苦些。

可也就是这些有良知和道德底线、有责任感的人,他们的存在使得人性得以被信任,使得人类数万年来构建的道德准则和社会体系得以被承认,基因先天的“自私”终于可以在数万年的进化中形成“道德刹车”,他们证明着道德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确乎存在于我们脑中的真实。


3、集体无意识(乌合之众)

“还是那句话,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一个伟大的群体是不可能因为个人的反抗而调转矛头,能吸引群体的,只有群体。”

作者使用《乌合之众》和《狂热分子》的观点构架起了“三坟”这一卷的案件。

被层层筛选出的群体,对群体之个人进行洗脑,当这些个人融入群体之后,个人的意志消失,而与之代替出现的,则是集体的意志,人在身为个人时是理智的,而当个人一旦融入群体,其意志就不再是其自身的体现了,而是群体意志的体现。

(1)群体的冲动、易变和急躁。所有刺激因素都对群体有支配作用,并且它的反应会不停地发生变化/群体不会深思熟虑/种族的影响。(2)群体易受暗示和轻信。群体受暗示的左右/它把头脑中产生的幻觉当做现实/为何这些幻觉对组成群体的所有个人都是一样的/群体中有教养的人和无知的人没有区别/群体中的个人受幻觉支配的实例/史学著作的价值微乎其微。(3)群体情绪的夸张与单纯。群体不允许怀疑和不确定/它们的感情总是走极端。(4)群体的偏执、专横和保守。这些感情的缘由/群体面对强权卑躬屈膝/一时的革命本能不妨碍他们极端保守/对变化和进步的本能敌视。(5)群体的道德。群体的道德可以比个人高尚或低劣/解释与实例/群体很少被利益的考虑所左右/群体的道德净化作用。——古斯塔夫 · 勒庞《乌合之众》

作者由此构架出的这个案件,是如此的切合集体无意识的一种构架。

为了群体(组织)可以牺牲生命、坦然自杀;

停电雨夜,群体受影响之后所产生的个体身处群体之中会做出的疯狂举动,以及在外力干涉下可能发生的踩踏事故;

以群体吸引群体的解决方案,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和手法产生的心理暗示。

所有的这一切真的是太令人惊叹了,说实话自己在很久以前就对集体无意识有了解,但从来没有想过可以利用这个概念构架起如此令人惊叹的一个案件,只能给作者跪下唱征服的我表示佩服地五体投地。


4、两难选择

首先,何谓两难?

心理学上有两难选择,文学作品在构架时也非常注重两难选择的设置。

那么何谓两难选择呢?

真正的选择是两难之择。它发生于两种情境。一是不可调和的两善取其一的选择:从人物的视点来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欲者,他两者都想要,但环境迫使他只能二者择一。二是两恶取其轻的选择:从人物的视点来看,两个事物都是他所不欲者,他一个也不想要,但环境迫使他必须二者择一。在这种真正的两难之境中,一个人物如何选择便是对其人性以及他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强有力的表现。——罗伯特·麦基《故事》

罗伯特 · 麦基的《故事》为我们清晰的定义了何谓真正的两难选择。

文学作品的两难选择正是基于心理学的两难选择所作出的。本文因为直接涉及心理学,所以其探讨的内容非常深刻清晰的直指人心,叩击灵魂。

最明显的一个两难选择则为文中的电车难题:


风中似乎带着海洋的咸湿气息,付郝深深吸了口气,对着刑从连的背影,缓缓开口:“举个例子吧,假设,有20个孩子,因为某些原因,被丢在铁轨上独自玩耍,其中,有4人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他们很聪明并且是业界精英,他们劝告其他的孩子说,虽然这里看似荒废,但我们所在的这条铁轨,可能会有列车经过,我们应该去旁边另一条铁轨上,那才是废弃的铁轨,会更安全,然而剩下的16个孩子,因为某些原因,所以并没有听从劝告。于是,4个聪明孩子独自走到废弃的铁轨上。理所当然的,火车来了。如果这个时候,你有机会站在铁轨的切换器旁,你可以选择让火车转向废弃的铁轨,牺牲其中4人,以救出更多的孩子;相反,如果你不这么做,更多的孩子,将会死去。”付郝望着刑从连的背影,很艰难地,笑了笑:“请问,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呢?”

幕后主使用这个著名的心理学两难选择为林辰设置了一个类似情境的选择场合。

真相是那么的骇人惊闻,又是那么的令人感觉无能无力。超级英雄总能运用各种能力避开两难选择,而林辰只是一个身在局中的普通人,他没有超能力,于是他只能面对如此残酷的两难选择。

数年的沉沦与遭人打压,幕后主使将为数众多的两难选择全都加诸于这个人的身上,然而无数次的两难选择都没能压下这个人坚强的灵魂,即使数度濒临崩溃,但他总能挺过来,即使过程痛苦无比,如同行走在无尽的绝望与痛苦之中,但这个人依旧相信人性,他是如此的善良,善良的令人痛心,也如此的美丽。


林辰沉闷的声音依旧不停地在他耳侧,他听见林辰不停地不停地说,那些低语仿佛都要渗入他的心脏,但很奇怪的是,林辰明明是在自责,他明明是在忏悔那些他所认为的失误,但刑从连却觉得那些话很美,就像红玫瑰红如火,白玫瑰白如雪,善良的人也总是善良到了骨子里,林辰美得他心都快碎了。


