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搜索结果 9 条

读史书时有没有让你笑出声的段落?

清朝户部偷银窝案,从上到下公开地偷,官员们看到都不能追究。里面有许多门道,尤其屁眼窃银案,其方式令人发噱。 户部的各个职位中,以银库郎中为最实惠,每三年任期一次,任期结束后,贪婪的人可以得到二十万两银子,即使是最廉洁的人也能得到十万两。下面的司库书役等人,也都赚得盆满钵满。可这些职位都是满人的,没有一个汉人。 其中守银库的库兵这个职位,是所有职位中最好的,也是三年一换,也全是满人,即使有汉人也必须…

为何史书少有令人有「跪感」的「烧脑」的权谋反转?

题主读书不认真啊。 史书上可没有闲话,随便几句都够人琢磨半宿的。 选最短一篇初中教材文言文举例: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 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

为什么一般小说和史书中的权谋大多是「一锤子买卖」,而现在的权谋小说则是「俄罗斯套娃」?

因为真实的权力斗争没那么多花里胡哨。认为政治家一天天一脸老谋深算地坐在家里筹划阴谋的,全都是东宫娘娘烙大饼式的想象。 真实的权力斗争,史书里有一篇现成的研究材料:《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史记通常被人诟病文学性大于史学性,就是说千八百年前的事儿描述得太生动了,谁说了什么话都记得清清楚楚,反而让人怀疑真实性;但这篇记述的是汉武帝当朝的事情,是太史公及其父辈亲见亲历的,可以说保真。 相关方向的创作者,…

为什么历史书上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是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一句话教你学会马经的辩证法。 你失败了是因为你这个人本身就不行,你失败是因为你从出生开始就是应该失败的命,你这辈子有一大堆缺点,就是该失败。你成功了是因为有种种偶然原因导致了你的对手失败了,或者是你的对手比你更是失败的命,方方面面更不行。你的成功只能是短暂偶然的成功,失败是生来就决定好的注定的失败。我失败了是因为我要探索,我路上必要的曲折和弯路,是为了我更好的发展。我成功是因为我从出生时候就是先…

史书里有哪些部分是已被现代考古推翻的?

周厉王在汾河谷地落落寡欢14年,一代枭雄最后落了个鸡飞蛋打、郁闷而死的下场。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周厉王在位37年,再加上这14年,就是51年。 由于史料缺失和正统君子们的一面之词,周厉王在身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遭受着不白之冤,不管是《史记》还是《墨子》,都把他当作十恶不赦的暴君予以批判。 按《逸周书·谥法》所说“杀戮无辜曰厉”,厉王在后人心目中就是一个杀戮无辜、作恶多端的暴君。 然而,“厉王”很可能不是…

看史书里尧活到了118岁,舜活到了100岁,那会人们这么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我曾经看见过一个分析,很有道理。意思是说在远古时期天文历法还不完善,再加上四季不分明,有可能古人们的一岁可能就是180天。比如说姜子牙,历史里记载他出山都七十多岁了,去世时候一百四十多岁,而诗经里形容他是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鹰扬一般形容壮年男子,另外他女儿嫁给了周武王。这些信息串联起来,依照一岁为180天来算就合理了。姜子牙出山七十多岁,按现在来算大概三十多岁,他二十不到结婚生女,他女儿应该十六七岁,…

为什么历史书上总说《辛丑条约》赔了那么多钱,没说后来大多数国家中途都放弃了中国的赔款?

《辛丑条约》里要求清朝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一直赔到1940年12月31日,年息4厘,本金加利息,实际需要给列强9.8亿两白银。 赔款两年后,由于白银价格下跌,各国要求以本国的货币进行结算。没办法,只能先拿白银兑换成各国货币,再进行赔付,导致几年间又多支付了几百万两赔款,如果39年一直按这个来,中国需要额外赔付6000多万两白银,实际赔付将超过10亿两白银。 1917年,中国中止对德国、奥匈帝国赔款,战前大…

史书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土地就那么多,不分,人就要饿死;分,过个几十年,人就牢牢地长在土地里,其他人慢慢饿死。等到饿死的人足够多了,没饿死的人就会用刀把土地再分一次。 我们总是为加足马力开工的工厂感到高兴,那是繁荣的象征。可是当工厂生产出来的罐头没人买怎么办?不要紧,生产子弹,子弹一定有人买的。 世界每一次大融合的巅峰,就是大战争的前夜。当人们为国际间的交流欢呼时,足以流干几千万人血的仇恨就开始蔓延。 第二名最惨:第一名…

有哪些思维透彻的历史书籍推荐?

1、《南明史》,顾诚。举个例子:李自成败出北京并不是因为他入京以后迅速堕落腐化,而是相反,是因为他没有联合地主阶级完成封建化才导致的。类似于这样的观点,两册书俯拾皆是。虽然有些观点不能认同,但着实是极为优秀的作品,深入浅出,比读小说好看。 2、《党员、党权与党争 : 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王奇生。我党对国民党的打击不是优势问题,是降维打击。 3、《被统治的艺术 : 中华帝国晚期的日常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