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叫外国人“老外”?

发布时间:
2024-09-12 15:55
阅读量:
9

“老外”是一个脱胎于中国文化的称呼。我们经常把同事称为"老刘"、"老张"、"老李";把同乡人称为“老乡”;有时为了拉近关系,我们还会把素不相识的人称为“老弟”、“老妹”等等。所以对于外国人,我们很自然地把他们称为“老外”。

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人们经常遇到需指代不来自本国的人的情况。提及国籍是描述外国人的一种常见方式,但各种语言里还有许多对外国人进行统称的术语,例如中文里的“老外”、英语里的“foreigner”和日语里称呼西方人的“qaijin”,即“外人”。但与中国不同的是, 在英语国家,为了不产生排外嫌疑,“foreigner”在日常称呼中往往被仅指明国籍的方式取代;而在日本,说“外人”的大都是孩童或学生, 大多数成年人出于礼貌一般不使用这一词语。相比之下,在中国,无论是成人孩子,大都会公开或私下称外国人为“老外”,到了习以为常的程度。

在中国历史上,有各种对外国人的称呼,其中相当一部分存留至今,显示了中国人对外国人不断变化的看法,以及亲近和疏远、尊重和蔑视的共存。早在汉朝,中国就开启了与中东以及其他东亚国家的外交往来。在繁荣的两汉、唐宋时期生活的汉人们鄙视外国人,称他们为番或夷,但轻视的态度并不妨碍统治者款待前来的外国人并分享文化习俗。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反映了时人持有丰厚财政资源的优越感。一直到近代,我们都以中华自居,往往保留着汉民族的优越感,所以不管是对外国人的称呼亦或是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上,中国人自身都带有一定的优越感。随着中国国力在明朝和清朝的衰落,中国长期遭受日本和西方家的侵扰,社会结构的变化打破了先前自居“天朝上国”的认知,中国人对这些侵略者的厌恶和愤恨便在对他们的指称中得到表达。一般说来,在鸦片战争之前,人们比较倾向于把西方人叫 成“洋鬼子”。随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又使得中国人将西方人同时称为“洋鬼子”,“鬼佬”或“洋大人”,而日本人则多被称为“倭寇”。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并寻求与国际社会接轨,人们开始使用更加平等中立的词语。例如“外国人”、“外宾”、“国际友人”等词汇在正式场合被人们使用。以“外宾”为例,由于当时能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大多是被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邀请至内地来的访客,中国人又是好客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客人待为上宾,因此,人们对外国访客就自然地尊称为“外宾”。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外国群体构成有了较大变化,覆盖了外国政客、商人、学者专家、记者、留学生等,“外宾”一词显然已远远不能涵盖这些身份各异的外国人。随着中国人与外国人交往的日益密切,在日常场合中,“老外”这个称谓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人口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词。“老,是前缀;外,即外国人。老外由‘老王’、‘老张’等演化而来的,是对外国人带诙谐意味的称呼。由于该词的适用面极广——可谓年龄不分、性别国别不限、身份高低一概不论——加上符合汉语称呼的构词习惯,因而‘老外’一词很快由城市青年的口头流行语成为老少皆宜、一致对‘老外’的社会通行语,进而又跃升为式书面语,常见于一些文艺作品和报刊书籍的标题或正文中。”1980年代初,这一词语由台湾地区引入中国大陆,并很快流行开来,在1984年被列入《现代汉语词典》。同时,这个词的延伸也被创造出来,例如“小老外”、“女老外”。

对于谁是老外,谁不是老外,没有一致的看法。绝大多数人认为白种人可以被称为老外,黑人也被大部分人认为是老外,而亚洲人,尤其东亚人被称为老外的可能性最小。一般的原则是,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在外表特征和性格习惯与本土中国人的差异越大,就越有可能被称为老外。也就是说,中国人判断老外的标准主要在于非中国的民族性,而不是具体的国籍。