文中最大范围的一个两难选择,便是文章最后,由社会群体对四个囚犯的生死所做出的选择。

选择囚犯生,那么恐怖分子会对投票的三市市民进行恐怖袭击,制造杀戮。

选择囚犯死,那么就暗合了恐怖分子的目的。该结果将在人类心中埋下自私自利的种子。恐怖分子以此制造出新的伟大的选择时刻,将可能会影响未来人类社会的选择方向。为了保护多数人的利益而产生的社会模式将被动摇。


他没给在场所有人思考时间,直接而干脆的问道:“是否在人类演化进程中存在某一危险时刻,我所代表的“利己主义者”势力和你们所代表的“利他主义者”势力形成过微妙平衡。这是生死存亡的时刻,任何一方取得上风后,社会便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你们若胜利,社会变成你们希望的样子;而一旦我成功,携带我基因的后代将把整个人类社会带向我所期望的深渊。” 他双手插袋,极端冷酷道,“这才是钢丝上的平衡,它是真正的、决定人类未来社会形态的某一伟大瞬间。”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无论是选“是”还是选“否”,还是选择“弃权”,都不是正确的选择时,作者突然通过主人公之口告诉我们一个看似不可思议的解决方案,然后又在后文投票的种种描写之下,给出了我们一个惊人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将会令我们感受到无边的震撼。

“这并不代表他们在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时,没有犹豫过。”林辰望着夜空,平和地道,“先天内置道德在前,要克服它需要更大努力。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根据意图来探讨行为,做出‘是’选择的人,他们做出这一选择是基于个人私利还是基于更多人的生命价值来做判断?他们是因畏惧而低下头颅、还是宁愿自己背负间接杀人凶手的道德负担来为更多人争取活下去的权力?不同意图导致同样的‘是’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你清楚每一个‘是’字背后的意义吗?”
沈恋冷笑,但林辰仿佛猜透她的心思,径自说道。
“你不用看不起那些选择‘否’的人,这部分人必然数量更为庞大,因为道德刹车的作用并非通过慎重思考就可以抵消。然而他们并不是服从人类天然道德机制的怯懦者,每一个‘否’选择背后是善意的宽恕,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人人平等的社会法制的维护,也是对抗你们的强大决心。”


二、人物

1、刑从连和林辰——行走过死荫之地,却仍心怀光明

  • 刑从连:运筹帷幄,恐怖的控场与布局,不羁与散漫,正义与责任感。

散漫与不羁并存于这个人身上,与文中出现的世家大族相比,一个刑警队长似乎显得微不足道,但随着故事发展,他的真正身份开始被逐渐暴露出来。他时而吊儿郎当、大呼赤贫,但更多时候,他睥睨全局,如同王者。这个王者的治下不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我们所看到的是他所坚持的理想与信仰,以及他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与正义。

我几乎从未如此敬佩地看待一个人物的能力,他是如此的具有人格魅力:

永川大学的会议室中,林辰在一次次的计算被放出的人是第几批,刚开始我没有意识到作者这样写的意图,但当最终之时,我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刑从连竟通过这一次次的筛人,从中过滤出暴露消息的那个人。真的是极为恐怖的控场能力。在永川大学的那所会议室中,面对复杂的局势,却如帝王一般风轻云淡的用可怕的控场能力解决了事件。看完我只有跪下唱征服的份……

在宏景市的商场中,面对可能发生的严重踩踏事故,冷静地指挥群众疏散;

在体育场焚天的爆炸与烈焰中,掩护群众撤离,并只身前往险地;

在达纳危机重重的雨林中,面对恐怖分子却仍闲庭信步;

在抓捕沈恋的行动上,面对各方的质疑,用人不疑,给予了林辰最大的尊重;

在面对黑暗网络对城市的竞拍时,在调度总指挥的位置上,坚定的陈述自己的观点,面对整个社会的压力,一力将全部责任扛在肩上。

他与林辰的搭档是如此的天衣无缝,在林辰与犯罪分子进行着心理的攻防战时,刑从连则会告诉他你大胆的去做,责任我担。他会以他惊人的指挥能力将全局安排妥当。

所以我第一次在读一个故事时清晰的感觉到,有些人,天生就是领导者,他们有着令人臣服的指挥能力。


  • 林辰:顶尖的心理学分析能力,直面两难与深思,绝望中的希望。基于社会道德准则的庞大构架的反击。

关于林辰这个人物,他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能代表他的前半生——“命不好“。

被幕后之人挑中进行两难选择,然后目睹朋友被铁水熔炼死于眼前,其后数年一直沦落尘埃,其心灵也时时刻刻备受煎熬。遇到刑从连大概是他一生最幸运的事了,这个人让他感受到了爱与陪伴。

但是林辰是如此坚强的一个人, 也太会隐藏心事, 他即使爱刑从连,也从未打算过告白,假设没有发生宋声声那件事的话,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可能他一生都只会和刑从连止步于朋友和同事的关系吧。

不过我们看看刑从连和林辰的种种互动,其实早已超过了朋友那条线,只不过刑从连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

师门聚会的高调回护,林辰不在时的暴躁,种种反应可以说是非常的甜了!

刑从连、林辰和王朝同志的相处,简直一家三口的日常,真的是超级超级可爱!

小王同志堪称本作最大的开心果!任劳任怨不说还那么的可爱!

