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常说游戏玩得越多越认可米哈游?
游戏领域的舆论上差不多就是十几二十年前的鉴证(当时还没有鉴证这个概念)对于美国的舆论,将一切极其美好的刻板印象施加在一个标签上,乃至于这些个刻板印象彼此相互矛盾。
我眼中唯二两部“封神”的游戏一部是cod4(甚至不是现代战争系列,很多人会把468放在一块说)一部是战地3,cod4出版于2007年,两年前的200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出了不少纪念作品,有些作品直接把“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60周年”写在登入界面。在那个风轻云淡的时节,关于二战的舆论仍然是统一且连续的,而游戏,也只是在忠诚地带有一定或许多感情色彩地记录下发布者以为当时发生的事情。
07年出版的cod4则完全剑走偏锋,将目光投向了现代战争。帝国的海军陆战队从登陆舰出发,直升机秋风扫落叶地清除火力点,配合M1A2开展立体突击。它不仅是一部游戏,还是帝国的文化产业丢下曾经的荣光,放眼新世纪的标志之一。11年的战地3,更是无限放大了这一标志,起飞的大黄蜂,绕舰一圈,庞大的航母战斗群,接连的战斧。游戏不过是忠诚地记录可能或已经发生的事情,这种虚拟的记录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这就是几十年前的帝国,无上荣光,无比强大,无限恐惧。
嘛现在这些都是电子墓碑了,乐。
当游戏折射了现实,将现实中你难以感知却处处存在的白光偏折为七彩虹光,你会真的发现游戏这种电子娱乐产品的魅力与可怕。度过了这段怎么想用木头快艇炸航母的岁月,往昔依旧如彩虹般绚烂,尤其当你知道那点白光已远不如当初而我们甚至更进一步的时候,艺术品带来的恐惧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纯粹的艺术的美丽,让你可以肆无忌惮地端详指点,时不时发出一声装模作样的哀叹:
剩下的那些没有这一层浓厚而复杂的现实意味的游戏,在你眼中不过是些泛泛之辈,无论多么繁多的奖项多么盛大的颂歌多么狂热的拥趸,比起当年,只不过是蚍蜉撼大树。有些泛泛之辈一步步地又被赋予了浓厚纯粹的现实意味,反而脱颖而出。
对游戏的滤镜没有高低贵贱,只不过我的滤镜里的滤光片,包含的意义太多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