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为什么有的零零后这么喜欢哲学?

发布时间:
2024-11-01 12:43
阅读量:
3

不得不说,当今教育体系的"高明"之处,在于成功地把一批十几岁的年轻人培养成了当代苏格拉底。

清晨五点半,当他们在闹钟轰炸中思考"我醒着,所以我存在"的真理时;晚上十一点,当他们对着一叠厚厚的试卷思索"存在的本质是痛苦"时,这种对哲学真谛的领悟,可谓是融入了生活的每分每秒。

更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教育体系提供了绝佳的环境让学生们研究价值哲学。当他们看到考98分的同学因为班级前十名只有97分而痛哭时,自然会深入思考"分数的价值尺度";当他们经历过无数次"全班前三名才能报考这个专业"的宣讲后,必然会追问"人生意义的评判标准"。

最妙的是选择题。A和B都对,但教参说选A;C和D都错,但题目要求选一个"最不合适"的。这种训练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对与错"的辩证关系,领悟了"相对主义真理"的精髓。做多了选择题,康德的"二律背反"也就不难理解了。

说实话,我们应该感谢这样的教育制度。它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了生活的哲学家,还顺便解决了困扰家长的"熬夜学习""玩手机"等问题 —— 因为大家实在没有精力去思考除了"活着的意义"之外的任何问题了。

可以说,这是一个让叔本华都自愧不如的培养悲观主义哲学家的成功体系。真是令人感动的教育奇迹,不是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