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里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
2024-11-01 12:36
阅读量:
2

中国空间站实锤是假的了,还有照片为“铁证”?

我又重复看了一遍问题,确定不是在说阿波罗登月啊,有意思,现在都反思到自己头上了?

挺好的,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嘛。看了一下贴子,是这样写的:

把中间的图放大:

咦,还真是耶,不都说太空中是“零重力”嘛,那这水怎么是沉在瓶底啊,这妥妥的有重力啊,众所周知“视频是不能伪造的”,那这是什么情况啊,是在地面摄影棚拍摄的?

然后我就去看了一下视频,看到这个不飘起来的乒乓球,我就放心了。

目前人类还没有这样的地面摄影棚技术,能让真的乒乓球在水中呆这么久,头发能飘这么久。呕吐彗星的失重飞机也不能维持这么久,亚轨道也没办法。为了上这个能现场互动的课动用CG技术还让我看不出破绽,好莱坞和宝莱坞都表示很难。

那为什么水会呆在瓶底呢?

水的受力

虽然在轨道上飞行的空间站因重力提供向心力而处于“失重”的微重力环境,按道理来说水和杯子都应该飘浮在空中。

但写这个质疑贴的人忘记了还有一个事情,小学自然课里学过“毛细现象”,也就是液体与容器表面接触时由于表面张力(及附着力)而产生的流动趋势。

1962年5月之前,其实科学家们也不确定在低重力下,容器中的液体到底是什么样的。按照那时人类对失重的浅显理解,有些研究员认为液体会分解成小液滴并分散在整个容器中[1],也有一些人认为毛细现象会在失重时凸显出来并将液体散布到容器的各个表面。

1962 年 5 月 24 日,斯科特·卡彭特搭乘极光七号太空舱在轨道上完成绕地球三圈的任务时,他的背后就是一个用来验证毛细实验的胶囊。

实验证明,在微重力环境中,球形容器中染成绿色的液体产生了比地球上更明显的毛细现象。这为火箭液体推进剂的研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

2012 年 3 月 6 日,国际空间站又进行了另一次毛细现象实验。

实际结果表明,容器中的液体并不会飘浮起来,而是会因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吸附在瓶壁上。

要知道在太空中,用水杯喝水最大的问题就是水不会流到嘴里,而是吸附在杯壁上。因此NASA还设计了一款咖啡杯,能借助特殊的形状和材料,让咖啡能在表面张力和吸附力的共同作用下流到口中。

同样的道理,天宫空间站的那个视频中的水,并不是因为重力而沉底,反而是因为失重时表面张力和吸附力变得更明显,所以借助毛细现象才吸附在杯中。如果稍稍用力晃动它,液体也会固定在瓶底,再激烈一点晃动的话,会有一些液滴脱离液面而飘出。

连美联社也看不下去了,也曾发文辟谣。

连美国人都不认为是假的,为什么有些中国人反倒表现的很”反智“呢?多读书吧。

综上,中国空间站并没有”作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