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杨嗣昌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战略?
首先说一下我的结论:杨嗣昌无愧当时的顶级战略家、实干家,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无愧顶级战略,甚至是这个战略也只是他大局的一部分而已。
在讲原因之前,首先得有个大前提,就是得抛掉“赢了就是好战略、输了就是坏战略”这个暴论。因为一个事要成功可能得具备方方面面的有利条件,但是失败可能只需要几个甚至一个不利因素。简单来说,想实现打赢这个目标,一个好的战略固然重要,但是也只是成功的一个因素。所以他的最终失败并不能说明它本身很差。
不说这个前提,那这个问题也没有讨论的必要,因为它输了啊!
一、杨嗣昌的规划
跟大多数人以为的杨嗣昌“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相反,他反而是很切实际的。
1.讲明天下形式
首先讲解天下的格局:
切以天下大势譬之人身,京师元首也,宣(府)蓟(州)诸边肩臂也,黄河以南大江以北中原之地腹心也。
京师是头脑,宣、蓟诸镇是肩臂,黄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
分析目前局势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人之一身,元首为重,边烽讧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腹心之内,中之甚深。急者诚不可缓图,而深者尤不可忽视也。诚使腹心乂安,脏腑无恙,则内输精血,外运肢骸,以仰戴元首,而护卫风寒于肩臂之外,夫复何忧?今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干,肢骸徒有肤革,于以戴元首而卫肩臂,岂不可为栗栗危惧也哉!
如今形势是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外患固然不可图缓,内忧更不能忽视,因为它流毒于腹心,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干” ,徒有肩臂又有何用呢?
2.提出自己的战略主张
攘外必先安内
这才是他对于解决当时国家问题的根本战略,外掳之祸虽然重要,但是稳定内部更加重要,不解决心腹之患,外边的问题更难解决。
后来的事实也说明了,明亡于内部流民只手,直到明灭亡,外掳都没有在关内站稳脚跟。也能解释为什么南宋还能撑一两百年,南明却是一塌糊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南明始终没有一个稳定的领导集体——自己的内部问题没有解决啊!
3.提出实现目标的路径
审图贼之势
筹办贼之人
计杀贼之兵
处平贼之饷
收灭贼之功
怎么实现“安内”呢?简单来说就是:分析流寇形势制定剿贼方略、寻找能担大任的人、编练军队、筹措资金、最后成功。
4.具体操作?
(1)剿贼方略——“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流寇初起于延绥,蔓延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湖广、四川、江北,以及庐(州)凤(阳)应(天)安(庆)等地。如今山西余孽渐消,河北可幸无事,四川暂时无虞,大患集中于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之间,南邻江西北邻山东二省流寇虽未到达,也应当防卫。因此战略方针应当以陕西、河南、湖广、凤阳为四正——四个正面战场,由四省巡抚调兵筹饷,分任围剿,专任防卫;又以延绥、山西、山东、应天、江西、四川为六隅——六个隅面战场,由六省巡抚根据现有兵力军饷,时而分防,时而协剿。如此布局,即由四个正面与六个隅面构成十面之网,总督与总理密切配合,随流寇所向,专任剿杀。如果流寇在陕西,那么陕西、四川、湖广、河南、延绥、山西六省巡抚张开六面之网,由总理率兵入关,与总督会剿。如果流寇在河南,那么河南、湖广、凤阳、应天、山西、山东六省巡抚张开六面之网,由总督出关,与总理会剿。如果流寇在湖广,那么湖广、河南、陕西、四川、应天、凤阳、江西七省巡抚张开七面之网,而总督、总理一起进入湖广会剿。如果流寇在江北,那么凤阳、应天、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六省巡抚张开六面之网,而总督、总理一起进入江北会剿。
上边说的很清楚了,跟别的回答里某些人说的“四面给我顶住”不一样吧?人家策略安排的很到位,分工和责任非常明确。流寇非常严重的地方,主要任务是做好防守;流寇一般或者危害不大的地方,在防卫的同时有协助的义务。针对古代特别是明末很多一方主官以邻为壑的操作,特别强调了即使出了你的辖区,你也有协助的义务。到了近代,蒋某剿红军的时候,地方军阀不也是一样的尿性。
出了主守、分守协剿的地方部队以外,还安排了机动兵力,由总督、总理带领,追着流寇打。流寇走到哪里,都会面对“前有拦截,侧翼有协防,后方有追击的”境况。
很能看出来,即使只分析这一个策略,那也是一个着眼全局、攻守并用、分工明确、主次分明的一个很好的策略。
(2)剿贼之人
有三个出场人物
总督:洪承畴
总理:前为王家桢,后为熊文灿
洪承畴,老熟人了,你可以质疑他的节操,但是不能质疑他的能力;王家桢,不熟,而且在这里影响不大不说了;熊文灿,可能人不熟,但是干的事影响很大。首先他早年招降了郑芝龙,不说这里边的运气因素,且说这件事给他带来了甜头,也给未来埋下了祸根。
(3)杀贼之兵
合计12万人马。这12万人马当中,分为步兵和骑兵 。步兵占据7.4万人,而骑兵则有3.6万人,剩余1万人则负责后勤和打杂。
(4)平贼之饷
要多少钱?
