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美国去工业化了,那美国人都做什么工作啊?

发布时间:
2024-09-11 15:15
阅读量:
2

大棋党太多,实践太少,完全忽略了任何群体都是单个人组成的。

去车间打工一两周吧,你就会明白,中产阶级家庭出生的后代中的绝大多数会反感车间里的一切工作。

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车间的操作规程本就是反人类的存在,对于受过教育且生活层次高于贫困线从未饿过肚子的人的后代来说,在这里工作就是一种煎熬。

去工业化这个词本身就是个大忽悠,任何一个地域要保持工业化不断往工厂输送廉价劳动力都只有五个办法。

第一,让一部分潜在年轻工人的父母处于贫困线左右,并且不断打击灰色产业,比如洗脚,按摩,把底层人民出路进行限制。只能进入工厂,钱不能给太多,给太多了就不能保持工人及其家庭的饥饿感。也产生了不通过奋斗而是通过钱生钱赚钱的想法,比如炒股就能赚钱,这类想法对工业化的维持极为不利。

第二,引进移民。贫困国家来的移民多受过苦难,对这些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吃饭,而不是工作本身。为了口粮逆人性,出卖点灵魂算什么,肉体都可以随时出卖。进工厂问题不大。

第三,压低整体教育水平,对教育进行筛选分流,让部分年轻人无法接受高等教育,跳出不了循环并且构建信息茧房,打工人只能内部比价,无法全球比价,付出同等劳动获取回报更低常态化。双层夹击之下无法脱离内部工业循环。

第四,降低社会福利期许,比如对产业工人和农民发极少的退休金的同时调高退休年龄,这群过过苦日子又有孩子的人什么都不会抱怨,有什么想法都会憋在心里的,他们老了之后即便有一万个不情愿也会选择进厂打工。社会福利化是工业化大杀器,有了最低保障,人们会天然的拒绝逆人性事件。

第五,背上债务,杀死一个人最好的办法不是杀死他的肉体,而是杀死他的灵魂。从小教育他要负责任,要传宗接代,当一个人买了房子,背上了房贷,有了孩子,背上软肋贷,呵呵,这是他逆人性的开始。保持一定的中年失业率,他失业后只能通过无条件降低人生期许去还债,也是进厂的开始。

总之是一句话,只有信息茧房,贫困和负债才能把人逼进工厂。

这些事可以参照现在的韩国,你如果去过韩国仁川,釜山的工厂,你就会发现极少有韩国籍年轻人。但有韩国籍老人,以及中国朝鲜族和越南,缅甸,巴基斯坦,印度等外国籍年轻人。韩国当地中产出生的年轻人宁可在家蹲考十年公务员也不会进厂打工的。

你再了解一下京津江浙珠三角的05后孩子的进厂比例和失业后的蹲考比例就会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而美国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形成过中产阶级的高度覆盖比例,尽管这些中产中的不少就是产业工人而来,但是,到了他们的下一代。你猜猜这群孩子还愿意工厂吗?他们的父母花钱让他们受教育的原因是什么?继续进厂?他们宁可当健身教练也不会进厂的。更何况工业的核心是利润空间,直接服务人能获得的收益显然要高于服务于机械。当聘用人工成本影响利润空间的时候,你猜怎么着?搬走。

那么美国人在做什么工作呢?服务业,服务业到底是干什么的?服务人的。牛郎店里的男模和私募基金经理这两个高薪职业产生价值的方式是一样的,服务人,帮人解决需求。人会通过最直接的方式给予你回报。哪怕是仅仅提供了情绪价值,你也会因此获得高额利润。

科技服务业也是如此,在新兴高科技公司中,知识产权确权体系才是最重要的生产环节,知识产权的确权往往会极大程度的激发高级工人的积极性,高科技产业为何如此令人着迷就是因为个人因素占比更大,工人的稀缺性更高,雇主也愿意为了高额回报付出更大的代价,这个阶段的工人们就有机会跨越阶级。但是一旦过了知识产权确权的风口,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新晋工人又承接了打灰的工作。这个周期很短,没把握住就要废。

当农业化社会彻底进入工业化之后,工人就替代了农民的位置,所有人都在等着压榨中低端制造业工人的价值吃饭,这种事情第一代中产阶级中的聪明人是心知肚明的。他们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代价”。在固定空间内压抑性欲,压抑思考能力,压抑探索能力,压抑接触自然的机会,这就是反人性的存在。

去工业化的从来都不是国家,而是人。当越来越多人拒绝进入工厂的时候,这就是去工业化。


写了这么多,有些人是一点都不看。第一,我们的去工业化速度会比较慢,原因上面不都告诉你了吗?

第二,中美都有通过科技自动化解决产业结构问题的机会,只是这个时间还没有一个准点。

第三,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真正的去工业化,要不然它们还保留高端制造业干啥呢?美国的波音,洛马,英伟达谁去了?只是中低端产业因为人因因素,在突破全产业自动化之前,没有办法保留这是一个事实,也是美国,法国,德国这些曾经的顶级制造业强国当前制造业占GDP11%,9%,16%还年年下滑的原因。


一言难尽聊填报志愿,考研,考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