番外王朝小同志收养了一只橘猫,刑从连一回家就惊喜地说“哇我们有猫了吗”,哈哈哈哈哈真的太可爱了,紧张痛苦的时刻那么多,以至于位于古城颜家巷这个“家”里的甜蜜日常是那么的宝贵,令人弥足珍惜。

话题回到林辰,这是个足够坚强的人物,即使他爱上了刑从连,也并不意味着他就需要别人的怜悯了,于是我们看到,在“一沙”一卷中他义无反顾的充当靶子,后文数次冒着危险担当谈判专家,永远冲在生死危险的第一线,他如此的坚强,也如此的隐忍。这样隐忍的一个人,当他爆发的时候,也是如同烈焰一般热烈:


在那瞬间,林辰猛然听见无数声音涌进他的耳内,很多人都在叫嚣:所以放肆吧潇洒吧去他妈让他滚蛋吧……
这世界上不存在永远的爱情,也没有人能够永生,所以放肆吧,潇洒吧,去他妈让他滚蛋吧!
所以放肆吧潇洒吧去他妈让他滚蛋吧!
他松开手里的枪,一把抓住那人头发,非常用力将人推到墙上,然后重重吻了上去。

真的是十分心疼林辰,不仅仅是因为他需要面对人性最扭曲最残酷的一面,更是因他对待自己的苛刻。

作者将这个人物作为人性的代表,他挣扎、痛苦,与人性的自私做着抗争,他是最美好的人性的一个代表,他的身上被加诸了太多的两难之境,但他仍然从心底相信着人性。

林辰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坚强,那么的善解人意,以至于他在喝下能让人致疯的药剂后,仍然不忘布下种种语言的陷阱,来让刑从连不至于感到痛苦。

他说“你一定要来看我“。

可是谁愿意将自己发疯扭曲的样子暴露在自己所爱的人眼中呢?

林辰是如此的爱着刑从连,他用最后的清醒,克服心中的恐惧,来支撑他的爱人渡过难关,不要那么痛苦……


林辰说“你得陪我一起走过去”,他说“你要好好工作、把事情解决好”,他还说“你得记得来看我”。不是女孩说的“你不许来看我”,而是“你得记得来看我”…… 刑从连终于明白这句话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他自己变成疯狂而失去人性的模样,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林辰赶走,拒绝用这样丑陋的面目出现在爱人面前。 而林辰呢,林辰太在乎他,就算在那样的时刻里,林辰都要克制住本能地暴露丑态的恐惧,仔细思考该怎么做才对他更好。不是将他推开,而是在仅存的时间里,想尽办法在精神上支持他渡过难关。 林辰希望他好受一些、想给予他希望,因此表现得无比坚强,他挑选治疗方案,只想要他不那么难过,林辰为此甚至很情愿将自己的丑态完全暴露在他面前,连尊严都变得完全不重要。 这一切只是因为在林辰心目中,他的感受更加重要。 但这怎么可能,那是林辰,尊严怎么可能不重要? 这样的聪明、理智、关爱他甚至在最脆弱的时候都竭力为了他而变得坚强的林辰根本令人无法招架,刑从连站在路灯下,开始发疯似地向自己车边冲去。 那时林辰的目光太温柔而眷恋,比天边将要消逝的红霞更加柔软,他没有看出里面的恐惧、不安和浓得化不开的爱意,而只觉得林辰太理智、太清晰,他觉得被抛弃他觉得自己太孤独,所以忽略了这句又轻又寻常的话。 他的忽略再正常不过,因为一直以来林辰都是这么爱着他,林辰试图做到最好,而他只是沉浸其中,理所当然地享受。 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理所当然的事情?
  • 刑从连与林辰——命运的相逢

刑从连其人,有钱有权,但世家大族的人所有的缺点在他身上皆无迹可寻。他身肩正义与责任,为了人民和社会的稳定殚精竭虑,他对待林辰,是真正的心心相惜,是千里马的伯乐,他明白林辰是如此的坚强,于是他默默的站在林辰的背后,为林辰的一次次谈判和方案做好后盾;他明白林辰是如此的好,以致于发现林辰竟是爱他的时候,内心的反应是无比的喜悦,回想种种的细节,竟会大呼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他的心意;他明白林辰的能力,于是用人不疑,顶下所有压力让林辰发挥;他又是那么的贴心,在林辰一次次濒临心理崩溃的边缘时,默默地给予支撑。

那些散步一起去吃早餐的日子,那些听着小王同志吵吵闹闹的日子,那些一起在车上聊天讨论晚餐吃些什么的日子。以上种种的日常,如同春日暖阳一般温暖人心。

每次看到刑从连和王朝吵吵闹闹,林辰则从旁劝解或是支持一方的时候,都有浓浓的一家三口的既视感。

颜家巷里的那些静谧日常与侦破案件时的千钧一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犹记得在达纳雨林的那场生死营救:

在那瞬间,林辰黑而宁静的眼眸中溢出一些泪水,仿佛在指责他的残忍,又更像是无奈的包容,刑从连也是现在才知道,真有温柔而深情的目光能像利刃一样刺进人的心脏。


刑从连与林辰,不论是刑从连所经历的种族屠杀也好,还是林辰所经历的种种扭曲的人性以及本不该被加之于他身的艰难选择和道德拷问也好,这是两个不屈的灵魂,当他们相遇之时,这两个灵魂也终于找到了他们的另一半。

与一方相配的只有另一方,刑从连与林辰,这是命运的相逢。


2、宋声声——夜莺与玫瑰,死于荆棘的倔强灵魂

我生于长空 长于烈日 我翱翔于风 从未远去 亲爱的姑娘 请不要为我哭泣 ——宋声声

关于宋声声,真的是有太多的话想讲,可是提笔之后,又发现自己能说的太少。

这个案件实在是太过于骇人惊闻,他的惨叫被加害者混入歌曲,他的所有一切被世人否定,最后,为了保护爱他的人,他自愿入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里。

