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联不解体,衰落的苏联是否会主动寻求中国结盟?
这问题还是对苏联历史不了解。
1982年,勃列日涅夫病逝之前,发表了塔什干讲话:
我们从来也不想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部生活。我们过去没有否认,现在也不否认中国存在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我们过去和现在从未以任何方式支持所谓“两个中国的概念”,过去完全承认、现在仍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岛的主权。
从苏联方面来说,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过任何威胁。我们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对中国提出任何领土要求,并准备在任何时候继续就现存的边界问题举行谈判,以便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我们还准备讨论关于在加强苏中边界地区的相互信任方面采取可能的措施的问题。
我们清楚地记得那个友谊,与同志般合作的纽带将苏联和人民中国联结在一起的时代。我们从不认为我们两国间的敌对和疏远状况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愿意在不带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就双方可以接受的,在互相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彼此事务和互利的基础上,当然是在不损害第三国利益的情况下改善苏中关系的措施达成协议。
之后在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宣布两国、两党关系实现正常化。
所以,如不出意外,双方一定会合作,但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国,不会采取与苏联结盟的政策。
ps:大家过于关注塔什干讲话了,却没有看到89年中苏正常化。我还是补充下,无论是塔什干讲话还是戈尔巴乔夫访华,单纯只是史实,我再加些史料。
1982年11月,勃列日涅夫去世。邓小平派黄华赴莫斯科吊唁,并就勃列日涅夫去世发表讲话,对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谈话”称勃列日涅夫为“苏联卓越的国务活动家”,说他的逝世“是苏联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损失”。并指出他逝世前不久,“曾在多次讲话中表示将致力于改善中苏关系”,中方对这些讲话表示“赞赏”。
从1982年10月起,李景贤和他的同事们跟随钱其琛副外长在北京、莫斯科两地间穿梭,就中苏关系正常化问题与苏方进行政治磋商,但其间数度波折。
1985年3月,年仅54岁的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书记一职。为了打破谈判僵局,小平同志于当年10月9日请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给他带口信,后来还通过传媒发表谈话,强调苏方如能在柬埔寨问题上迈出扎扎实实的一步,他愿破例到苏联任何地方同戈尔巴乔夫见面。随后,苏方在这一关键问题上逐渐表现出松动。
到了1988年秋天,戈尔巴乔夫出于内政外交的需要,终于决定迈出实质性一步,借此推动中苏关系正常化,实现与邓小平的会见。于是,历时6年,在莫斯科、北京两地举行过12轮的中苏政治磋商,终于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
很明显,双方都有意愿,但都有防备,真不真心,仇不仇恨,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