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国家工信部推广分辨率≤65nm、套刻≤8nm 的国产光刻机?

发布时间:
2024-09-16 21:23
阅读量:
8

淡定吧,这才哪到哪……

之前因为知乎某些恨国党嘴实在太硬,我已经被逼无奈当了很多次“沸腾党”。

所以之前我不止一次说过,国产DUV已经在线上跑了,良率也逐渐爬坡。

包括上微、华为等在内的国内一众企业,都已经投身EUV相关技术研发,很多工作跟DUV是并行的。

只不过因为光刻机太敏感,半导体产业链整体又很低调,很多消息在战争迷雾下没公开而已。

华为芯片事件后,光刻机进展不说了。Sora出来后,人工智能也不说了,咋回事?

现在既然官宣了,那我就再重复一遍基本的道理:

光刻机虽然难,但说到底也只是人类制造的技术设备。

在大方向和基础原理已经明确的前提下, 具体的Know How工作很大程度上是迭代和试错。

如果是正常的商业环境和产业研发逻辑,很多工作需要慢慢试一步一步做,耗费的时间自然会比较长。

但在涉及生死存亡的需求催动下,在下游庞大市场的喂养下,如果有必要,很多工作完全可以饱和式推进,技术迭代速度比某些壬预想的快的多。

更具体的说,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领域进展速度更快一些。

因为顶尖半导体材料虽然有很高的技术要求,但究其本质还是不同纯度不同配比来回测试。

所以半导体材料这块,今天弄个配方发现不行,最快甚至隔几天就能再试试新的,迭代速度非常快。

设备这边因为需要各种调试,需要整条产线协同,调整起来没有那么快。

但还是那句话,如果有必要,很多工作完全可以饱和式推进加速迭代。

如果某些人还要杠,那我用最简单直白谁都能听懂的话,把道理说清楚:

以前海外巨头的半导体设备要考虑商业利益,在并不明确技术路线的情况下,可能只是固定几条甚至一条线反复测试反复迭代,用时间慢慢磨。

如果我们这边真的有极度迫切的技术突破需求,在技术基础原理已知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同时上N条线持续迭代,这效率能是一回事么?

只是考虑到半导体制造毕竟是极其烧钱的重资产,我们整体计划也要审慎,综合考虑国产替代后的降本和利润空间,同时适当照顾商业循环和人才储备,投入规模未必需要如此夸张罢了……


自从美国制裁以来,一些最基本最朴素的道理,我在知乎一遍遍地说:

美国丧心病狂的实体清单,短期内确实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了不小打击,但长期看却为国产替代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市场空间。
短期内华为乃至所有相关企业面临的打击,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但我们不仅要关注现状,更要关注现状背后的发展趋势。
只要我们不被“速胜论”和“亡国论”蒙蔽双眼,只要不被短期困难压垮意志,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尤其是AI计算卡领域,前阵子我跟一些业内人士聊过,对方的言辞极其辛辣直白:

国内芯片产业链,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正循环。
得益于老黄的贪婪和某国的傻X制裁,这俩条件真的是,少了一个都不行。
这可能是我司有史以来毛利率最高的业务,当年圣无线最辉煌的时候也从来没有这么高过……
整条产业链都被带动,连带着国内人才也培养起来了,XX院XX所原来就业多难,现在好太多了……
华为上半年销售收入 4175 亿元,同比增长 34.3%,每天净赚 3 亿元,如何评价这一业绩?

说真的,美国商务部一张A4纸废掉英伟达大半生态积累,将庞大国内市场白白送给国产半导体,这种时代机遇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对于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发展壮大,对于国内未来AI产业的立足根基,英伟达的贪婪和美帝国的傲慢属实是帮了大忙。


所以说,目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国内半导体产业链至关重要的市场循环已经广泛建立,全面崛起的势头已经无可逆转。

从长期来看,大陆半导体产业极可能复刻其他工业领域的产能爆发,以摧枯拉朽的态势在国内快速崛起,随后一步步席卷全球。

届时虽然“最先进制程”仍然不会便宜甚至比现在更贵,但当下的先进制程,到时候可能真的白菜价了……

从短期来看,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下半年Mate70搭载的新麒麟就可能让所有人看到设计和制造共同进步的突破性成果。

之前我在回答中提出,下半年Mate70系列综合性能可能回归行业第一梯队。

曝华为 Mate70 系列性能将重回第一梯队,如何评价此款手机?

当时评论区也不乏从业者出来唱反调,坚持认为“设备极限摆在那”、“功耗控制超不过8Gen1”、“差距还会继续拉大”。

实际上我当时写回答称堪比8Gen2已经是保守了,实际了解到的信息更乐观,只是连我这种“沸腾党”都不敢在知乎顶着逆风说而已。


最后,再多说几句。

就我个人观察,不论是高铁、显示面板、芯片设计、新能源汽车等民用领域还是超算、四代机、火星登陆等大国重器领域,产业前进速度往往比舆论甚至从业者认为的快一些。

以至于事后看,形成了一种比较诡异的现象:

短期内,往往是从业者的判断更为精准,表述更加务实;

但长期看,反而是乐观甚至“沸腾”的观点与发展趋势更加贴近;

就我个人猜测,原因可能在于:

当代社会分工复杂,高技术行业更是普遍有较长的产业链。

人类对已熟悉的主体认知相对准确,却容易对自己不熟悉的主体产生浪漫的想象。

再叠加国内整体偏向崇拜领先者的舆论氛围,就可能夸大了潜在的差距。

更关键的是,大多数从业者(尤其是数量占多数的基层从业者)对自己负责的部分往往有较为为深刻的认识,却未必了解行业的全貌,也未必对行业的宏观发展趋势有非常准确的认知。

再加上从业者接触的信息更多,对差距的认识更加深刻,甚至反而可能形成了“知见障”。


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否定专业人士的意见。

正相反,越是高技术领域,越是要充分尊重从业者,提高从业者待遇。

但若是只反对“沸腾”,放任“几十年也不一定能追上”等言论大肆流传,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反向沸腾”?

还是那句老话,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尊重事实、尊重科学、正视世界的复杂多元,始终心怀敬畏。

更重要的是,无论处在何等逆境,不要放弃希望,对未来长期发展多一份乐观,始终保持赶超的信心,个人认为可能是更合适的态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