用国籍指称的方式广泛用于东亚和南亚人,如韩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越南人和印度人这。大多数中国人可以根据非中国亚洲人的外表和语言,准确区分他们来自哪个国家。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这些群体和中国人有着文化接近性以及相似的价值观,例如,交往密切的历史、互相借鉴的语言体系、都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等等,而这其中集体主义是中国人和其他东亚人最明显的共同价值取向。它涉及到这样的社会:人们被整合到强大而有凝聚力的“内群体”或“外群体”中,内群体的人互相帮助保护以换取“忠诚”。中国人倾向于将与自己相似的人纳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而且被接纳者往往也在儒家文化圈的范围内。总而言之,与白种人和其他种族相比,亚洲人更接近中国人,并不算是真正的外国人或老外。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常被称为老外的外国人也会被根据国籍取绰号,例如日本人被称为“小日本”、“日本鬼子”。这些词汇听起来具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源于中日战争所造成的长远的抵触心理和愤怒情绪。中国的年轻一代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些战争,但通过研究这段历史和媒体对战争的宣传,仇恨的印记依然刻在他们的内心。类似的还有称呼韩国人为“棒子”、印度人为“阿三”。

一些被大多数人认定为“老外”的群体也被加以后缀为“佬”的称谓,如“美国佬”、“英国佬”,甚至“鬼佬”。后缀“佬”,意思是轻视意义上的成年男子,而这一字被加在国籍末尾,表明说话者对所指人的厌恶和不屑。这些带有羞辱性质的词汇扎根于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欺压,这段历史先后见证了中国人对西方的轻视、抵触、理解和交流。

中国人对“老外”一词的使用,从根本上说可以归因于中国的“关系社会”理念。关系社会由“从每个人的人际关系中扩散出来的社会网络”组成,它主张人们通过建立一个社会网络来保持密切的关系,在这个网络中,每个人相互帮助,相互受益,和谐相处。“内群体假设将人们划为一个面向内部成员紧密联系的小世界,具有归属感、认同感等意义。宗族、村落实现了内部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事务管理,推动地方社会的内部秩序建设,并进而形成内部团结的地方行动单位,少与外界发生联系[8]。”这种态度习惯性地将“外群体”与“内群体”分开。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被放在内部,而与我们不同的人被归为外部。由此,外国人被区别开来,贴上“老外”的标签,这意味着“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存在着清晰界限。

其次,由于对异国文化的陌生以及缺乏一定的对其他国家的理解接纳,人们倾向于根据外貌特征、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将人口的复杂性和其他文化的异质性简化,统称非本国人为“老外”,而被“过度概括”的人通常来自东亚文化圈外。与和外国人交往较少的大部分国人相比,对于外国文化熟悉、经常与外国人接触的人群,如外语导游和外国文化研究专家,则更偏好用确切的国籍而不是“老外”表示区分。此外,接受过跨文化交流教育的人也不太可能采用有偏见性质的称谓来称呼非中国人。虽然“老外”这一称呼本身是没有恶意或无意识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千百年来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可见,这部分传统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并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的一部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过度简化和过度概括会阻碍深入的理解,造成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虽然带有些排外性质,“老外”这一词语仍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表明说话者和被指称者之间的关系是友好的。中文前缀“老”被加在“外”字前,赋予“老外”与中文里例如“老张”“老李”等称谓语相同的词汇结构。中文中,在一个人的姓氏前加上“老”用于称谓或称呼一个熟悉而并不一定更年长的人主要是表达亲密之意。另外,中国素来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所以“老”也可以理解为对外国人的尊重,而“外”就单单指他们是和中国人不同的外国人。如此使用表示亲近的前缀便减轻了“外”所暗示的排他性。这样一来,“老外”一词也表达了中国人愿意把外国人当作朋友的心态:尽管他们来自外部而我们对其知之甚少,我们仍会以友好亲切的方式对待他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