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目前的条件,什么作物是进口大豆最佳替代方案?

发布时间:
2024-06-28 13:23
阅读量:
66

以中国目前的条件,没有作物能够替代进口大豆,只能想办法提升国产大豆的产量与品质。

我们全国耕地总面积将将超过19亿亩,即便考虑一年多熟的情况,种植面积能够超过1亿亩的作物也是寥寥无几。大豆是大宗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大约是1.5亿亩。全国每年进口9000万吨以上的大豆,每4亩地能产出1吨大豆都算得上是好收成,这部分需要3.6亿亩的耕地。

换句话说,要想替代进口大豆,就得找一种非常大宗的作物。很遗憾,大豆中含30%以上的蛋白质和约20%的油脂,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的这些作物,全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作物,替代不了。

说起大豆,很多人会觉得,平时的食物体系当中,占比似乎不是很多。

这么说一定是没听说过传说中的江苏省菜,一种能团结“十三太保”的食物——丝瓜烧毛豆。

对我来说,吃一夏天的毛豆不算啥,整个暑假都在剥毛豆才是深刻记忆。

即便如此,这里吃的毛豆也不过是大豆产量的九牛一毛,因为这种作物主要也不是用来直接吃的,而是被做成了我们看不见原型的很多食材或原料。

比如豆腐家族,从悬浮液状态的豆浆,到凝胶状态的豆腐,再到发酵后的臭豆腐,不一而足。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豆腐可以说是鸡蛋的低配,毕竟它富含蛋白质。而且通过这么一处理,那些豆腥味很重的物质也被去除了,吃多了也不会引起让人尴尬的不便,真就是一举多得。

不过这仍然不是大豆最主要的去处。中国之所以每年需要进口海量的大豆,主要是为了豆油和豆粕。这两者又是一体的,因为豆粕是大豆榨出豆油之后的剩余部分。

全世界用量最大的食用油是棕榈油,第二位就是豆油。不过,对于不以油炸为主要食物的中餐体系,棕榈油用不了那么多,所以中国的情况刚好反过来,大豆油才是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油品类,达到1600万吨以上。由此也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进口大豆都会被用来做豆油。

问题来了,剩下那么多豆粕怎么办?直接吃是不可能的,豆粕饼那个味道估计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知道有多上头,没办法,主要就是喂猪,再有就是用在工业上,比如胶合板里用的粘合剂。

所以,大豆实际扮演的角色非常多,找其他作物替代的呼声也一直很高。然而这是一个从底层逻辑就很难实现的过程。说豆油、豆粕饲料这些都欺负人了,咱就说说平时容易忽视的酱油,就是非大豆不可的调味品。

是的,广义的酱油可以用很多原料,从各种颜色的豆类到东南亚喜欢使用的海鱼,都是制酱原料,但是集中到中餐的饭桌上,大豆的地位却还是难以撼动。

让大豆在酱油中难以被取代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点,还是要说到氨基酸。

先来看看豆类的那些近亲,为什么不用它们来做酱油?

排除产量的问题之后,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其他豆酱都不够鲜。比如豌豆酱在全国很多地区都有不同的产品,包括我自己家小时候吃不完的豌豆也会酿成酱,酱味倒是很足,做蘸料很好,但是用来做菜,味道就很怪了。

归根到底,就是蛋白质含量太低,碳水的含量又太高,产物当中除了氨基酸之外,还有大量的其他物质,包括醇、酸、杂环化合物,等等。

相比之下,蚕豆更被寄予厚望,因为蚕豆的蛋白质能达到30%上下,是豆类中仅次于大豆的一种作物,近些年来也有不少酿造酱油的企业把蚕豆加进去,作为原料。

然而反响也不佳。这是因为,氨基酸是要从蛋白质中分解而来,这个过程需要微生物的作用,所以酿造的过程也很重要。初步的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以蚕豆为原料,蛋白酶的活力很成问题[1]。换言之,水解的程度不高,氨基酸还是不够丰富。蚕豆和大豆主要的差别其实在于脂肪方面,蚕豆的油脂含量很低,或许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豆类以外的作物,差别就更大了。比如通过对氨基酸种类的检测发现[2],小麦蛋白中,八种必需氨基酸的总占比为25.26%,而这个数字在大豆蛋白中,达到了32.62%。所谓必需氨基酸,就是人体不能通过自身合成,必须要从外界获取的这些氨基酸。显然,一种食物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越高,对我们体内合成各种蛋白质来说,优势也就越显著。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就要说了,鱼露用来替代酱油,岂不美哉?

还是抛开产量的问题,鱼露光是容易致敏这一条,就让很多人和这种酱油无缘。更别说,鱼露的酿造难度更高,稍不留意,鲜味就成了腥味,至少在中国想取代传统的大豆酱油,还有很大的难度。

如果只是因为氨基酸的话,可能有人会想,那也可以直接使用豆粕(脱脂大豆)啊?

