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佩戴的耳机需要具备哪些特性,有哪些防水、防汗且佩戴稳固的耳机推荐?
作为一名用过不下30款耳机、有着10年+运动经验的骑友,不少人都问过我运动耳机该怎么选个问题。
防水、防汗且佩戴稳固这条现今大部分运动耳机都具备的特征,所以在这里我系统地梳理分享下运动耳机需要具备的所有特征。
太长不看党请直接跳转至文末汇总内容★★★
安全
对周围环境的感知
参与交通时耳朵是除了眼睛外最重要的感知器官,耳朵发挥着感知视觉盲区附近高速移动物体位置(听声辨位)的重要作用。在非封闭道路上骑行或跑步行走时,如果无法感知两侧及后方高速驶来的车辆物体时将是非常危险的。
注:听声辨位的原理主要包括双耳效应和耳廓效应。双耳效应:是指通过两耳接收到的声音在时间差、声级差、相位差和音色差来判断声音的方向和位置。耳廓效应:是由于耳廓的形状和反射作用,对声音进行反射和聚集,形成重复声,帮助判断声音的方向。
耳机线被挂住&割伤风险
骑行时佩戴入耳式耳机受到颠簸和运动的影响很容易导致耳机掉落卷入车轮导致摔车,且由于耳机线纤细且具有一定强度,使用有线耳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耳机线存在可能会割伤人体的风险。
登山时使用有线耳机,存在耳机线被石头树木挂住引发跌倒及割伤人体的风险。
综上:出于安全考量,在非封闭道路上骑行、跑步行走或登山穿越时不应使用有线耳机,应使用蓝牙开放式或骨传导耳机。
病患&舒适性
长时间佩戴耳机听音乐会对听神经造成持续刺激,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听力受损。
长时间佩戴入耳式耳机:
1.会导致耳廓、外耳道皮肤受到反复的摩擦与刺激,进而容易导致外耳道炎症与感染,严重时可能会出现瘙痒肿痛的症状。
2.外耳的通道口被耳机紧紧的塞住,几乎处于封闭状态,高音量的音频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传递到很薄的耳膜上,没有一点缓冲,人体听神经被刺激的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长期如此容易导致神经衰弱,继而引起头晕、脑胀、焦躁不安、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头戴式耳机与之类似)
3.外耳道几乎处于封闭状态容易滋生细菌,会增加引发炎症、感染、过敏的几率。(头戴式耳机与之类似)
综上:
如图由于骨传导及开放式耳机(相当于在耳朵附近的小喇叭)采用不入耳设计,不易引起耳部不适感及神经衰弱(不堵塞耳廓及外耳道的原因),相对更适合长时间佩戴。
另:开放式耳机及骨传导耳机与人体接触区域多采用亲肤硅胶材质,能带来更舒适的佩戴体验。
入耳式及头戴式耳机由于更容易导致耳部产生炎症过敏及神经衰弱,不适合长期佩戴。
注:没有不损听力的耳机,不同种类的耳机只是损害程度不同,所以尽量减少佩戴耳机的时长。
防尘防水
防尘方面就不多说了,主要说说防水。
6级及以下防水等级,耳机不能浸泡在水里。7级及以上可以一定程度的入水浸泡
大部分蓝牙开放式耳机能做到4-5级防水,基本不用担心出汗和下小雨导致耳机损坏,但耐受不了耳机落水及长时间大雨冲刷。
另:需要注意的是开放式蓝牙耳机防水等级够只能保障耳机在一般出汗和下小雨情况下不损坏,不代表遇到雨水汗水时不影响操作。(具体情况见下文实体按键方面解析)
大部分骨传导耳机能做到7-8级防水,顶级产品能做到9级防水。7级以上防水基本就是全天候防水且可以戴着耳机游泳了。
7级防水:水面短时游泳(大概能满足半小时左右)
8级防水:可以稍微潜下水(下限1米水深半小时左右,一般不会标注上限,尽量不要超过其下限)
9级防水:最高可以潜入10米水深半小时,但建议不要潜入6米以下。(半小时左右,一般不会标注上限,尽量不要超过其下限)
达到9级防水可以戴着耳机冲热水澡,7-8级可以戴着耳机冲凉水澡。
没有标注防水等级及3级以下防水的耳机(多为头戴式耳机及入耳式耳机)尽量不要在出汗和下雨情形下使用。
佩戴稳固性