每一名步兵每日给饷银五分,七万四千名该饷银一百三十三万二千两;每一名马兵(骑兵),连草料每日给饷银一钱,三万六千名该饷银一百二十九万六千两。两者合计二百六十二万八千两,必须落实到总督、总理、巡抚,不相混淆,源源不断,不致虚悬。
钱从哪来?
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
“均输”是因地而征,每田一亩,派米6合,每米一石,折银8钱,每年约可得银190余万两。简单来说,加税。
“溢地”是对万历九年(1580)以来各地方多清丈出的尚未加派辽饷的土地加征剿饷,每年约可得银40万两。简单来说,加税。
“寄学监生事例”是通过出卖国子监监生资格以换取银两。
“驿递”是将在此以前邮驿裁省之银以20万两充饷。
(5)收灭贼之功
这个没啥好解释的,开香槟。
二、落实情况和结果
通过以上的说法,与所谓的“不切实际、纸上谈兵”的评价不同,相反他已经实际的不能再实际了。
不难看出杨嗣昌的战略规划不仅宏大,而且接地气。既分析了当前国家主要矛盾,又针对矛盾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又对如何落实。不像有些计划只说我们要达到什么目标,他不仅说了目标,还说了怎么实现目标,更进一步做出了具体的规划和安排。
不过以上说了这么多都只是计划,只靠PPT是不能成功的,方案再好也要看落实。那么这个方案落实的怎么样呢?
只能说在当时的背景下已经落实的很好了。
崇祯帝给与了很高的支持,各项措施大体上都落实到位了。
结果呢?
一年内,李自成被打的就剩18个人钻进商洛山,张献忠等一大批流寇受了诏安,农民军受到很大的打击,损失很大。
但是再往后,李自成东山再起、张献忠降而复叛,杨嗣昌自己也被偷了家,丢了襄阳,失陷亲藩,最后羞愧而死。
三、失败的原因
现在的氛围总喜欢以成败论英雄,以这个立场看,输了那就是不行就是菜,扯别的都没用。
这种话有些地方很合理,但是在更多的地方太过片面。
但很可惜这种观点很有市场,就好像你比别人差,那你呼吸都是错的。近代我们国家落后的时候,有些人就是这样全盘否定一切的,连汉字都要废除。现在看来呢?当时的西方虽然强虽然先进,却未必都是对的好的;当时的我们虽然弱虽然落后,却也不是一无是处。
回到正题。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总结起来就是几个方面:
大明朝廷的系统性、结构性问题;外部因素;天灾;没饭吃。
四个原因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核心——没饭吃。
1.系统性结构性问题
所谓系统性结构性问题,就是整个官僚政治体系出了问题。经历了嘉靖万历天启这持续近百年的持续霍霍,朝廷的风气已经变了。
人心散了,队伍就难带了。
朝廷还有几个官正儿八经做事,咱也不知道,就算有,想做个事也很困难。
具体到他们这一朝,政局也不稳定,有不小的问题,比如用人方面,杨嗣昌与将领关系并不是很好;比如加税,看起来加的不多,但是经过贪腐这一手,百姓负担实际更深重。其它就不一一列举了,很多。
2.外部因素
所谓外因,就是没有稳住外部的鞑子。
同时面临内外威胁或者多个矛盾的时候,通常做法都是稳住一头,集中力量解决另一头。
很遗憾,没稳住关外的鞑子。
这也是杨嗣昌失败的最直接原因,也是一直诟病崇祯的理由之一,没有担当,没有一力促成议和。
这个方面我没法下定论。议和有用在于,稳住一个矛盾集中主要力量解决其他矛盾以后,积蓄力量再解决这个矛盾。
宋朝议和挨了骂为什么?因为他不仅在不该议和的时候议和,而且在议和以后没有积蓄力量打回去,而是接着奏乐接着舞,山外青山楼外楼。
那么明朝呢?议和时机对不对?说对也对,因为战场上明朝没能力解决后金,后金也没能力彻底短时间内打败明朝;此外,后金此时内部也面临一些问题。说不对也不对,因为你战场上打不过人家凭什么跟你议和,就算短时间内求了和,代价呢?岁币?自己都穷成马了,而且不是资敌吗?即使这样求和了,人家想打你不是随时?更何况,你给的那点哪来人家直接抢来的实在,反正你打不过,守都守不住。
那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我只觉得,野战打不过就不说了,起码能守住防线吧?只要能守住,对面打你占不到便宜才是议和的前提;或者都能守住了,还干嘛非要议和呢?