舆论的力量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其恐怖的力量可以造成的最严重结果就是——舆论可以杀人。

妓女的话没人相信,贵公子当红明星的话被当成无可置疑的真相。

这一卷的这个故事实在是太令人唏嘘,看的时候总在想,人怎么可以坏到这种地步,当我以为坏到这种地步已经是极限的时候,又突然在后文发现人还可以坏到更坏的一个地步。

对于宋声声,我时常在想,一个人怎么可以遭受命运如此的对待,当我以为这就是命运对待他的极致的时候,又突然发现,命运可以对待他对待得更糟糕数倍,然后当我觉得他终于可以摆脱过去的苦难之后,却无比难受地发现,命运加诸他身上的东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那一刻,无边的压抑和痛心席卷而来。

然后,我们无比无奈地发现,正是因为命运如此残酷无情的对待他,才让这样一个如此美丽不屈的倔强灵魂被呈现在我们眼前。他被拔下爪牙,在痛苦与折磨中投入监狱。当十年过后,当他终于沉冤昭雪,当他终于能重新登上舞台之后,我们惊恐地发现,这个人用死亡再次保护了他所爱的人,他是带着笑容死去的。然后,我们再次惊恐地发现,我们以为前文所爆出的就已经是他所遭受的全部了,但是事情远比我们所想象的更为恐怖,十年悬剑,日日生活在被监视威胁的阴影中,即使命运与生活早已将他的面貌折磨的面目全非,他的心灵与灵魂,却仍然不屈不挠的坚强着。


这个人,他生于长空,长于烈日,是最美好的人性所生出的烈焰之花。

林辰并不知道,那位被拔掉牙齿、备受威胁,整日活在悬剑阴影下的人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他甚至不知道宋声声究竟是靠什么在走上舞台实现自己的心愿前选择自杀。
但是桀骜、放纵、理应拥有火一般生命的宋声声,他充满斗志他从未放弃。
他曾经问过自己,磨难和痛苦是否会令人灵魂也变得卑微,他想,宋声声已经给他答案。
他仿佛看到18岁的宋声声爽朗地笑着对他说:嘿,我这么骄傲,怎么可能向命运这种狗屁玩意低头呢,我永远也不会像命运低头啊。
他跨出最后一步,用枪口死死抵住了中年人的眉心:“将军。”

3、段万山——与先天的“利己”抗争的胜利者,人性与道德的胜利

能否将你比作夏日?你却更加温柔更娇艳。虐风将五月花蕊摧逝,夏季也来得着实短暂;天眼之光有时太灼热,金色面庞常黯淡无光;万种妖娆都将失秀色,毁于无常或自然更张:但你的夏天不会消亡,你的芳颜将历久不衰;只要你永驻千古诗行,死神休诩你负其阴霾;只要人类尚存仍在阅读,你就与这诗篇流芳万古。——莎士比亚

关于段万山这个人物,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转述了解到他的生平的。正面直接接触他本人,只有在达纳雨林那短短几日,随之便是这个人的死亡。

早年加入无国界医生组织,一生致力于安戈多共和国的基层医疗体系建设,即使在死去之前,仍然心心念念想要在雨林周边建立前哨所,以防止像艾滋、埃博拉这样的病毒从雨林中传播出来。

这是一个为了别人的生命奉献了一生的人物,而他和端阳阴差阳错最终错过的爱情,也如此的令人唏嘘。

当文后我们发现这个人即使在死后仍被幕后组织的成员污蔑,当我们发现他的大脑竟然与大多数变态杀手所拥有的大脑类似……段万山,他的存在,强力地证明了一点,人的脑内存在我们所说的“道德”,数万年的演化使得天性的“自私”得以被一部分人克服,即使大脑也许天生会让他变成一个变态杀手,但他依然成为了一个这个星球上,拥有最美好灵魂的人。

林辰将脑部扫描图展开,令沈恋可以清晰看到。
家庭无法决定一个人,大脑无法决定一个人,基因也无法决定一个人……
那张脑部扫描图斑斑驳驳,额框皮质、前额皮质、杏仁核功能存在缺陷,那是属于大部分变态杀手的大脑,也是属于段万山的大脑。
属于这个星球上,拥有最美好灵魂的人。

4、配角们和小人物们

本文描写了太多太多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的小人物,比如最终决定做个好人的卢旭和囚犯闫贵球,比如坚持原则的黄泽,比如为了不让友人做出艰难选择自动跳下平台死去的黄薇薇,又比如在决定囚犯生死时出现的投票者们。

他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的真实,真实的就像看到了我们自己。

三、人类社会演化、社会道德准则与人性的烈焰之花

“然后,那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人类思维是那样奇幻瑰丽,同样的命题,却绝不会有同样的回答。在那些人里,有病态黑暗者,也有善良美好者,有人思维僵化,也有人充满奇思妙想。老实讲,虽然我们总在强调个体差异一类的命题,但我也是那时候才真正发现,原来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那么的不同。我们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人无法自控,精神疾病的痛楚便在于此,但我们也同样要承认,在那些有充分行为能力的人群里,有李景天那样的人,也有你这样的人;有人推卸责任,有人承担责任;有人面临精神绝境时选择用伤害他人来解决问题,也有人一生平凡,却在绝境中绽发出人性最伟大而灿烂的光芒。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个世界上,你认同什么,选择什么,以及,你究竟做了什么,而最终,这些都决定着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整个世界。”

