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际摄影大师斯蒂芬·肖尔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讲座中因抗议观众看手机而中途离席?
听了第一个学生问的问题,我都想离开了,何况斯蒂芬·肖尔。
我给你们复述一下第一个学生问的问题:
“呃,就现在这个摄影的发展,好像就是已经到了有一点实验艺术的感觉,就是就是,您好像就是拓展了一些边界什么的,但是我感觉现在就有的时候,就像什么,呃,杉本博司这种,嗯,就他们有的时候把摄影弄的更加的,就是非这个摄影拍摄的东西,而是聚焦在摄影内部,就是您怎么看待这种艺术。
而且您觉得就是只为了这个,拓展摄影的边界,有没有意义。
呃,而且我还有一个这个请求,就是您也在这个北京玩,不也拍了一些照片什么。就是我想知道一下您是怎么用手机,就是拍照什么的。就是您好像用大画幅好像,对,而且我想看一下,您就是就是怎么拍照什么。您能不能就现场演示一下。“
几百字的问题,其实说了三件事:
1、如何看待以杉本博司为代表的摄影艺术。
2、拓展摄影边界有没有意义。
3、您能不能现场演示一下怎么拍照的。
提问者特别像没有问题硬是挤出问题,仿佛提问能加学分一样,最后更是滑稽的要求肖尔现场演示下怎么拍照的。
说下杉本博司,日本著名摄影师,他被誉为观念摄影的第一人。作品风格大概是这样:
不管肖尔本人对杉本博司的作品怎么看,都不适合在公开场合大发评价。
这就好比你在张艺谋面前问,您怎么看陈凯歌导演的作品风格?
肖尔果然婉拒了这些要求,包括让他现场演示。因为这些问题本身就显得很不尊重人。
不知道央美的提问者是不是了解肖尔的艺术,从表达来看,基本只知道肖尔是用大画幅拍摄作品。动不动就扯摄影的边界什么的,压根没有自己真正的思考。关注看似宏大的话题,缺乏细腻的生活洞察,提不出什么有思考性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更是离谱。
“两位老师好,是这样,我是中秋节的时候听了江老师的直播,在三影堂的直播之后,包括今天,听完肖尔老师现场的演讲之后,有一个观点想求证,就是我在肖尔老师的照片里,感受到非常强烈的一种观,这个观,我不知道翻译老师怎么翻更好哈,那个观你可以说是观察,可以说是观念,甚至就是那种嗯,东方智慧也好,或者是什么里面的那个观,对,我能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我感受到您的照片就像一面镜子,然后照见了这个世界,我不知道您的摄影观念是否是这样,想通过用摄影来提示我们当代人,去观照到这个世界,看见这个世界,包括看见自己的内心。“
我严重怀疑这个提问的女生自己压根不知道自己提出的新概念到底是什么。
和第一个提问者一样的毛病,只是更多了一些炫耀的成分,好像再表达,你看,我思考得是不是很好,有自己的想法。
整个问题听下来,只有一个感觉——如听。
观到底是什么,肖尔自己悟去吧。
两个提问者都有着表达欲旺盛,但是表达不出任何实质内容的毛病。
我就想问问,你是肖尔,什么心理感受。
肖尔本人非常强调专注力,强调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去体验,而不是脑补一些不知所云的概念。
肖尔写过一本书——《照片的本质》,提问者应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