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看到国家队举重运动员的围度比健身房一些人要小,但力量却大得多呢?

发布时间:
2024-09-14 10:48
阅读量:
8

大家好,我是吕小军。

哈,举重作为竞技运动,是按体重分级别。所以,本质上,举重冠军就是在同体重范围内,举的最重的人。举重运动员的力量当然会比同样围度的健身爱好者大很多。

具体分析其中原因的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训练模式不同

一般健身爱好者的增肌训练,会有较多的组数和容量,强调动作节奏控制,而且注重动作的离心阶段,因为离心收缩对肌肉的刺激更大。但举重运动员的训练完全不一样,不会有太大的容量,多用爆发力完成动作,并且尽量避免离心阶段。如果经常看我们的训练视频,就会发现我们举起重量以后都是直接往地上丢,不会有离心控制。田涛说过,自己练腿力只要7分钟。

做引体之类的也是用爆发力快速完成动作:

同时,对提升举重成绩没有帮助的项目,我们不会花多少时间去练,比如卧推之类的。我自己就不练卧推。

不同的训练模式带来的肌肉增长是不同的。肌肉的增长分为肌浆肥大和肌原纤维肥大。肌浆肥大能明显增大肌肉体积,但带来的力量增长并不大。而肌原纤维肥大能带来明显的力量增长,但对肌肉体积的影响不大。举重运动员要避免体重级别失控,因此他们采用的训练模式主要是刺激肌原纤维肥大。而健身爱好者的肌肉增长,很大部分是肌浆肥大。所以同样的肌肉围度下,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肯定要大的多。

二、神经募集效率不同

举重靠爆发力完成动作,这种动作模式在一般健身爱好者的训练里较少。举重运动员的神经募集效率自然要远高于普通人。即使肌肉力量差不多,举重运动员也必然能举起更大的重量。

三、举重是技术性很强的运动

举重并不是只靠蛮力,举重的技术性很强,需要相当出色的柔韧性和协调性。重心控制,动作节奏,发力结构,都对最终举起的重量影响很大。光是一个过顶支撑动作,绝大部分人的柔韧性就难以完成。

举重界有一些基础力量很强的运动员,举重成绩却不怎么理想,就是因为技术问题。腿力再好,发挥不出来也没用。

没进行过举重训练的人,不具备这些技术,最终表现出来的力量肯定不同。

四、选材

这个道理就很简单了。举重运动员从选材开始就和一般人拉开了差距。我最早就是在短跑方面展现出天赋,被体校发掘出来的。在身体比例,骨骼关节,运动神经,肌肉结构等等方面,举重运动员的天赋都是最适应这项运动的。而多年的训练和比赛,还要淘汰掉一大批出不了成绩的人,剩下的都是最强最顶尖的高手。这要是不能碾压一般人,那就没道理。

我是@吕小军,一个热爱举重的中国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