运动时基于耳机掉落位移都很影响音乐体验;耳机掉落&拾取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耳机掉落后遭碾压损坏&遗失会造成经济损失的原因,选择一款佩戴稳固的耳机是很有必要的。
风噪&水下音效
高速运动时高速流动的空气在遇到大转折截面的时候,吸附能力不足以让空气快速填补,会导致在大转折截面就形成较大的涡流(空气漩涡乱流)噪音,既风噪。
由于耳部及外耳道附近截面转折较大,人体在高速运动时流经耳部的空气会产生很大风噪。
人体高速运动时佩戴:
头戴式及入耳式耳机能紧密地覆盖耳部大转折面(耳部整体&外耳道),相对产生的风噪声较少。
普通开放式耳机不能紧密地覆盖耳部大转折面,普通骨传导耳机不覆盖耳部大转折面,相对产生的风噪声较大。
采用流线型及较大机体的开放式耳机及采用流线型+覆盖耳道设计的骨传导耳机能减少部分风噪声。
水下专属音效通过优化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效果,提供更好的音乐体验,使用户在游泳时能够享受清晰、饱满的音乐,提升运动乐趣。相反,缺乏这种水下音效的游泳耳机可能导致音质严重失真,甚至难以听清。
操控性
耳机采用虚拟按键(触摸按键):受雨水汗水影响容易导致乱点乱跳&无法正常操控(触摸按键遇水失灵),北方冬季佩戴手套不易操控耳机、游泳潜水无法正常操控耳机。
反之采用实体按键则没有以上困扰。(骨传导、挂脖、头戴式耳机一般采用实体按键,其余种类耳机多采用虚拟按键或没有按键)
独立播放
参与户外运动不便携带手机(如游泳),不想携带手机(嫌累赘&比赛)时,遇到没有手机信号、手机电量告、急也是常事,甚至手机故障丢失也有几率发生,遇到以上情况就基本无法听音乐了,因此具有独立播放功能(MP3 功能)是专业运动耳机的一大硬性指标之一。
部分骨传导、挂脖、头戴式、蓝牙开放式耳机具有独立播放功能。
续航
现今大部分无线耳机都能做到8小时及以上连续播放续航,基本都能满足白天运动听音乐的需求。
体积重量
提及重量方面除了头戴式耳机体积大重量重外的其他品种耳机都既轻还小巧,头戴式耳机便携性方面相对其他品类耳机较差。
同价位音质
普遍表现:头戴≥入耳>半入耳>开放式
头戴式耳机通常能提供更为沉浸式的音乐体验,其音质表现通常较为出色,能够提供更为宽广的音场和更为平衡的生意。
而入耳式耳机在低音表现上更为突出,但在高音和音质清晰度方面可能会稍逊头戴式耳机一筹。
由于半入耳式耳机没有深入耳道,外界噪音容易侵入,音质表现略逊入耳式耳机一筹。
由于使用开放式耳机耳道开放,会导致更多的声音流失在外界,因此音质普遍弱于入耳式耳机。
声音通过颅骨传输至内耳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失、加之其采用开放式的设计、加之相关技术尚有可提升空间,使得骨传导耳机音质通常不如传统耳机。
蓝牙版本等级及通话降噪与运动关系不大,这里就不赘述了
★★★小节★★★
如图:
▲有线入耳式、挂脖式、无线入耳式、有线头戴式、无线头戴式耳机、有线耳挂式(入耳式)虽然音质好,但只适合在封闭区域内进行短时低强度的运动。
▲无线开放式耳机音质中等,佩戴此耳机适宜在温度适宜无长时间降雨降雪的天气下,进行长时间低中强度的运动,尽量不要参与水上运动。(有线开放式耳机与类似,只是耳机线存在一定风险)
耳夹开放式耳机音质中等偏下、外观更像小巧精致的配饰,适宜佩戴情形与上条适用情形基本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耳朵小的人佩戴这种耳机,运动时耳后头皮容易与耳机触摸按键发生干涉引发误操作。
▲挂耳式骨传导式耳机在音质提升上还有很大空间,中低端的这种耳机基本都是能独立播放的全天候运动耳机,无论雨雪低温、严寒天气,人迹罕至的高山、甚至乃至水下都可以正常地操作聆听音乐。
如果你想更多体验上山下海的乐趣,挂耳式骨传导耳机是个不错的选择。
耳夹式骨传导耳机除了部分型号耐浸泡、相对最不容易引发神经衰弱外,属性基本与耳夹开放式耳机大同小异。
@知乎运动 @知乎数码
运动耳机推荐看这条就好,以下都是我用过且觉得好用的运动耳机:
有哪些兼具功能和实用性脱颖而出的数码好物?嗨~我是洒家大宽,一个骑行10年+,喜欢在美好生活中探寻生命意义的骑者
关注 @洒家大宽,一同感受生活的真实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