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跟央视合拍的《出道吧!科技小院》又好笑又好哭啊!分享一下最触动你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07-02 17:18
阅读量:
42

突然想起来前几天在热榜上看到的一篇回答,题目是“读书的最大意义是什么?”,回答就几张截图,内容是b站上有一位网友描述老家农村人养蚕的困境,比如农药的滥用、环境水的破坏等导致蚕和桑田都受到了直接的影响,养蚕因此变成了一件没有收益、甚至会赔本的生意,农民似乎也无法改变。

然后下面就有一个植保学的博士回复了这个评论,简单说,就是针对每个问题,给上面这位网友解释了原理,还支了招,而且似乎都是一些比较容易就能做到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8752181/answer/3537113365

这篇回答我记得当时直接冲上了知乎榜一,现在已经有 2.6 万点赞。我想它之所以引起了这么多人的赞同,就是因为它以一种很朴素的方式回答了读书最大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

用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为一个缺少信息、缺乏科学知识的群体提供他们最需要的方案,帮助解决实际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这或许就是读书最大的意义。

在我看《出道吧!科技小院》的时候,我首先就想到的也是上面这个例子,因为节目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学生们如何想尽办法把所学的知识和技术应用到“种田”这件事上。

这档节目是拼多多赞助央视农业自制的一档综艺,b站上有。简单说,它拍的是一群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本科、硕士、博士都有)深入到村子里面,直接参与农村生产相关的工作,用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成果帮助当地的农民增收。直白的说,就是大学生去种地了。

其实大学生去种地或者说参与农业劳动并不稀奇,尤其是许多农学专业相关的学生,因为他们有试验的环节,所以必须要亲自种田、养花养草、养鸡鸭鹅之类的。 防止“毕业论文被偷吃”也成了不少农学生必须参与的保卫战。

那为什么唯独这些参与“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出圈了,还引得央视和拼多多联合把他们拍成了综艺。我查资料的时候发现,科技小院不是我想象中那种简单的大学生去试验田搞试验、或者仅仅是去给农民提供一下技术支持。这个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和老师等科研人员,是真正的扎根到农村,而且是长期(几年)的那种,跟村里的农民一同生活、种田、劳动。可以想象成他们成了村里的一户,这也是“小院”一词的由来,也是我看拼多多副总裁说的,赞助这个模式的初衷。

正是因为这种长期扎根的模式,使得他们在推广技术和科学知识这件事上取得了优于以往的好效果。

虽然我不是农学生,但是科研多少懂点,农村也待过,所以基本上这两件事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科研可以纯理论研究,也可以理论结合实际应用,但一旦是后者,结合实际需求和具体条件的深度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所谓的科研成果很容易变成空中楼阁。我想注重试验的农学专业更是如此。

科技兴农,为的是给农民带去科学的种植/养殖方式,实现增产增收。但是现实中,农民需要的并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甚至可以说绝大多数人对此是拒绝的,你给他们讲知识、讲技术,往往有天然的隔阂,因为他们几乎都是经验派,依靠多少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从事生产活动,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施什么、怎么施、施多少等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经验论”了。此时一个技术人员过来跟他们说xx技术能增产、xx肥料更好,他们未必会相信。所以往往纯粹的理论指导很难推进,即使它是真有用的。

但是科技小院展现出来一种不同的做法,像上面提到的,这里的科研人员跟村里人同吃同住,直接参与到他们的劳动中,首先这种扎根一线的做法就让村民朋友没有了距离感。然后长期的跟他们在一块干活,可以随时交流,循序渐见向村民科普技术,随时调研、反馈,而不是一股脑的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这样村民的接受程度就会变得非常高。

这也是为什么科技小院模式得到非常广泛的推广,并且出现了很多非常成功的案例。比如以往拼多多还赞助科技小院使云南褚橙科技小院改进的褚橙、福建平和科技小院研究的蜜柚、陕西眉县科技小院研究的猕猴桃等等成功出圈,成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

我注意到冠名这次《出道吧!科技小院》的拼多多从几年前开始还举办了几次“科技小院大赛”,通过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竞赛的形式推动科技小院的发展,使得这种模式得以在全国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实践和推广。对于创收的农产品,拼多多还会帮助农户在平台上进行售卖,给予更多的销售渠道和流量,可以说拼多多+科技小院为农民朋友打通了“研、产、销”整个流程。(合着我在拼多多上买的农产品有部分是这么来的。)

最后再说说我看这个节目时候的几个直观感受。

1、首先就是强烈的反差感,我感觉这也是《出道吧!科技小院》的一大看点和笑点。比如人们想象中硕士博士的科研生活应该在干净的实验室里操作电脑、摆弄仪器,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在村里收集垃圾和粪便,或在水渠里捡垃圾。

2、第二是冲突感。小院的主体成员都是大学生,他们来到农村干农活、种田,远离了“光鲜亮丽”,这在很多外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因为读书就是为了走出农村,怎么还反过来。我记得有一段是一个女生因为来到这里干这些脏活累活被家人知道后不被家里人理解,有的时候还会受到当地的村民指点。

另外,他们给村民科普知识和推广技术的时候,还会受到质疑,有的时候出现不理想的情况,也会被指责。

3、最后想说的是真实感。恰恰是节目把好的和不好的一面都展示出来了,才让我感觉它非常真实,以及有看下去的价值。

就比如在如何看待农业技术科研人员的位置这件事上,可以说节目中的反差感也算帮助大家丰富了对科研工作者的认识。其实不光是农业技术,不管哪个专业,科研绝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真的只是普通且枯燥的日常工作,这一点跟其他行业并无二致。纠正这些认识,或许也就能少一些对他们的误解,多一些让他们踏踏实实开展工作的机会。

另外,更主要的是整个节目也在提出一个更大的问题,什么样的科技农业模式才是好的?

小的方面要帮助农民增收,大的方面要为整个社会输出更多优质的产品,为每个人带来实惠。节目借助“科技小院”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这一定不是最终的答案,科技小院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化中,相信依靠一群踏实的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未来还会有更完美的答案。

借用节目中一位同学的一句话:“这是我们论文最大的意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