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哪些事情,真的会“折寿”?
喝冰水、喝冷水、喝碳酸饮料的人,全不符合养生之道
另外还有乱喝水出现的问题。
小时候在农村待过,农村的那些大牲口工作一天以后怎么饮水呢?因为井水打上来以后很凉,农民就抓一把干草,撒在马槽上漂着,当时我不理解为什么,后来发现马工作一天,出一身汗很累、很热,它急于喝水,但撒完干草后,要喝水它就得抬起头喷一下,用鼻子把草喷出去。这叫什么?“有节”。这样喝水,第二天牲口不会得病。相反,如果任由它喝拔凉拔凉的井水,第二天就会“炸了肺”,就会病倒。
连农民都懂得这么饮牲口,可我们看看现在的电视广告,一群小伙子在打篮球,出了一身热汗,然后一辆冷藏车打开,人们把冒着凉气的冷饮抬下来,咕嘟咕嘟地喝下去。农民都明白的道理,做广告的人却不明白。
现在很多孩子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其实就是这么没有节奏、没有节制喝出来的。
《黄帝内经》里有一句话叫“形寒饮冷则伤肺”,意思是说你的身体受凉了,还总喝冷饮,这个冷饮喝到胃里后,得靠你的胃,靠你的热乎气儿,把冷饮温到跟人的体温36.5℃一样,这就需要消耗你的能量,日积月累,胃当然会受不了。肺胃相关,所以时间长了,肺也受不了。
平时饮水,渴了再喝,喝的时候一定要喝热水,而且每次喝三口,三“口”加起来叫什么?“有品”。不是这么喝的人,喝冰水、喝冷水、喝碳酸饮料的人,全不符合养生之道。
在古代,中国人把热水称为汤,泡温泉叫“泡汤”。中国古代有一部经典著作叫《汤液经法》,这里的汤,指的是用开水煮药。所以,喝开水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
那么能不能喝冰水呢?我的答案是能。应该什么时候喝冰水呢?冬天。为什么?其实答案很简单,道法自然,因为冬天有冰。北方一些地方,包括北京,到冬天老百姓都会吃一些冻柿子、冻梨、冻海棠果,这是一个习俗。
冬天的时候,人体的气血是潜伏闭藏的,这时候体表是冷的,但胃肠是热的。所以,冬天吃进补的东西最容易被吸收消化。相反,夏天人的气血在体表发散了,这时候胃肠是冷的,人到夏天的时候消化功能是最差的,所以人们有“苦夏”之说。
到了夏天,自然界没有冰。但现在科技发达了,人能在夏天造出冰了,所以有些人会在夏天吃冰。吃的结果是什么呢?很多人把胃肠吃坏了,开始你身体有反应,会上吐下泻;然后慢慢会失去知觉,麻木以后,你不吐也不泻了,就把那些阴寒的东西吸收到体内,目前貌似没有病,但其实隐藏着更大的疾病。
很多中国人到美国待两年到三年之后,就开始得花粉症,不停地流稀鼻涕、打喷嚏,甚至有些人会得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为什么?不是美国的花跟中国的不一样,而是你喝热水、喝开水的习惯变了。到美国,你找不着开水。你要说找开水,人家还觉得你很奇怪。在美国的餐馆,你往那儿一坐,服务生就会先端出一杯冰水放在你面前,然后问你点什么菜。
到底是冰水解渴还是开水解渴?民国的时候,人们把冬天河里结的冰存在房山的一些山洞里,到夏天运到城里卖。他们渴了,会敲开街坊家的门讨碗热水喝。车上不是有冰嘛,嚼块冰不就完了?事实上他知道,那个冰不解渴。等他喝完热水后,会回赠街坊一块冰。
大家应该记住一句话,叫“生津止渴”。真正能解渴的是你的体液,而喝的水不可能一下子转化为体液。那么,是用热乎乎的胃把这个冰先转化成零度的水再提高到36℃这个过程快,还是你喝一口热水让它很快消化吸收变成你的体液这个过程快?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也证明,生津止渴,喝热水、热茶远远要比那个冰来得快。现在人把奶油或糖这种高能量的东西掺到冰里,会让人越吃越渴。你可以不相信中医,但要相信实践。你自己去试一试。所以我们说“食饮有节”,要看是什么季节,要看你是什么身体,然后再决定什么时候吃冰,平时喝什么温度的水。
福生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