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觉得末位淘汰制是否是一种有效的员工管理方式?
理论推演上感觉有效,但是实际应用场景极其有限,预判5-10年后这一制度基本就脱离中国企业管理主流视野了。
首先,提出这一理论的通用公司早已于2015年,就放弃了这一考核模式。
这一制度是杰克韦尔奇提出的,在通用历史上预计运行了30~35年左右。
中国大概在90年代引入,考虑企业发展周期和社会观念演变,估计最多还有5~10年的流行期,也会被废弃掉。
90年代,中国企业学习西方管理文化,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形式大好,实行市场经济获得初步成功。
此时市场化极大冲击了国内市场,国企第一波下岗潮也在这个时候,中国人民正从习惯国家计划经济,统一吃大锅饭,朝着参与市场竞争,为自己奋斗转变的特殊时期。
其时,末位淘汰制这一理念极大的激活了员工之间的竞争性,促使一部分人快速转变理念,适应时代及市场变化,跳出原有的舒适区。
这一制度「恰逢其时」,极大地激发了劳动人民的能力潜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
当时,国内的海尔、华为等明星企业都是这一制度的试用者,这些企业的飞速成功又使国内媒体、学者把一部分精力聚焦在了管理理念的变革上。
可以说,大众熟悉的海尔的赛马机制、华为的以奋斗者为本,其实都是末位淘汰制理念的变种。
随着这些企业的巨大成功,以及后续房产、互联网大厂的跟进学习、传播,让这一制度得以广泛传播,也逐渐受到中小企业的效仿。
当时在通用,也没有这么赤裸裸地叫末位淘汰,而是称之为「员工活力曲线」。
但是,从本质上,这些管理思想,在底层理念上是一致的。
核心逻辑有两点:
1、人与人是有区别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天然会存在惰性,看谁能控制自己的惰性;
2、每个人都有非常大的潜力,人的成长需要通过不断踢出舒适区,通过迎接挑战和变化,来获得自我成长。
应该说,这个理论逻辑也挺合理,但是应用到企业管理,有一个最大的缺陷:
当一个人和自己比的时候,不断的离开舒适区,个体能得到成长。
但放大为一个人和其他的个体去比较,牵扯的因素就太多了,且不可控了。
起点不同、面对挑战不同、个体差异不同、离开舒适区的应变速度不同、进步程度不同……诸如此类因素,都会导致相互比较失去了本来应有的意义。
所以,这种理论想得到有效应用,前提条件就很苛刻。
1、起点要公平,比较的人员之间不易受起点影响。比如说不用受新、老员工的差异影响。
2、岗位是个人业绩条件容易认定,不需要多方协调的。
前者很好理解,而后者也是题目中诟病的问题。
末位淘汰必然会导致团队竞争加剧,缺乏信任和有效协同。
3、要比较的人员之间不能绝对业绩差距太大。
比如,同样做销售的团队,一个主卖给散客,单对单服务,一个主卖给企业大客户,以批发为主,必然不合适。
大部分情况下,结果必然是大客类销售的业绩达成量更大,逐步淘汰和侵蚀掉C端销售。
综上,末位淘汰制在中国的盛行,除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效应,也和中国当时的政治、市场特殊背景相关。
在可预见的未来,一定会被更人性、更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所取代。
其实,即使在当下,末位淘汰制也不可怕。
发展迅速、后备人员充足、个体业绩具有可比性的企业与岗位依然可以灵活应用。
可怕的是,很多企业借这个制度唱歪了经。
正如德鲁克大师所言:「只要我们的经理人一天不放弃将绩效评估用于控制员工,绩效管理就注定不会成功。」
这句话,等大多数管理者能听进去了,能学会了,职场环境就不会这么恶劣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