达纳雨林、与之接壤的安戈多共和国、无国界医生组织、神经性毒剂、博尔纳病毒,以上这些逐渐串联起来,黑暗组织的巨大阴谋与计划逐渐浮出水面。

文章的最后一卷“五浮”以极高的高度探讨了许多问题。

幕后主使和他的跟随者们,创造了一个两难选择,让人类社会重新面临了一次“钢丝上的平衡”。人类数万年来建立的少数服从多数、为了多数人社会的稳定而牺牲少数人的社会体系,遭到了严重的质疑。与之同时,在多数人统治的社会中所建立起来的社会契约和社会道德准则也一并遭到了质疑。

而作者创造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并最终通过种种事实给出结论,分分钟让人醍醐灌顶,惊叹不已。

其中道德刹车的观点,则有力的驳斥了幕后势力的观点:

道德刹车——天性的利己与后天的利他,人之所以为人

“这是道德,沈恋。”林辰目光宁和深远,却没有任何夸耀意思,他只是在叙述事实,“这证明人类大脑中普遍存在道德刹车,证明道德刹车会及时启动阻止人们做一些事情,证明道德是确定存在于大脑中的神经机制而非缥缈的空中楼阁,这证明,道德没什么了不起却又非常了不起,因为……”林辰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说,“它在这里。” 说完,他又指了指自己的胸口,缓声道:“它也在这里。”

这个结论给出的时间是如此的巧妙,以至于当读者被困入作者设置的重重思维陷阱之后,再得到的这个结论是如此的令人振奋。是啊,人的天性或许是自私的,但在数万年的演化下,逐渐生成的社会契约和社会道德会逐渐改变人天性的“利己”,而代之以后天的“利他”,这也是人类数万年不断发展,与自己的天性的贪婪、恐惧、虚荣、自私、愚蠢、懒惰、残忍所抗争的结果。

而人之所以为人,也正是因为人会与天性的这些东西不断地进行抗争。

林辰望着刑从连显得很轻松闲适又宁静深邃的目光,只觉得心下一颤。 是啊,他们只是向往美好人生的普通人而已,却因为单纯的向往,而走入歧途。 因为大概真的有太多书籍都描绘了人生的美妙,可实际上呢,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旅程。 而人性呢,人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与生俱来有同那些贪婪、恐惧、虚荣、自私、愚蠢、懒惰、残忍所抗争的本性,哪怕有时这种抗争的力量太过微小太过绝望,但它总是存在着的。 人总是因抗争而变得痛苦,但也因抗争而能被称之为人。


“这一年多来,我过得非常不平静。” “我见过为父伸冤的少女,见过甘愿自杀的学妹,见过十恶不赦的性侵犯,也见过锲而不舍想替偶像犯案的性侵案受害者。我被绑架过,出过国,去过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也见到过世界上最朴素优美的灵魂。我遇到一生挚爱,也几乎命丧黄泉过。我成功将罪犯绳之于法过,却没能救下最想救下的人……” “这些经历让我在我最混乱迷茫时极端绝望。太多惨痛的故事仿佛真的在说,这世界毫无道理、从未公平,任何奋斗在命运摆弄下都显得杯水车薪,所以放弃努力、拒绝希望、认清残酷现实,只有冰冷无情才能更好生存下去,这是人类心灵进化最终未来,这是你们所秉持的信念。” “但是,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又见过聪明而美丽的姑娘,见过坚韧顽强的青年,最让心生敬畏时,是她放下枪的时候,也是他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这告诉我,一定有什么东西能胜于仇恨,高于生死,超脱于我所信任的心理学技巧,我想,一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它从我们祖先几十万年前第一次睁眼看到美丽的星空和浩瀚原野时就深深根植,通过逐代繁衍不断强大,那不止是道德,而是超越人类道德的更高准则。”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这样的准则因何而来。我不认为它光光是为了维系人类社会稳定而产生并存在,如果只是这样,那么人类既没有必要不断探索物理世界的终极、也没有必要为优美的艺术而潸然泪下,更没有必要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而这一年多的经历,直至前不久,我才忽然明白一些,那究竟是什么。” “想做的更好、想变得更好、想影响这个世界让它也能越来越好,是许多普通而平凡人最普通不过的追求,这些对一切‘更好’的追求,往往会因生活苦难而被磨平棱角,但永远也不会消失。” “毕竟当我们祖先睁开双眼的伊始,看到的应当是黑夜里的浩瀚星空,而他们所憧憬的,是更广阔的,这个世界。” “那么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在饱受苦难的同时,也是为了看看它究竟可以有多美好,而你究竟能看到多少看到什么,往往取决于,你的追求。”

文中的人物,比如刑从连,比如林辰,比如宋声声,比如段万山,比如黄薇薇,比如端阳,比如王朝,比如许染,比如众多的投票者们……

我们从其中看到人性的挣扎与美丽,他们在后天时时刻刻与天性的动物性抗争着,如此美丽而耀眼,有很多人,即使面临无比绝望的困境,也依旧坚持着人性最美好的那一面。


人性在烈焰中开出花朵。

而我们终其一生,都希望能成为更好的人。


科学家曾计算过。 成人脑组织中有超过一千亿神经元,每个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的交接点约有一千至一万处,因而大脑各种活动组合总量,超越宇宙中基本粒子数量。 人类每一次思考时,都有浩如星海的神经节点被激活,如果你能够想象,那是星云般美妙的神经云图,在一呼一吸间,被轻轻点亮。 没有人知道,人类最后会驶向何方。 但大脑这一神奇的器官,让我们能够从茹毛饮血到开始探索宇宙,并最终试图探索人类心灵的奥秘。 而我们终其一生,都希望能成为更好的人。 求真、向善、憧憬美好,同人类与生俱来的动物性抗争到底,这,就是人性。


