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鹤楼》这首诗能绝妙到连李白都为之搁笔?

发布时间:
2024-07-22 10:53
阅读量:
25

首先,李白没搁笔。

李白自许“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存世诗作,就有十几首黄鹤楼相关,比如最著名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崔颢之思乡,李白之送别,也成了黄鹤楼诗歌的两大抒情主题。

可以说,除了崔颢这首为冠,黄鹤楼诗作的二三四五名估计都得是李白的。

然后,我们再展开分析,为什么崔颢这首诗妙绝,为什么李白都忍不住仿写了好几次,为什么能牛到让黄鹤楼别称“崔氏楼”?

《黄鹤楼》这首诗,虽有“七言律诗第一”之美名,但它不算典型、标准的七律。毕竟那时候七律还没成熟,也不是主流。

它前两联像是起了个七言古诗体的头,铺垫一下画卷,推进一下情绪,准备飙车起飞;

又像是起承转合写完了,留白余韵也有了,小酌了一首构思精巧的七言绝句。

但后两联又突然正经了,格律、对仗、布景、抒情,都按七律章法来了。

像是两首诗拼凑成了一首,其实你拆成两首七绝来看,还真就都非常精致,皆有起承转合,亦皆有余韵回响。

但这首诗是七律,拆开像拼的,但拼的浑然一体,续的流畅无痕。

既有七言古诗的悠长感,又有七言律诗的精致感,还兼具了绝句的强印象。

总的来说,一气呵成而顺口洗脑,气象恢弘而余韵悠长。

这种艺术特色对于绝句来说,很常见。但对于七律来说,太难能可贵了。

我思索了一会儿,七律名作中,也只能想到李商隐《锦瑟》达到了这等境地。

我们再鉴赏一下这首诗内容的高妙之处。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本诗异本蛮多的,在此,我只选择首句的“白云”版而非“黄鹤”版。

其他诗句的异文,都是用字区别,而非意象区别,倒无所大谓,按照大众熟悉的来。

毕竟最广为流传的版本,大概是语感最流畅的。

前四句,有四个意象交织而成:昔人,白云,黄鹤,楼。

这四个意象也勾勒出两幅生动鲜活的动画:

前两句:人乘白云,飞天远去;黄鹤落地,化身成楼。
后两句:黄鹤振翅,飞天远去;白云空浮,千载悠悠。

拿“白云”“黄鹤”两个强烈对映的意象,此去彼留,此留彼去,画面流动,交错出奇妙、奇幻的时空穿梭感。

无论是人乘白云飞去,还是乘黄鹤飞去,都是传说。是诗人站在黄鹤楼上,观白云悠悠,脑海里的畅想画面。

把这奇幻的畅想画面写下来,行云流水,不加雕琢,应是妙手偶得。

格律对仗什么的都不在乎了,重字、三连平、三连仄更无所谓了。

传说的动画渐淡,昔人黄鹤都已不见,由虚转实。渐现为现实的静态画面,此时此地,空余黄鹤楼,白云空悠悠。

后来流行的版本,把首句改为了“昔人已乘黄鹤去”,从诗本身意境上来说,大不如原版,但却更洗脑、上口了。

原版是突出“白云”、“黄鹤”两个意象,改版后,弱化了“白云”,再度加强“黄鹤”这个意象,变成了黄鹤三连击

加上诗题《黄鹤楼》,算是四连击了。

这应该是为了加深黄鹤楼的品牌效应,毕竟是经典广告般的镇楼之作,也果然此版本更广为流传。

这种反复强调,加强品牌效应的方式,老广告法了。也有著名的后来者,就掌握了此诗精髓,创作出一段很魔性洗脑的广告词。
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了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

遥想当年,聊起黄鹤楼,请客的榜一大哥向李白提个请求。俺除了有钱,啥也不会。你能不能写首诗,让我也成为文化名人,千古流芳?
一定要突出我的名字,突出我很有钱,很大方。不说比孟浩然火,也得比黄鹤王八蛋火。
李白三杯酒下肚,轻抚短须,直播就来: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不及汪伦赠我情。

OK,老铁,你要火了,起码火一千年,打钱!
汪伦:666,誊抄回家,砸钱印发!

于是,后世无数小朋友,上网搜索汪伦这个文化名人,得到的答案就是:我国古代著名伟大诗人……的朋友。

段子讲完,言归正传,正经分析诗。

崔颢此诗,应该就是在黄鹤楼宴饮,受邀题诗的,如李白、白居易都写过在黄鹤楼宴饮中作。

崔颢以不似七律的写法写了一半,后两联又转到七律上了。我猜测,当时他受邀的是写一首七律。

这一时灵感,妙手偶得,前两联给写嗨了。格律章法什么的都不顾了,已然起承转合,浑然一体。

本来崔颢也不喜写七律。这后两联咋办呢?

画画!

