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让你瞬间秒懂的暗示?

发布时间:
2024-07-25 04:18
阅读量:
27

那一年,大姐已经二十三岁了。在农村里,已经算是大龄女青年。

大姐长得漂亮,人又能干,在村里是有口皆碑的好姑娘。

从大姐刚过二十岁开始,不知有多少个媒人来家里给大姐提亲,母亲都以弟弟们还小,需要帮着家里再干两年活为理由,给拒绝了。

在大姐二十三岁这年,母亲终于答应前来提亲的人,要给大姐张罗着找婆家了。

很快,就有村里的媒婆给大姐提了一门不错的亲事。

男孩长得一表人才,家庭条件也不错。两个人见面也都印象不错。

这样,很快亲事就定了下来。

按照我们农村的风俗,双方正式见面,还给了我们家定亲的彩礼。

我记得那时候是五月份,梧桐花开得正盛。粉紫的梧桐花把院子点缀的格外好看,空气中还飘着梧桐花特别的芳香。

大娘和母亲也很满意这桩亲事,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是高兴,吃着大姐定亲时男方送来的喜糖,在房前屋后打闹个不停。连树上的喜鹊都叫得格外响亮。

那时候,在农村里还没有考学的理念。

但母亲却执意让我们读书、考学。

至于为什么,我也不得而知。

其实,我的母亲是一个半文盲,没有正儿八经地上过学。只是在村子里的夜校读过几天书,认得几个字而已。

七月份,哥哥和我一块参加中考。那时,中考也没有人在意。村子里的人都忙着下地干活呢。

我报的是中专,哥哥报的是县里的一中。

八月份,考试成绩下来了。

我被市里的一所中专学校录取了。哥哥也顺利地拿到了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

很快,村子里的人就知道我们哥两个还要继续读书上学的事。

【那他们家可指望不上他们兄弟俩帮着干地里的农活喽。】

这是左邻右舍听到我们哥俩继续上学的议论。

没过多少天,那个给大姐提亲的媒人来家里了。

【我说娟子妈啊,你真的要让他哥俩继续上学吗?】媒人坐了半天,终于言归正传。

【考都考上了,肯定要上的。】母亲没有犹豫,就给了媒人答案。

听母亲这样说,媒人寒暄了几句就走了。

媒人走后,我看到母亲坐在屋子里,愣了好半天,没有出来。

我不知道母亲在想些什么。

又过了大概一个周,媒人又来家里了。

断断续续地,我就听到媒人一个劲地夸我大姐,说我大姐人长得端庄好看,手里的活又是村子里的姑娘们数一数二的,一看就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这样的姑娘,还愁找不着好婆家!

母亲自始至终好像就没有说多少话。

最后,就看到母亲打开家里的柜子,拿出了一个红包袱,递到了媒人跟前。

【这些东西我们都没有动,您的意思我都明白。】

就这样,大姐的婚事给退了。母亲把男方定亲的彩礼,也原封不动地退给了人家。

其实,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男方悔亲女方是可以不退定亲彩礼的。

后来,长大了一些后,我才明白。当初定亲的男方,是觉得我们家两个弟弟要上学,家里的负担太重了。在确认母亲让我们哥俩继续上学的主意不会改变后,就决定退亲了。

在这件事情上,我觉得是我们哥俩拖累了我的大姐。

但好在我的父亲母亲特别开明,当年冬天,我父亲赶上最后一班接班制度时,毫不犹豫地让大姐来城里接了父亲的班,大姐也成了县城厂子里的一名职工。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

如今,母亲已经离开我们快两年了,但她的行事做派一直影响着我。尽管,她没有什么文化,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周正。但她用她的言传身教,教育了我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不卑不吭的人。

感谢我的母亲!怀念我的母亲!

直到今天,她都一直住在我的内心深处,陪伴着我的风雨人生。


写这篇回答,本意是想表达母亲在媒人来家里退亲时,媒人还没把话说出来,母亲就明白人家的意思了。知道事情已成定局,就没有怎么纠结,把这段定亲一事给翻篇了。

作为我个人来说,母亲的行事做派影响着我的为人处世。

回答发出后,有很多知友对于当时的定亲之事有些看法和疑问。所以,我就把当时的实际情况和我的一些想法整理一下。

1、时间地点及地区情况

当时年代是上世纪80年代,是86年吧。地点是山东潍坊下边的农村,当时来说,我们那块还算不错的农村地区,农业水源土地各方面都很好。是粮食富产的地方,交通也算方便。

2、家庭背景

当时我们家里有大姐和我们俩弟弟。母亲带着我们在村子里生活,而父亲在县城的国营厂子上班,算是正式工。我们家经济条件算中等稍好一点,但劳动力不足。只有母亲跟大姐俩人干家里的田地里的农活。特别那时候,农业机械还不发达。