(完)




——————

补充一下答案:

最近看了一些评价,看到有种说法是评价说《犯罪心理》有些设定太苏了,在这里我需要说一些反驳意见。首先我要说这是一个半架空的故事世界,指责它有些设定不符合现实就像指责某个有妖魔鬼怪的现代灵异文说“现实世界怎么会有妖魔鬼怪”一样可笑。其次,我们说某个人物苏,某种程度上是说作者给这个人的某些设定超出了这个人实际表现出来的能力,但是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刑从连也好,林辰也好,他们的能力都被十分清晰地一步步描述出来,分分钟让人折服不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些人认为刑从连的人设苏,但是我们看看剧情里他把他的特权用在了什么地方:

是用来封锁有爆炸危险的高速公路;

是用来拦截抓捕恶贯满盈的李景天;

是用来在热带雨林击杀恐怖分子;

是用来在每一次案件可能会引发极恐怖后果的时候最大可能的稳控全局;

他本人有钱有权,可几乎很少将这些特权用在自己身上。他担任着最基层的警察工作,平时忙起来几天不能合眼,吃饭更是整日用方便面凑合,平时穿着商场打折的衣服……以他的身份,他本可以不关心这些事事非非,但是现实却是他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整日殚精竭虑。

这个故事对刑从连的过去所述不多,但从王朝的描述中我们不难想象他绝对是个有故事的人,从王朝对于过去某次经历所留下的巨大阴影我们可以想见,刑从连经历的比王朝肯定只多不少。我们往往会被刑从连运筹帷幄、仿佛全局都掌控在他手的能力惊艳,被他嘻嘻哈哈散漫不羁的样子所蒙蔽,而忘了这个人,他本可以不经历那些事情,然而他选择了那条最难的路,然后将一切苦痛都深藏在笑容之下。

总有人认为主人公不惨一些好像作品就没有深度,但事实是,本篇的两位主人公遭受到的心灵上的拷问要比身体上的拷问更加残酷。(另外说句题外话,年纪越长越会发现早年觉得那些揭露社会人生所谓讽刺现实的作品其实很多都牵强附会的很,就好像小时候我们看过的那些青春伤痛文学一样,很多时候都在为赋新词强说愁。全文强调多么多么撕心裂肺其实多年之后再去看看内容真的是十分可笑。真正的痛苦,很多时候它是无声的,藏在一个人心里,因为太痛苦了,有时连声音都无法发出,那才是痛苦到极致的表现。)

之于刑从连,他不仅仅要同故事中的其他角色一样,经历多次的两难选择和灵魂拷问。在此之外,他还需要承担数次指挥如果失败所带来的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在数次林辰深陷生死对决时,他坚定的站在林辰身后,为林辰担起一切责任,为林辰铺平进攻的道路。

他于人流密集的商场中冷静的指挥疏散,于爆炸的火场中不顾生死,于行动总指挥的位置上掌控全局,将压力一力担于己身。

恕我直言,这样的刑从连,不应该被评价为“苏”之类的词,这是对这样一个心系人民而殚精竭虑的人物的不尊重。

之于林辰,我置顶的长评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故事加诸于他身上的,是无数次残酷的两难选择,心灵上的拷问比身体上的遭遇更高一个层次,那种冲击使我至今无法忘怀。这个人对自己是如此的苛刻,他善良的令人心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刑从连会爱上他的原因吧,没有人会不爱这样的人,他如此优秀,也如此善良。而与他相配的也只有刑从连了。以前我总不相信所谓天作之合的,但这个故事让我第一次如此的信服,有这么两个人,他们天生就该是在一起的。

关于《犯罪心理》的五个案子,很多人最爱四声,因为宋声声这个人物给人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但我反而最爱的是三坟和五浮这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将心理学与案件结合到了极致,三坟将群体无意识与案件结合,五浮更是上升到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拷问,其对于我的冲击简直难以用语言表达。

其次要说到是一沙和双程这两个案子,虽然这两个案件从精彩程度上讲不如后面几个案子,但是铺垫转折,这两个案子必不可少,而且两位主人公的相知相识也是从这两个案子开始的,所以我其实分外留恋这两个故事,那些刑从连和林辰没有明白自己心意前的各种互动真真是好玩极了!至今还记得刑先森为了留住林顾问偷偷装修了自己家,林辰前去参加同学会时他和小王同志在车里各种抓耳挠腮不得劲然后俩人就跑去找林辰了哈哈哈哈哈!另外林辰假死被刑从连发现的时候,幸灾乐祸的我等着刑队长去抓林辰,嗨呀结果被黄泽给抢先了哈哈哈刑队要被气死了!热带雨林那段也是,在雨林干着急的刑先森只能看着亲亲林顾问距离他千里之遥。而且故事里每次黄泽去骚扰林辰都被刑先森发现然后转头黄泽就会被刑队怼哈哈哈心疼黄泽一秒钟!

我真的是太喜欢刑从连林辰和王朝小同志的相处了,简直一家三口有木有!! 那些静谧的生活日常被夹杂在紧张窒息的案件之余,给人十分甜蜜温暖的感觉,特别让人珍惜!

感觉自己可以再看刑从连林辰以及小王同志的互动一百章!

最后我爱刑队和林顾问一辈纸!!!!!!!!