前面已经说过,把大豆榨油之后就形成豆粕,所以蛋白质主要还是在豆粕中。也正因为此,现在用豆粕酿造酱油的配方也不少,原理上也行得通。

但是,相比于直接使用大豆,这样酿造出来的酱油,还是少了一些风味。这其中的影响因素还不是单一的,比如大豆原本富含油脂,豆粕中的油脂已经非常少,就和蚕豆做酱油的情况差不多。

不同于还不成熟的蚕豆酿酱油,豆粕和大豆这两种原料酿造酱油的差别,研究已经比较充分。通过在豆粕酿造的同时添加大豆油,可以分析出油脂对于酿造结果的影响[3]

结果就是,油脂含量显著影响了酱油风味。缺少油脂的时候,苦味和焦香味显著,油脂丰富时,甜鲜味就展现出来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油脂会有助于产出更多的酯类,而酯类通常具有略甜的香味,与醛酮和杂环化合物构成更丰富的香型;二是有油脂存在时,发酵周期更长,蛋白质可以充分地水解,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从而避免产生有异味的胺类等物质。

所以,就算是用豆粕做原料,理想的做法也是添加豆油——那为啥不直接用大豆呢?

不仅如此,油脂本身也是一种风味物质的萃取剂。比如很多酯类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好,油脂就能萃取出来,这类物质有种水果成熟的香气,影响不可谓不大。

从这个角度来说,古人把一个以水为主的酱料称为“酱油”,还真是有点道理。

所以,咱不好高骛远,单单是看酱油这么一个品类,就不难发现,大豆也是很难被其他作物替代的,甚至更准确地说,酿造酱油要用到原粒的大豆,用相对廉价的豆粕来代替,风味都会大打折扣。

但是,这不代表我们除了进口一船又一船的大豆外就毫无办法。

实际上,中国才是大豆的原产地,我们古代人用“菽”来称呼它。和很多植物一样,我们一说它就能扯到《诗经》上去,甚至有一篇《采菽》直接用它当题目。那个时候的菽不单是某一种豆,随着分类越来越细,到了现在,更常见叫法是黄豆,在豆子还没有成熟变黄的时候,则会叫它“毛豆”,而我老家的方言则是叫它“黄豆米”。管绿色的豆子叫黄豆米,也足可见对这种豆子的直观印象就突出一个“黄”。

在很多时候,大豆和黄豆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但它们代表的内涵又不完全一样。这不是我们矫情,只要对比过进口大豆和国内的大豆,不难发现,国产黄豆接近于皇家专用的明黄色,进口大豆是什么色都有,苍黄色居多。

这么描述可能不够形象,给个链接参考其中的图片:

原料简析:不同产地大豆、豆粕的营养特性分析报告 (360doc.com)

上述链接种的图片,颜色供参考

为啥会有这个结果?

因为国外的大豆大多是转基因大豆,但是中国还没有允许种植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的优点是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缺点是基因种类单一。

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作为大豆的原产地,我们有足够丰富的大豆基因样本。从这个角度来说,国产大豆出现任何黄色系的颜色都不奇怪,从偏红偏黑到偏白偏灰的都有,这一点农村的孩子应该能够现身说法。只不过,经过漫长的选育之后,我们选择了黄得最有气质的这一种,并且叫它黄豆而非大豆。

说得这么热闹,但我们的黄豆有啥优势呢?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有很多人在做了,主要也是从氨基酸以及其他一些成分方面着手。以黑龙江种植的大豆为例[4],普通大豆的这些营养成分与进口大豆基本持平,但是特种大豆一出手,进口大豆就比不了了。这个结果,和前面所说的情况很吻合,更丰富的大豆基因库决定了我们能够种出更优质的大豆出来——更准确地说,是种出我们想要的黄豆。

氨基酸的一点变化,对酱油的风味和营养成分都会带来显著的改变,这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所以我们用酱油来举例的话,普通大豆能做出来的酱油,能到“鲜掉眉毛”这个水平,但是优质黄豆做出来的,大概能到“鲜掉眉毛加胡子”的水平,所谓“好黄豆酿造好酱油”,通俗来说就是这么个道理。

说到这儿,“什么作物是进口大豆的替代方案”?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作为一个耕地紧张的国家,用任何作物去替代大豆都是有风险的,大宗的作物是主粮,动不得,那些小众的作物又解决不了大豆的大问题。

但是,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我们对此也不是毫无办法。跟在国外的技术后面亦步亦趋,用魔法打败魔法不是最好的。倒不如在田间地头,多找找样本,育出更好的品种。退一万步说,咱就算不能在产量问题上倒反天罡,提高品质也是好的,餐桌上能够有更脆的毛豆、更香的豆油、更嫩的豆腐,当然还有更鲜的酱油。以质量拼产量,也是一种替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