前两联以传说转为现实,以仙鹤化为凡楼,由虚转实。画卷里只剩下了两个景象:白云黄鹤楼

那就顺着仅剩的这两个景象,再给大片的留白部分,补上色彩。

写黄鹤楼的诗,很多都要画两笔黄鹤楼本身,比如高耸、壮丽什么的。而崔颢整首诗都没实写黄鹤楼,是在黄鹤楼内,看外景的角度写的。

毕竟江南三大名楼皆临水而立,美景不在楼本身。其名篇,也都是写外景出神。

岳阳楼美在洞庭一湖风光,范文正那一连串四字描写,令人读之如醉;

滕王阁美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仅此一句,就令人无限遐思。

崔颢画实景,就画了这一联,汉阳树,鹦鹉洲,填补了黄鹤楼外的两处景象色彩。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这一联单从写景来说,算不上多么优秀,不过音调和谐,语韵流畅。但对整首诗的意象承接转化,却最为重要,是整首诗的横梁。

在黄鹤楼上,临江远望,是阳光照射下的汉阳平原,树木历历可数,清晰可见。

这里把由虚转化的实,推到了顶峰,长江对面的树木都历历可数。这就续接了上半首诗的仙气余韵,变幻为人间美景: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而下句,目光焦点回收,看向江中的鹦鹉洲,鹦鹉洲是比汉阳树要近的。

江对面的树,都历历可见,但鹦鹉洲,却呈现出一片芳草萋萋的空灵朦胧感,即又从实转向虚化。

画上了隔江的晴川汉阳树,江中的芳草鹦鹉洲后,印上一轮暮日,渲染一片长江,零落几只轻舟,结束了画卷。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画卷从晴川历历的汉阳树,到了写实的顶峰,又从芳草萋萋的鹦鹉洲转向虚。同时,情感意象也从壮丽转为柔美。

远处清晰可见,近处却空灵朦胧。因为长江日暮,烟波浩渺。逐渐虚化的原因,是时间的流逝。

临江远望,已从晴川望到了日暮,画卷蒙上一层薄雾。

而视角又暗中切换到了江上归舟,在烟波江上,辨不清乡关何处,而使人生愁。这是共情的江上晚舟、游人归客的视角。

不写黄鹤楼之高,然俯视远景已暗写了黄鹤楼之高;

不写长江之壮阔,然烟波浩渺,薄雾冥冥,长江之阔溢满画卷。

不写时间流逝,然已晴川到日暮,清晰变模糊。

不写江舟旅客,然而诗句已暗中切换到了烟波江上人的视角。

最后,自然而然流淌成一个“愁”字作结。

整首诗,对于感情的抒发,只有结尾的这一个“愁”字所承载。

诗歌的借景抒情,如果单单用个“愁”字,是很单薄、生硬,无法引起共情的。

而这里结尾的一个“愁”字,却是整首诗汇聚成的诗眼,完全的去自我化,却又代入自我,是整首诗的升华。

是诗人仰观宇宙仙景,俯查异乡草木之后,天高地迥,兴尽悲来,代入烟波江上晚舟旅人的心境,抒发人类共有情感。

羡昔人成仙,白云千载;慕古今奇事,天下名楼;

览荆楚形胜,草木多情;觉个人凡微,人生如芥。

最终落脚的,抒情的,还是那劳碌漂泊的芸芸众生;

最终远眺的,恋念的,还是那朴素平实的乡关乡人。

没有壮怀激烈,没有怀才不遇,没有感时伤今,没有爱恨情仇。

所有传说散去、盛景烟迷,都汇为人世间最纯粹、最朴素、最平静、最共通的游子乡愁。

江南三大名楼,皆被文人赋予独具一格的文化属性,不但是自然美篇,也是社会情怀,这就是中国古典诗文的魅力。

《岳阳楼记》是家国天下情怀:

《滕王阁序》是个人命运舒张:

《黄鹤楼》则是平凡人生共情。

图片来源网络,选了一张最符合诗意的图

总之,这首看起来像拼凑的诗,全程围绕着黄鹤楼来写,却不描写黄鹤楼本身;全程写黄鹤楼相关,最后抒情只用一个字收笔。

就这样神奇的从昔人成仙铺开,时空交错,虚实转换,落为江上旅人,普世乡愁。

仙凡景象铺的这般宏大,真情流露的却这般朴素。

黄鹤楼坐落于九省通衢之地,东西南北的周转枢纽,旅客因何而至,往哪儿去各有不同,但去国怀乡的游子乡愁是共有的。

因为黄鹤楼的地理位置优越,来来往往不尽的人途径这里,也因其文化地位,引无数文人骚客留下诗歌。

现存唐宋时以黄鹤楼为主题的诗,就有一百多首。而崔颢这首,就无法超越。

这首诗,成了黄鹤楼的标杆之作、文化招牌,于是黄鹤楼在唐朝就有了“崔氏楼”之称。

到了宋代,看那些关于黄鹤楼的诗歌,就已把黄鹤楼与《黄鹤楼》合二为一成“黄鹤楼文化”。来这里的诗人,很多要艾特一下崔颢。

宋代张顒的诗作《黄鹤楼》有“崔颢题诗在上头,登临何必更冥搜。”之句,也产生了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文化段子。

其实,李白哪里有道不得?

除了十几首黄鹤楼外,李白也很赞叹崔颢此诗的艺术特色,还对这种写法效仿了好几首。

比较著名的是《登金陵凤凰台》,也是他为数不多的七律之代表作。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我们对比一下两首诗。整体结构、抒情表达都很相似,李白的中间两联还更加优美,单挑出来也是怀古、写景名句。

但李白这首,包括另外一首七律《鹦鹉洲》,就都没有崔颢那首《黄鹤楼》动画般的流畅生动,即景抒情的自然感人。招牌效应则更不及。

李白不以七律见长,崔颢同如此。《黄鹤楼》在崔颢诗作里,也是孤篇盖世、孤高拔群的存在。

就像另外一首唐诗《枫桥夜泊》,张继也不是著名诗人。但留下一首绝句,一个“愁”字,令千古动容。

从此整个苏州寒山寺区域,都被赋予这首诗的文化属性,被仅仅二十八个字所蕴含的磅礴诗意美所覆盖。

只能说,这等诗作,就是文章天成,妙手偶得;不可复制,不可超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