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官员升迁靠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4-11-04 18:47
阅读量:
13

不利于团结的话就不要说了,说点过去的事情。

贴两首清代官员钻营官场的两段词,

仕途钻刺要精工,京信常通,炭敬常丰。莫谈时事逞英雄,一味圆融,一味谦恭。大臣经济在从容,莫显奇功,莫说精忠。万般人事要朦胧,驳也无庸,议也无庸。


八方无事岁年丰,国运方隆,官运方通。大家襄赞要和衷,好也弥缝,歹也弥缝。无灾无难到三公,妻受荣封,子荫郎中。流芳身后更无穷,不谥文忠,便谥文恭。


这两段词,一方面是少得罪人,向权力的来源负责;

一方面是少表达自己的个性,整个官僚系统和行政机器需要的是零部件,而不是个性十足的“明星选手”。

核心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哪怕表面上的)”。

其实也有人总结就是六个字“多磕头、少说话”。

这来源于大多数人官场沉浮的常态:在科举制度下能卷出来已经属于很不容易的事,想再进一步,一方面要看自己手里有多少钱去运作,再一个也要看平台和攀附。

我最近又翻了一遍《清代地方政府》,结合《道咸宦海见闻录》,就能很清晰的挖掘出官员升迁和基层治理之间的均衡关系。

州县官算大多数普通科举正途出身者的天花板,祖先荫蔽、花钱捐官等等途径对很多人来说难度太大,看投胎看预算,而且捐官本身要想补实缺还得花更多钱,一般人根本花不起。

州县官主要任务就是:赋税征收、徭役派发、基层治理(维稳)。

作为地头蛇势力的代表,四班衙役、六房书吏掌握具体的诉讼执行、税务征收、徭役摊派等等事务,在各个环节都可以上下其手吃拿卡要,以最大努力增加老百姓的行政成本,转而去诉诸宗教、宗族等自组织,形成特殊的利益团体。

流官赴任,就是县令、县丞、主簿这几个主官,想要制衡地方势力、又能传导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的命令,并且要最大限度的压制地方势力,还得保证自己的行政任务得以完成,在上级考核中不落下风,这就需要他们培养自己人。

顺理成章的,长随、幕友(师爷)就成了必要的选择,前者可以作为具体行政实施环节中的监督人,对衙役和书吏加以监督和管理,最重要就是震慑,防止地方势力一家独大蒙蔽自己;

有个成语“入幕之宾”,说的就是官员随身携带的幕友(师爷)班底,负责刑事诉讼、行政文书的草拟审核、一些公文的处理,还要负责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出谋划策”,为自己充当智囊,也难怪杜凤治日记里记载,他一个县令一年大几千两白银养着好几个人的师爷团队,这属于刚性支出,不这样做自己基本等于被地方“黄四郎”摆布的聋子哑巴,最后别说捞钱了,最基本的行政任务、政绩指标都不一定能完成。

这些繁杂琐碎的工作,必须要依托自己的班底和衙役书吏一起配合才能顺利解决,不能解决基础的行政工作,他就没有牟利空间,也谈不上跑官买官,所以在基层治理的过程中,与地头蛇的利益分配、动态博弈也是这些流官们不断要学习和斗争的。

京官凭借权势和影响关照外官,外官则向京官送钱送东西。新官上任就要按照潜规则来送礼了。依托于“师门、同乡”等人情血缘纽带,利益输送起来才显得“恰如其分”,无比丝滑。各种名目的行贿理由、各种上下其手的贪墨原因,才能形成一个运转缜密的利益共同体。

节寿礼:过年过节和上司家里私庆时送的礼。

程仪:送给过境官员的礼品。  

卯规:州县官上任点卯,下属送上钱财,表示接受领导。

别敬:地方官上京出差,离京时给有关官员送礼。

炭敬:冬季地方官给京官的孝敬。

冰敬:为消暑送的礼。

秋审部费:各省每年必有案件呈报,为此给刑部送辛苦费。

晋升部费:州官县官晋升,要由吏部发出正式通知,但吏部不见钱是不发文的,所以就得“懂规矩”。

于是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掮客、美女、高消费场所、文玩古董玉器字画等等人和事儿,都被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无他,这就是一个利益输送管道,而有些人需要认识有些人,有些人需要有些人来办事,有些人需要有些人充当工具,各司其职,可谓“历史悠久”。

不收,就没得送;没得送,就没信息和其他人的抬举;一旦没有抱团和信息优势,升迁谈何容易?

看完这些书,和一些人一些事联系起来,我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真正有了具像化的感受——封建农业社会下的人身依附与土地资源作为指挥棒的引导,配合等级制、儒家思想和管学治理,牢牢掌握了主动权,要不是近代以来的外部势力所引起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思潮的新变化,恐怕这一套会被玩的愈加精益求精且无懈可击,到时候老百姓只会更惨。

什么,你问我现在咋回事?我说我不知道,因为我说了过去的故事,你可以想想到底怎么回事。

就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