(以上这部分的微博原文地址:第二部分长评地址 )

…………………………

好吧我又来补充答案了,最近微博和lof犯罪心理这四个字都被屏蔽了,什么也搜不出,挺痛心的,我微博【螺旋悖论】置顶第一篇就是这篇长评,大家喜欢这部作品的能帮忙转转就帮忙转转吧,希望这样的好作品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

不敢置信我竟然又来补充答案了(以下答案为2017.10.1补充)

(微博原文地址:第三部分长评地址 )


昨天在犯心预售的转发里看到了这样的一段,觉得很有同感,于是把它截图了。

康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思考得越深入,心中也越是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与我心中的道德。”在《五浮》一卷中,整个人类社会沦为实验场,故事的最终反派所构架的那个社会投票,让全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被迫陷入巨大难解的人性与道德的拷问之中,如果说《四声》让你见识到这世界上最好与最坏的两种人性,那么《五浮》就是让你见识到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光明之处,人类基因先天的自私被后天所形成的“道德刹车”所约束,很多人,即使生而为少数,却仍然选择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我看到有评论说,认为《犯心》结局有些烂尾?我在这里一定要反驳一下。 正如我在长评里重点强调的那段一样:

“同许多故事中的最终反派不同,这个故事中反派的最终追求,不是极恶的性/欲,也不是极恶的杀/戮,更不是对金钱的贪婪,'他'or'他们'(反派的代指)的最终追求,是对于社会中反/社会群体的利益的诉求,是对数万年人类社会演化的多数人令少数人臣服所选择出的人类社会以及基于此构架出的社会道德体系和社会契约的质疑。"

正如文中留白的那个黑戒指的线索一样,作者当然可以将故事情节前后联系起来,将这个线索串联进去。而故事反派,作者当然可以写一个明确的人,而作者不这样写,正是有作者的深刻含义所在。本文的故事反派,“他”不是一个人,“他”甚至不是一个可以查清人数的组织,主角们所要面对的,是人类社会数万年以来的被多数人视为”少数派“的反/社会群体(即反对由多数人建立的社会秩序的群体,少数派群体因威胁多数人的利益而被定义为fanzui),这个少数派的群体正试图用各式各样的人性道德拷问对多数人感到认同的”道德体系“和”社会秩序“进行挑战。

而这个社会投票之所以一开始让人感到无解,

【是因为发起投票的少数派并不在乎这个投票的最终结果】

【投票无论是投”是“】

【还是投“否”】

【还是选择“弃权”】

【其结果都会在每个人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

【而少数派正可以借由这颗“种子”对人类社会数万年发展形成的“道德”的存在和“社会秩序”的合理性埋下颠覆怀疑的种子,以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聚集更多的同伴】

从林辰一开始被迫进行的两难选择,到之后的各种经历,再到《五浮》中那个将整个人类社会圈进实验的人性投票,作者用心理学的观点打了一个漂亮的反击战!

正如我一再强调“有良知和道德底线的人,总是活得更痛苦一些”,“活着的人总比死去的人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与苦难”,这个社会投票被林辰、刑从连和他的同伴们回以漂亮的反击,但“恶”的联锁不会就此中断,正如文章中出现的“暗网”,人类社会“多数派”存在一天,“少数派”就会存在一天,不会消失。也正因为如此,林辰和刑从连今后的路也可能不会就此平静,他们可能会面临更多更大的挑战。

“恶“的联锁不会就此中断,“正义”的联锁也不会就此中断。

文章最后的留白,可以说是全篇的一个点睛之笔,它将整个故事提高到一个令人讶然的高度,然后又终止于一个想象空间悠长的终局!

文章全文五卷,我个人基本每一卷都非常喜欢,因为故事是层层深入的,所以每一卷都有存在的必要,且每一卷都有其精彩之处,让人难以割舍。我常看到有人说看到第四卷《四声》就不敢继续往下看了,在这里我一定要说一下,一定要把全文读完,《五浮》一卷是对《四声》一卷一个最好的回答!而《五浮》一卷也将前面四卷的各种线索完全串联到一起,并将全文提高到一个恐怖的思想高度,让你感受一场惊心动魄的思想之旅,感受一场覆盖整个人类社会的巅峰对决!

…………………………

(10.3号的我又来更新答案了)

(以下是关于主角一行人以及刑、辰感情线的分析)

(微博原文地址:第四部分长评地址 )


最近回顾犯心的剧情,真的是很心疼林辰他们主角一行人。

有人可能会说,他们是主角啊,有主角光环在,有什么好心疼的。

可是我要说,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人,哪个过的容易呢?


刑从连,我之前有条微博专门分析过他了,在这里不多赘述。


王朝,他是刑从连是从一场种族屠/杀的尸山里救出来的,我们所能窥见到的他的内心,仅仅是他在文中展现出来的那几段如果不主动提起几乎会被人遗忘的阴霾与伤感,除此之外我们看到的他,几乎任何时候都是个开心果,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去隔壁高奶奶家蹭一碗笋干烧肉,又或者打劫刑从连的钱去给他的游戏充值……他的所求也真的非常简单了,一份好吃的大概就可以让他开心很久……


然后是林辰,关于这个角色,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的心疼他。

初登场的时候,为了守护他敬佩着的那个女孩死后不遭到世人的妄断非议,他独自一人承担下了所有的责任,在死去的人的家属的各种打压之下不能继续从事心理相关的职业,而只能选择成为一所普通学校的普通宿管,如果不是刑从连,大概他还需要很久才能从这种被打压的境地下挣脱出来。


一身才华、无处施展,这大概是对一个身负能力和才华的人最大打击了。

试问这世上有哪一个为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的人、能忍受黄泽那样数年如一日的质疑和苛难呢?