外患稳不住,所以先天就有缺陷,这就是导致这个战略最终失败的直接原因。
(说句题外话,一般攻方力量强,守方力量弱,相应的攻方消耗大,守方消耗少。所以防守可以以较少的代价跟对方拼消耗。所以关宁防线为什么会成为拖死明朝财政?明朝御史的奏折就的很清楚了:“我这人不懂军事,但是我知道一个道理,一般如果要进攻,就花很多钱,集结大军,准备物资,选个时间打出去;如果要防守,就减少消耗稳固防御拖住对方,从来没听说过集结这么多人马器械,每年消耗这么多银子,结果竟然只是为了防守,你这样搞财政怎么撑得住?”我跟这个御史一样,我也不算懂军事,但是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如果议和成功了,以后会接着浪呢,还是知耻后勇积蓄力量打回去呢?至少从明末一直到南明的历史看,结果是斗争到死。忙着内斗无法积蓄力量,将来人家打来了继续议和,最后跟大宋也没区别。所以即使支持议和,议和也未必会成功。即使议和成功了,那也不一定有用。
总结下来就是,烂透了,没救了。
3.天灾
崇祯倒霉就倒霉在这个地方,按照天人感应的观点,这人就不该当这个皇帝,也或者说明朝气数已尽。不然怎么解释他一登基就北方大范围的旱灾、饥荒,而且持续多年,但是明朝一灭亡就风调雨顺了。
离谱。
4.吃不饱
上边也说了,这个因素很重要。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很重要的道理:
老百姓要不是吃不饱饭是不会造反的。
导致老百姓吃不饱饭的原因很多,上边说的朝廷整体系统性问题、天灾、外患(导致加税,打仗征兵影响生产)都是重要原因。
这个道理我想杨嗣昌应该知道,因为他父亲杨鹤早年也在解决流民造反问题,跟他殊途同归,最后都失败了。
杨鹤:招抚→老百姓投降→钱花完了没粮食吃→老百姓又反了,最后他被砍了头。
杨嗣昌:剿贼→流寇死的死投的投→河南又大旱、藏起来的又出来了,暂时投降的又反了→裹挟的老百姓又反了,最后他自己羞愧而死(也有说畏罪自杀的,我不认可)。
这也是很多人都说到的“张献忠投降时候应该宰了”这个原因我没有提,但是diss了熊文灿。因为吃不饱饭,所以才会有人跟着李、张造反。就算宰了张献忠,老百姓吃饭问题没解决,照样会造反。
明朝不是没有解决过流寇首脑,高迎祥坟头草都几丈高了,流寇造反问题解决了吗?并没有。
熊文灿纯粹就是脑子不清楚,就你懂招抚,杨嗣昌他爸比你更懂。
四、题外话专场
通过以上的内容,基本上也说明了杨嗣昌的战略本身很高明、也很接地气,也分析了他最终失败的原因,大概也能说明问题了,最后再讨论一些别的事儿。
上边说了,招抚走不通。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身在局中的大佬比我们这些几百年后的马后炮强太多,难道人家不知道问题的核心所在吗?
现代人研究历史在欠缺的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动辄某某某就是个xx,应该怎么怎么样。不经研究就随意给前人下定义,得出某某结论。这并不是一个严谨研究作风,更缺乏研究历史的心态。
所以,所有人都知道问题就是因为吃不饱饭。怎么解决呢?无非就是赈灾,生产。
但是赈灾?钱粮被腐败了,国家没钱了,受灾面积太大了。
生产?老天爷不允许啊,关外的鞑子、关内的流民、恶霸地主也不允许啊。
那怎么办?
杀。
解决掉要吃饭的人,那也是解决了吃饭问题。
没良心的狠狠干,比如洪阎王洪承畴。此人崇祯元年还是个督粮参政,崇祯三年就当了延绥巡抚,一下年就当上了三边总督。除了他确实很有才很能打以外,也是因为他心狠手辣。从韩城开始,陕西山西河南湖北,被他杀掉的农民军不计其数,在打仗的时候杀,投降的也杀。
有点良心的昧着良心干。
没办法,问题要解决,只能剿,只能杀,别无选择。
关于崇祯。最大的毛病就是轻燥,不够沉稳,做事总是急于求成,缺乏担当。
说他刻薄寡恩,但是他对洪承畴、杨嗣昌真的可以称得上皇恩浩荡。
说他不是个称职的皇帝,没毛病。
但他至少是个人,历史上应该是唯一一个衣服打着补丁、走路慢怕被发现里边补丁的皇帝。
比起嘉靖万历这俩从国库往自己内库里掏钱的神仙,崇祯给自己内库的钱掏出去赈灾,已经很不错了。临死前的话,我认为不是什么虚伪甩锅的话。也许他真的爱百姓,只是没有那个力挽狂澜的能力罢了。
朝廷,烂透了,没救了。大概不是哪个天降猛男能解决的问题,除了推倒重来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