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暴力的影视作品是否会误导青少年?如果是,影响有多大?

发布时间:
2024-10-13 23:21
阅读量:
8

其实旧社会说书的、唱戏的都有个默认的行规就是劝人向善,不会搞那种有暴力负面引导的作品。就算走下三路的,淫妇偷汉子之类的,也要给个悲惨的下场。当然了,时代不同道德观发生改变,当时没问题的作品到现在道德观下有问题,那是另外一回事。


文艺作品对人三观的塑造肯定是有相当程度影响的,我们不认同父辈的很多看法,受文艺作品的影响肯定是有相当一部分占比的。比如不少女性反感走夜路别穿太暴露之类的安全建议,那是她们自己想出来的吗?自媒体的洗脑功不可没。在自媒体出现之前,这部分的三观塑造,主要来源还是文艺作品。


尤其青少年年纪小还不很了解什么叫后果,看一些宣扬暴力的影视作品,试图模仿暴力情节,肯定有的,这是没法否认的现状。人群基数那么大,不可能没有分不清影视作品和现实的人,这种人知乎上就多得是。所以你说会不会误导,那肯定会。但是,这个比例有多大,做成的影响范围有多大,这个没有一个切实的统计就很难下结论。


在我初中时,那会说素质教育,学校让写调查报告,我写的什么已经记不清了,但是我当时明恋的女同学,写的是青少年犯罪率上升比例,嗯,因为她爸是警察。当时《古惑仔》系列电影,以录像厅流传的方式在内地流行,在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因素中必然是有影响的,毕竟那会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组洪兴帮的孩子。你说《古惑仔》系列对当时青少年的犯罪率能没影响吗?


但客观地看,把当时青少年犯罪率全部怪罪于影视作品的误导,那必然是甩锅。当时的社会问题不可能只有这一个因素决定。下岗潮导致的家庭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其实如果充满暴力的影视作品特别流行,必然是戳中当时的人群的一种心理,影视作品放大了这类心理的影响。原先没零花钱只能捡破烂卖,或者挑落单的小孩抢劫,看了影视作品以后,直接组帮派系统性的敲诈勒索抢劫。


所以把社会问题全部归罪与影视作品或者其他诸如电子游戏之类的文艺作品上,那必然是夸大和恶意甩锅。但你说这类影视作品或者文艺作品没有在其中推波助澜在一定程度上误导青少年,那也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