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几年欧洲女足和中国女足形成了断崖式的领先优势?
去年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1:6“惜败”给英格兰女足后,王霜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本身在国外,他们的男足联赛水平很高,只要他们愿意去投入女足联赛。我觉得英格兰女足的进步速度得益于英超。”
女足的发展,核心当然是男女平权和薪资。在做到这两点的基础上,女足投射的东西跟男足没有本质区别,就是男足的工业体系+职业化程度+社区氛围+医疗科技的发展,
这些都是欧洲女足的强项,
而像中国女足这样本身靠田忌赛马高薪和编制勉强度日利却无群众基础的队伍,迟早是会被时代抛弃的。
我是觉得,
无论男女足,在宣传方向上,并不在乎运动的普及、足球的快乐、参与度的重要性,反而一天到晚在军训、集训、跑圈、腹肌、意志品质、精气神这些词上做文章,
这是不可取的。
作为一个对照组,以王霜提到的英格兰足球为例,在2011年出台了新的青训大纲之后,女足英超赛事成立,女足开始挂钩男子俱乐部的青训体系,并由英足总牵头帮助英女超拉赞助,最终吸引到了巴克莱银行以每年3000万英镑的价格冠名英女超,并由天空体育负责转播。
基层上,
不仅仅有对标英超的女英超,很多处于第九级别的社区队同样有女足,这个基于男足发展之上的足球普及度实在是过于惊人。
在公园里,
到处可以看到男孩子和女孩子在一起踢球,也可以看到很多女孩子从小就组队踢比赛。
同时,
在2022女足欧洲杯上,女足的商业权首次独立出售,这就使得女足发展的资金更有保障,而且消费市场会更为精准,这就更能吸引到本身面向女性的赞助商。
又因为票子不算特别贵,所以能够吸引到大量轻度观众,如2022的女足欧洲杯决赛,新温布利大球场一共吸引了87192名观众进场,创下了历史记录。
在欧洲,女足已经成为了女子运动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2018年6月,欧足联举行了“We Play Strong”的女足主题宣传活动,连同席卷全球的METOO和LGBT等平权运动,提升女足在欧洲整体的影响力,由于为女足赋予了更多彰显个性、表达诉求和寻求性别平等的元素,
进而吸引更多女性参与和关注女足运动。
这些,
是基层毫无参与感、女足总杯决赛0观众的中国女足环境可以碰瓷的吗?
中国女足由成绩的领先到体系上的落后,也是另一种足球公平性的体现:
谁在真正发展女足,
谁又是想通过女足来玩儿差异化竞争。
一段时间之后,自有分晓。
也亏得亚洲是个女权洼地,中国女足仍能稳住亚洲前五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