我扪心自问,假如是我的话,我能做到吗?我想过了,我做不到,也承受不了。


从林辰被迫被反派势力选中成为那个人性道德实验的选择者开始,到林辰在刑从连的帮助下重新踏上他原来的道路。这其中的心酸,真的令人无法想象。(文中这里其实也有留白的疑点,幕后势力为什么会选择林辰成为承担这个选择的人?三坟又究竟是个怎样的组织?真的难以想象在那个事件以前的林顾问的学生时代,会是怎样的意气风发,会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惊人经历……)


四声中,他选择以那种血腥惨烈的方式将李景天逼上绝路;

然后,他又不顾自身的危险,于百丈高楼上以随时可能坠亡的风险与幕后之人对峙(与此同时的另一刻,是刑从连正不顾危险的在火场中疏散群众);

又然后,是五浮中,他不顾危险的吞下可能致疯的药剂。


那时候,他在天台上平静的说:“这一年多来,我过得非常不平静。”

其实,他又何止是这一年多来,过的不平静呢?


从他被幕后之人选则成为考量对象之时,他的人生就在道德和责任感的折磨下一直处在思想上的无边痛苦之中。很多时候,身体上的折磨反而是其次,而这种思想上的折磨,才是最令人痛苦的。


他说:

“我见过为父伸冤的少女,见过甘愿自杀的学妹,见过十恶不赦的性侵犯,也见过锲而不舍想替偶像翻案的性侵案受害者。我被绑架过,出过国,去过世界上最残酷的地方,也见到过世界上最朴素优美的灵魂。我遇到一生挚爱,也几乎命丧黄泉过。我成功将罪犯绳之于法过,却没能救下最想救下的人过……”
“这些经历让我在我最混乱迷茫时极端绝望。太多惨痛的故事仿佛真的在说,这世界毫无道理、从未公平,任何奋斗在命运摆弄下都显得杯水车薪,所以放弃努力、拒绝希望、认清残酷现实,只有冰冷无情才能更好生存下去,这是人类心灵进化最终未来,这是你们所秉持的信念。”
“但是,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又见过聪明而美丽的姑娘,见过坚韧顽强的青年,最让心生敬畏时,是她放下枪的时候,也是他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这告诉我,一定有什么东西能胜于仇恨,高于生死,超脱于我所信任的心理学技巧,我想,一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这个人本可以不经历这些心灵上的折磨,不用数次以生命为代价去为别人的生命做出牺牲,不用因道德和责任感数次濒临精神崩溃的边缘……


然而,这就是林辰,一个善良美丽到让刑从连这样的人都忍不住心生爱意的灵魂。


那时候不顾危险吞下致疯药剂的林辰精神几乎濒临崩溃,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首先考虑的也是刑从连的感受。那时几近崩溃的他对刑从连说“刑从连会不喜欢我,刑从连不能不喜欢我……” 当我读到那段描写的时候,那种黑暗中痛苦的绝望简直瞬间攫住了我的心神。


林辰对刑从连的爱意,大概起始于刑从连从泥境中将他拉出,始于一起种种经历中的各种回护,始于他对刑从连人格和思想和能力的钦佩与敬仰,那些爱意始于太多太多的时候,或者对于林辰不平静的人生来说,那些一起散步去吃早点的时光都是令他心动的理由吧。而这个人又太善于隐藏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是宋声声一案对他的刺激,他大概永远也不会说出自己的爱意。这是个命不好的人,而遇到刑从连,大概是他命不好的一生里为数不多的好运了。


刑从连之于林辰,真的是天作之合,我想不到还有另外的人可以与他俩匹配,感觉除他们彼此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能再像他们那样适合彼此。刑从连对林辰,是从人格到能力上的绝对信任,以至林辰无论做出怎样的举动,刑从连都会第一时间以绝对的尊重给予他支持,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遇到刑从连可以说是林顾问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好运了:


“他想说他现在实在有些恐慌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他想说他爱他,想说谢谢,想说在刚才那短暂的瞬间里,刑从连给对于他人格的尊重、给予他对生死抉择的尊重已经高于一切。”


我们说刑从连和林辰,或许最初他们有的只是对对方能力和人格的钦佩而产生的好感,但在没有戳破窗户纸之前,这两个人的相处却已经超过了普通上下级or友人这样的角色了,刑从连最初想把林辰拉拢过来,立刻跑去装修了自己的房子,然后以不收房费为诱饵强行把林辰留下,讲真,没有哪个上司会做到这种地步的,尤其是像刑从连和王朝这种人,连住酒店被按了监听设备都能马上察觉到,可以想见私人领地意识有多么强,所以这样的两个人,能允许林辰住在他们的家里,可想而知是怎样的一种认同。


刑从连一早就待林辰超过了一般朋友的关系,只不过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在林辰向他告白的时候,他的反应会是欣喜,毕竟没有人不会在被自己一直欣赏的人告白后不感到高兴的;而聪明如刑从连,只不过以前从没往那方面想过,所以没有意识到而已,所以当林辰告白后,他就马上意识到了自己对林辰的不同。


“他得一次次看着他爱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还觉得这真是因为深思熟虑而聪明优秀到极点的选择,不仅如此,他还得忍受一些傻逼对此的质疑,他以前也没觉得自己脾气居然差成这样,一定是林辰把他惯坏了。”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