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满清可以在猛签猛赔的七十多年中屹立不倒?
主要是大英在帮满清。
大英这个国家,你可以说它坏,你可以说它不是好人,但决不能说它政治手腕不行。
论起政治手腕,那个年代的大英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1840年至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对于大英来说,这场战争完全就是个面子战,你大清欺负了在广州的英国人,所以我要报复。
战争之所以点到为止,说大英有多善良,主要是这几年大英殖民印度的战争到了关键时候,侵略阿富汗的战争也正如火如荼,实在是抽不出兵力与满清打国战。
来都来了,大英当然要试一下满清的成色,然后就有了广州人民的“三元里抗英”斗争。
这次反抗虽然只死了十多个印度兵,依旧给大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国人民比印度难捏多了。
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印度搞定了,阿富汗战争暂时平息了,克里米亚战争也把沙俄摆平了。
这次,大英就和满清玩真的了。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带着妃子大臣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此次战败,是近代史上外国军队第一次攻占中国首都。
甲午战争日军连北京的边都没碰到,就向满清政府要了两亿两白银赔款,割让了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英法联军如此显赫的胜利,完全可以狮子大开口,要割地、要赔款,满清政府还不敢不给。
但大英的最终要求,是让清政府赔款800万军费,开天津为商埠,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法国的最终要求,是让清政府赔款800万军费,开天津为商埠,准许法国招募华工出国,允许法国传教士在各省租买土地,建造自便。
实事求是地讲,和后来那些动不动就要命的不平等条约相比,这些不平淡条约丧权辱国的程度其实轻很多。
这是不是因为大英心地善良呢?
当然不是,大英只不过是发现了更赚钱的门道而已。
1,活跃于长江流域的太平天国运动,大英是全程目睹了的,以中国农民的强悍战斗力,来多少外国侵略者都是送死。
大英根本不可能像殖民印度一样殖民中国,因此,只能选择与中国政府合作,共同赚钱。
2,中国是一个拥有近五亿人口的大市场,上千年的东西方不平等贸易,让中国本土积累了天量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
想把这些钱赚走,
光靠鸦片肯定是不行的,鸦片从来都是偏门,不是正道;
光靠赔款肯定也是不行的,赔款是一次性的,今天有了,明天就没了。
真正能够赚大钱的,是让清政府开放贸易,开放市场,让中国人都买上“洋货”。
只要“洋货”在中华大地畅通无阻了,那中国人积累了几千年的黄金、白银就会哗哗的往外流。
可开放贸易对满清政府有什么好处呢?
大英又出主意了,我帮你建设海关啊,只要是外国货来,海关就要收税,你放心,我绝对公正公道,童叟无欺,哪怕是英国商人来,我也照样收他的税,一个子儿都不能少。
这些税钱全部上交给满清政府,那你们的财政不就宽裕了吗,有了钱,还怕维持不了统治?
你再想想,如果没有我大英帮忙,单靠你满清自己,你有能力把那些鬼佬的钱都收上来吗?即便是收了,能上交给北京吗,搞不好那些贪官污吏直接私下就分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满清政府还有啥可说的,只能直接含着泪喊“大英爸爸”了。
1861年6月30日,英国人赫德正式署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月薪800两白银。
此后他执掌这个位置长达48年,直到1908年去职。
在赫德的操持下,1861年,海关税收为496万两,到1887年,海关税收达到2000万两,占清廷财政收入的24.35%,关税成了晚清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源。
一有风吹草动需要用钱的时候,晚清政府就会拿着未来的关税做抵押,向外国银行借款,由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
1860年还与满清打死打活的大英,到1861年,就成了满清最坚定的“盟友”。
此后半个世纪,大英与满清都保持了总体良好的外交关系,即便八国联军侵华,大英也不是主要角色。
整个中国近代史,
抢中国土地最多的,是沙俄;
杀中国人民最多的,是日本;
把中国财富放血最多的,是大英。
可你看今天的舆论场,对俄国、日本恨之入骨的不知道有多少,你见过几个对大英恨之入骨的?
甚至现在还有一种舆论,说大英对中国的侵略,是“帮助中国走向现代化,是对中国人民有好处的的”。
如此颠倒黑白的政治手腕,谁人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