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里有哪些部分是已被现代考古推翻的?

发布时间:
2024-09-01 20:23
阅读量:
39

周厉王在汾河谷地落落寡欢14年,一代枭雄最后落了个鸡飞蛋打、郁闷而死的下场。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周厉王在位37年,再加上这14年,就是51年。


由于史料缺失和正统君子们的一面之词,周厉王在身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遭受着不白之冤,不管是《史记》还是《墨子》,都把他当作十恶不赦的暴君予以批判。

按《逸周书·谥法》所说“杀戮无辜曰厉”,厉王在后人心目中就是一个杀戮无辜、作恶多端的暴君。


然而,“厉王”很可能不是这位具有有雄才大略君主的谥号。从厉王所作所为也可以看出,他对晚期西周的复兴是有一定功劳的,某种意义上说,他更像是一个因改革进行得太急、太猛而导致失败的悲剧英雄。


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宣王时代金文记录里一个叫作“周康剌宫”的地方。此乃天子颁布命令的一个重要场所。如克钟铭文就记载,在周宣王十六年九月庚寅这一天,宣王驾临周康剌宫,命令士曶召来克,要克沿着泾水东岸巡视至京师。


一般而言,“周某宫”是祭祀某个先王的宗庙,如周康宫等。那么,周康剌宫是祭祀哪一个周王的宗庙呢?


2003 年,出土于陕西省眉县杨家村青铜器逨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逨盘的铸造者是一位名叫“逨”的周王朝贵族,盘内铸有铭文373字,记录了自家多代祖先服侍周王室的历史,历数了西周历代先王,包括文王在内,总共12位,只是少了后面的幽王,另外,排在周夷王之后的并非“厉王” 而是“剌王”。

考虑到册命逨的周王正是厉王之子宣王,这个“剌王”显然就是历王。这样的排列同《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完全一致。


再观察西周晚期的青铜器铭文,只有 “剌王”,而从来没有“厉王”这一说。


“剌”是什么意思?在西周金文中,“剌”常被用来赞颂自己的先祖,如师臾钟铭文:“师臾肇作朕剌祖虢季、究公、幽叔、朕皇考德叔大林钟”;如秦公钟铭文:“我先祖受天命,商宅受域,剌剌召文公”; 如大鼎铭文:“用作朕剌考己伯盂鼎”,等等。


显然,“剌”实际上就是“烈”的意思,为光明、显赫之意,所以“剌王”就等于“烈王”。这是一个很高的赞誉。《谥法》云,“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说明周厉王在时人的认识中,还是一个功绩卓著的君王。


至于“厉王”这一谥号的来历,不排除是在西周灭亡以后,那些站在贵族立场上的刀笔吏因痛恨他的“专利”政策和酷刑,而故意将剌王写成了厉王。


“剌王”被成功改造成“厉王”,剌王不听旧臣规劝,重用新人、大刀阔斧进行“革典”并严惩贵族既得利益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就成了他独断专行、祸害天下百姓的罪证。

到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周厉王正面的材料,很有可能就已经被彻底毁掉了,所以不管《墨子》说他“兼恶天下之百姓,率以诟天侮鬼,其贼人多,故天祸之”,还是《史记·周本纪》说他“好利……暴虐侈傲”等,都应该是这种观念的产物,因为它们都是来自以正统自居的胜利者的一面字词,都对周厉王的功绩和“革典”本质避而不谈。


美者益美,恶者益恶,可以说是传统古史写作的一个特色。这在夏桀、商纣、秦始皇等所谓暴君的文本历史写作中也可略窥一斑。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大多情况下,可以看作是一条真理。


周厉王在汾河谷地落落寡欢的14年,正是“共和行政”运行的14年,期间经历了什么大事,史无记载。

或许因为共伯和上位是诸侯和王朝贵族之间妥协平衡的产物,共伯和作为摄政王也吸取了厉王暴政的教训,照顾到了各方利益,所以,这个临时政府才平安地过渡下来。

因为周厉王虽然被赶下了台,但他名义上还是周王,按周礼,谁也没有剥夺他王号的权力,所以以共伯和为首的贵族们也只有等到周厉王死后,才能把太子静扶上王位。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周厉王的生命力竟然如此顽强,尽管已是风烛残年,还遭受了被推翻王位逃亡的重大打击,但他居然还能活过14个年头。

一一本文摘自李琳之《返璞归真:考古纠错的中国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