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为什么会被大书特书?
孟良崮战役消灭了74师的过程确实非常神奇,但这不完全是被大书特书的理由。它被大书特书的理由是: 一是这是一场对双方士气都有很大影响,非常出色的歼灭战;二是它直接影响了双方对华野(粟裕)的看法和定位,这个变化导致了后续战局的一系列变化。
第一个理由中,解放战争的每场战役不能看歼敌数多少确定战略价值的,渡江战役和后来的剿匪其实也消灭了大量的敌人(300万+),为什么它们无法和三大战役相提并论呢?因为那时候大势已成,谁去带兵差别不太大,所以这种情况下评价就一般。
整个解放战争的历程中,三大战役是公认的战略决战,剩下的战役里有一定战略意义的,就是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这几个战役。其中豫东战役意味着就算在友军配合不畅、敌军齐心协力、战场情况复杂的环境下,粟裕仍旧具备发起和赢得战略决战的能力和实力;三下/四保则是东北野战军转守为攻,已经开始具备战略优势;孟良崮战役则是一战震动天下,在蒋介石最强大的进攻方向,全歼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以至于此战后,国军立即暂停了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召集参战的将领到南京检讨,最终求助岗村宁次,提出"并进不如重叠,分进不如合进,以三四个师重叠交互前进"来应对。
五大主力基本都是从抗战中磨炼出来的,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这几只军队就是经过一系列残酷的战斗后最终淘汰出能够和日军正面对抗的军队,什么时候日军能歼灭这几只部队,那抗战几乎也就结束了,但是日军一直没法做到这一点。八年抗战中,虽然日军几次将74军打残,但是74军的战斗力一直保持一个水准,经常在会战中被作为尖刀或者托底的部队,担任最艰难最糟糕的任务,一直顽强的打出了不少成绩,这一点国共双方都认可。
整编74师这样的部队,蒋介石手上只有五支,这十几万人可能是内战时期蒋介石最精锐的部队,他们的覆灭也将代表国民党统治的覆灭,按常理来说,这些军队应该在国共两党最后的战略决战中被歼灭才是合理的。但整编74师居然在重点进攻阶段就以一种神奇的方式被歼灭了,不再是攻击国军最弱的部队,不再是到处拉着国军跑让其无功而返,而是通过运动战直接制造战机,进而坚决打掉对面的精锐,这就超出所有人的预料,有哪支国军部队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比整编74师强?既然没有,那么如果一落单,那覆灭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孟良崮战役逆转大势,之后国民党必须以兵团为单位才能野战。不过,相比于消灭整编74师的结果和方式来说,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国共双方对于粟裕的定义。
解放战争中,中共的决策是南守北攻,尽全力拿下东北,当时的东北是唯一具有重工业基础的地方,中共从八路军和新四军中抽调了十万军队和两万干部,以及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近四成的人员去经营东北!这个战略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换言之,无论其它根据地打成什么样,只要拿下东北,中共就是稳赢的局面,事实上东野入关后的百万大军确实也可以横扫天下,证明了这个战略的正确性。
当然粟裕的横空出世让这个战略看起来不是那么完美,在原来的计划中,粟裕的华野和刘邓大军的任务应该是拖住国军,等待东野入关后几方合兵再同国军进行战略决战,结果华野和中野自己就解决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而在这个过程中粟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粟裕带领的华中野战军通过孟良崮战役全歼整编74师这一战绩,向中央展示了当时最强的大兵团作战能力,此时中央也意识到,粟裕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能再忽视他的意见了,这也是48年粟裕连续三次反对中央要求华野渡江作战的计划后,中央要求粟裕过来一趟说清楚,而非直接强压或者干脆换个人去执行这个战略的根本原因:此时他已经是国内最会打战的那一批人之一,这个人如果再三认为中央某个战略有问题,那很可能是这个战略真有问题!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看同时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也就是刘邓大军),它从46年到47年7月中间都是一些比较常规的作战,然后在7月主动渡河进入大别山区建立根据地,这个举措是为了缓解其它解放区的军事压力,属于战略神手/战术弃手的情况,以至于最后它们损失了一半多的人员和所有的重武器,但中原战局还是岌岌可危,以至于到48年初,中央不得不做出再派华野进行渡江作战来牵制国军的决策,这个决策本质上也是对的,因为如果没有东北做总基地的话,是没办法解放全国的,所以这种战略进攻是必须的,只是执行这些决策的部队会非常凄惨而已。
48年要求华野渡江组建东南野战军和47年要求刘邓大军渡河跃进大别山是一个道理,都是通过突然的战略进攻来迫使国军改变既定战略,缓解其它解放区的压力,争取经营东北的时间,从而获得战略决战的优势。这个战略决定对于刘邓大军来说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华野来说就有问题,因为华野有了更好的战略方案。
纵观粟裕整个军事生涯,会发现这是一个比较悲催的将领,由于他的能力较强但资历不行,导致一直处于被拿去做战略决策中的那些属于救火、救急的工作,吃力不讨好当然,就拿他被集火的两场战役 ,临朐战役和南麻战役来说,歼灭1.6万,自身伤亡2.1万左右,没成功全歼对方,却被搞到差点取消华野建制地步,所以粟裕其实是个非常悲催的将领。
南昌起义之后,粟裕几经周折最终去了北上抗日先遣队,和方志敏一起组成红十军团,这支部队真可谓是拿去送人头来掩护主力长征的,最终这个军团也在谭家桥一战中败亡,在败亡前夕粟裕和方志敏都非常反对刘畴西休整一夜的策略,但是最终是方志敏同志回去继续劝说,结果自己反而被堵住,而粟裕非常幸运的逃过一劫,之后就在南方坚持了三年游击战。
进入新四军序列之后,粟裕一开始也不得志,后来被编为新四军先遣支队,再次到苏南敌占区进行游击战,在皖南事变前夕,陈粟也再三规劝项英早点移师江北,甚至制定了详细的接应计划,然而项英最终还是没有接受中央和陈粟的方案,导致最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粟裕成为新四军第一师的负责人。
孟良崮之后的七月分兵,本身就是一个突发策应刘邓大军的行为,导致华野一分为三,但还需要在"7~10日内打开与刘邓会师的道路",接下来三路皆败(临朐/南麻战役),以至于粟裕和中央开始反思。
48年初的中央决策和前面两次一样,粟裕本来很可能沦为和北上抗日先遣队、新四军先遣队之类的酱油角色,只不过这一次粟裕再三反对,最终中央提出"陈毅不参加此次作战,粟裕全权指挥1、3、4、6、8及11纵之作战。",让粟裕自由发挥。
只不过和前两次的情况不一样,粟裕已经通过孟良崮战役重新定义了他在解放军中的地位,在那之前,粟裕虽然也有过黄桥战役、苏中战役这样以弱胜强的战役,但是基本上这些部队属于二流梯队,属于中央看了觉得"哦,还可以",别人看了可能觉得"我上也可以打出来";但是孟良崮战役一战全歼74师名震天下之后,他终于有资格到中央亲自和中央解释自己那个疯狂的想法:"你们现在这个战略不行,相信我,不要老想着牵制它们,把它们全部干掉不就完了吗?",这可能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大的战略层面彻底否定中央战略并完美实施自身战略的情况了。
向中央提出建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再三提出意见,本身是有一定风险的。作为非常注重组织纪律性的中国共产党来说,48年粟裕连续三次对中央的下达的决策提出反对意见,是性质非常严重的一件事,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剧烈的动荡,如果不是之前粟裕的一系列战役,尤其是孟良崮战役这种含金量很高的战役作为铺垫,粟裕可能连面呈的机会都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