3、关于男女教育

那时候,农村普遍对教育不重视,即便是男孩子,能上完初中的不到一半,上高中的凤毛麟角。女孩子的情况更差。小学是多数,初中就更少了。实事求是地说,对教育的不重视和重男轻女现象都有存在。

当时,我大姐是初中毕业就不上了。原因是大背景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姐是家里老大,对家里承担的就无形中有更多更早的担当。

我记得我在中专读书的第一个学期,还收到过大姐给我写的信。那时候大姐刚到厂子上班,我记得大姐在信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鼓励我好好读书,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她自己从农村来到工厂,才觉得自己上学学得东西太少了,不够用。

4、关于择偶早晚

其实,我大姐比正常女孩子晚了1-2年才开始找对象。正式开始找就是过了23岁那个春节那个时候,到五一前就定了这家人家。从定亲到退亲大概前后有四个多月的时间吧。同年的冬天,也就是退亲后4个月后,大姐就去县里的厂子上班去了。

5、关于定亲人家的情况

是邻村的,家庭条件不错,在村子里算上数的。他们家里只有男孩和一个跟我一般大的妹妹。

当时,他们家在村子边开着商店,乡村公路就从商店门前经过。记得早些时候,我还去他家商店里买过苹果和花生糖。当然,那时还没有定亲这事。

定亲的这家男孩算是养尊处优的,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应该算是一个眉清目秀又很帅气的小伙子,但不高,大概也就170cm吧,身材匀称,不是豆芽菜也不是肥佬。总之,是一个外形不错的小伙子。

6、关于帮女方家干农活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女婿,不论是结了婚的还是仅仅是定亲未结婚的,帮女方家干活好像是约定成俗的事。特别是麦收和秋收秋种季节。大人们甚至会议论,谁家的女婿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我大姐定亲的这户人家,小伙子好像算不得干活的好手。我记得他来家里收过小麦,架着马车来家里帮着运输。好像就这些活,他就感觉吃力的样子。所以,我也认为他在家是养尊处优惯了的。

7、关于大姐接班的插曲

当时定亲时,父亲厂子就有小道消息说要实施最后一次接班制度,每名职工可以安排一个人来顶替上班。那时候,能去厂子上班还是很好的机会。

我记得当时父母亲说这事。他们对这件事开始是有分歧的。

父亲想让准女婿去接班,母亲坚决不同意。母亲的意思是一个女人在家里带孩子干庄稼活太累了,她不愿意大姐再走她的路。

又说到让大姐接班。但父母亲都觉得男在外女在家,男的来回跑,这样还算正常。但女在外,男在家,这显然不符合他们的认知。于是这个打算也被否决了。

最后,父母考虑的是让大伯家的堂哥去接班的,但并未跟堂哥家明说。

当时之所以没有考虑我们哥俩,一是我们都在上学是一,关键是年龄不够,当时要求必须年满十八。而且当时传说,接班只有这最后一次机会,以后不会再办了。

但是,八月份就退亲了。接班通知下来后,父母亲就立即决定让大姐去接班了。正式去厂子上班的的时候,就是退亲的当年冬天,中间隔了大概四个月时间。

8、关于后来

后来,大姐很快就在厂子找了对象,是一个车间的技术员,大专生。

那时候,正式女工跟大中专生结合是很正常的。当时,我本家有一个在县里政府上班的,就说起公务员考试招录的事,然后姐夫就次年考进了公务员队伍,离开了厂子。都在一个县城,工作生活都方便。现在,大姐姐夫都退休了,只有一个女儿是小学老师,也结婚了,女婿也是独生子,在电网干工程师,有一外孙一外孙女。小两口一家四口都住在大姐家,因为男方的爸爸还没退休,男孩妈妈身体不好看不了孩子。

他们一家现在可热闹了。大姐两口子全职照顾孩子,对于大姐来说,正是累并快乐着。

9、现在我们的相处

我们两个弟弟,后来也各自成家了。都在一个小城,有什么事十分钟就过去了。我的妻子退休了,在城边上的开心农场种了一小块地,自己根本吃不了。有时候,我就骑着电动车给大姐送过去。

前年冬天,母亲走了。我一直记得母亲生前最后那段日子跟我说的那些话。

母亲说:等我走了以后,你姐就没有娘家了。以后你要担起跟姐姐走动的活,你那就算是你姐的娘家。

母亲还跟我交代了一些我们这里的风俗,端午节娘家人要看女儿,正月十六要在家里等着招待女儿回家串门,等等。

其实,这些风俗我是都知道的。但母亲这样说,我还是认真地听着,答应着。而泪水,早已忍不住泛滥。

此时的母亲,已经没有精力再看清我的脸、再慰藉我的情绪。

我知道,我的母亲,我的母亲的生命,我的母亲诞生和养育的我们的原生家庭,如一剪烛火,正在慢慢地淡了,直至消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