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是谁发明的,中国独有么?
虽然不政治正确,但我想为物业说句公道话。
我们畸形的物业矛盾,历史根源在于,z 偷懒。一边把居民楼小区化,一边却丢下小区不管。
直接原因是:公共品强行搞市场化。
小时候(房产商品化前),居住楼和街道都是犬牙交错,互通互融,从没有小区这说法,更没围墙这东西。楼道清扫,街道清扫,楼下的绿化带=街道绿化带,就是zf派环卫负责,甚至除四害宣讲,发放老鼠药,全都包,居民不花一分钱。这也是大部分人没有交物业费的习惯来源。后来,为了方便管理,zf把居民楼全都被围起来了。随着商品房市场化,物业市场化也就水到渠成。从此,物业进场,收物业费,美其名曰是基层民主,市场化。
但,居住环境,应该属于公共品,不应该市场化。公共品靠市场化,就只能越搞越烂。插一句,什么是公共品?公共品举例就是诸如国防,jc,教育,交通,通信,电力,基础建设等等,前期投入巨大,而且必须要求覆盖面100%,受益是所有普通人,如果作为项目来看,建设方是不赚什么钱的。如果市场化,就会因为这个地区有钱那个地区少钱而供给不均,或者因为部分人的利益而推行不下去。试想,如果国防搞市场化,西部地区没钱,反而是国防建设最薄弱的,或者某个山头有军阀,就因为他们阻挠,军队就不管?怎么可能! 教育也是,如果市场化,地方来管,那么普通话就普及不了,更别说参差不齐的教育水平了,大家全在讲方言。
回到小区的管理,就应当属于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应该是公共品。
凡事保质量的公共品,就应是非盈利性。搞市场化,只有两种结果,一是不赚钱也不干活,摆烂,二是要赚钱要干活,但只能通过灰色收入。
一方面,zf小区化居民楼,实质就是提高网格化管理效率,出事就马上定位,对应街道出马,把事情控制在小区内,对外部公共环境(道路,商铺等)的影响压到最低。试想一些小型犯罪偷窃什么的,小区很好隔离了大部分逃跑路线,对道路,对沿街影响几乎就为零。说难听点,今时今日,隔壁小区即使出来人命案,可能人都抓好了,旁边小区都不一定知道。
但另一方面,日常维护管理上,就甩手掌柜,因为钱少事多。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问题根源。
为什么市场化物业管不好?
首先,物业没有任何执法权。
乱停车,物业是无法替业主挪车拖车的。就算停在你家门口都不行。
一楼违规占用地面绿化带,搞小花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业难道能开车把他铲了?你要是举报违章建筑,哈哈,那基本是劝说,反正他这个也不是拆承重墙,安全是没问题的,复原也是不可能的。
你说报J,对于小事,不引起大范围问题的事,基层很多时候都是和稀泥,如果报J有用,为什么存在震楼器这种商品?
其次,业主是一个个个体,说好听点是基层民主,说难听就是一盘散沙,人人自私自利。这导致了意见无法统一,无法推进任何事,也许这才是制度设计的本意。
譬如,老小区,停车位紧张,物业业委会提议把部分绿化面积改造成停车位,大部分人同意,但要改造区域附近楼的业主就会反对,说当时我买的就是看中这里绿化好,不能改,改了就属于违法。最终计划流产,大家还是没有足够位置停车。
又如,垃圾房增设,垃圾分类后,需要更多不同种类的垃圾箱,原垃圾房面积不足,物业业委会提议增设。好了,增设附近楼栋业主必然反对,然后好笑的是,老垃圾房附近楼栋业主就说,他们这么多年也没说啥,还在业主群和前者互喷。反正最后也是不了了之,每当垃圾房的桶满了,就乱堆在上面,散落一地。
又如,小区内水道清理,业委会雇人清,又有几个闲的d疼的业主说请人的钱没公示。业委会说成立时公示过细则,2000元内就不用公示了。业委的成员说,他们平时也要上班,干业委就是兼职服务一下大众,定这个规定以前业委会也有,算是平衡了公平和效率。说实话2000在上海够干点啥。但那几个d疼业主就不依不饶,说就算几百也要公示,上一个业委会存在私吞,不能忍云云。然后那个业委成员就说他不干了,做事没人赞,还要加码做表格公示。我说实话,如果你都认定业委会就是坏人,2000可以贪,那几百也可以贪。那就别投选业委会得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选了别人难道还想别人自己掏钱做业委的事?
反正,业主群天天就有一班闲人业主,仿佛不用上班,天天说这个物业没做好,那个业委会没follow。翻来覆去我只看到五个字:不交物业费。
天天想着不交物业费,天天想着降低物业费,还指望能找到什么好物业来?小区越来越老,物业越换越差,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本应是公共品,应该zf提供。市场化物业既做不好,也没权做好。
我真想说,累了,毁灭吧。但凡zf管,他们p都不敢放。
然后,谈谈为啥物业要搞灰色收入。这里的灰色收入,指的是一些没经过业主同意,但物业通过控制小区进入权而获得的利益,不至于是违法行为。举例如:小区外来车辆收停车费,门禁上的广告,快递柜进场的选择等等,这些基本上会进物业口袋,不会和业主分成。为啥搞这些,是因为,除了新房开发商自营的物业,大部分老小区普遍存在欠缴漏交拒交物业费的情况。很多业主一边指责物业搞灰色,但试问他们按时物业了吗?至少我们小区不是的。所以,来招标的物业,明明知道物业费收不全,难道他们来做慈善?他们能活下来,就是依靠灰色收入。物业人员,保安的工资是按月发的,而业主物业费很多是年末才交本年度,更不用说那些从来不交物业费的二房东。物业不搞灰色,就经济意义上不能存活。
其实,第一批商品房楼龄已经不小了,房屋维修基金不够或者空转的问题已经陆陆续续出现在新闻中,在越来越多的实质性弃管(无作为物业)小区的现实下,小区的电梯维修,更换,消防,供水二次污染,日常水池水泵的清洁维护,根本难以为继。如果zf不管,那么结果就是,任何小区的结局都是九龙城寨化。因为有点钱的人会卖房搬走,年轻人不会接盘买。居民必然老龄化(老人不搬走)和流氓化(底层人员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