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武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黑成粗制滥造的劣等货?

发布时间:
2024-09-12 14:45
阅读量:
9

泻药

看着之前回答里各位大神,真是神人一个比一个多。

有说苏联二战武器是各国中最粗制滥造的。

虽然,的确,诸如T-34,波波沙,莫辛这种大批量生产武器不可避免没办法上精细工艺(产量指标在那),但要说“最粗制滥造”,那你还是低估了二战大规模消耗下其它各国简化生产的决心……

斯登,不用多说


MP3008,德佬后期人民突击队一堆抽象产品之一


VG 1-5,德佬抽象产品之二,作为步枪甚至没有表尺。原本是全自动突击步枪,结果故障率太高,量产版本砍掉了全自动


EMP-44,德佬抽象产品之三,水管冲锋枪

什么?为什么没有美国产品?

正如“好的设计可以帮忙解决工艺难度,烂的设计靠工艺帮忙解决设计缺陷”,美国产品工艺很强,美国工业体系强大而健全(仅限二战时期),因此美国人的问题不是粗制滥造,而是设计一坨狗屎,需要依靠工艺来解决设计上的缺陷和不足。

M1加兰德,M14的逆天外挂机匣结构就来自于此。无论是枪机引导还是密封都是依托,本身理论可靠性就很烂,要是工艺垃了我都不知道会变成什么“笑柄”。 其实后来AR也是设计倒逼发射药工艺,如果发射药燃气但凡不太干净,就等着导气管堵死或者卡壳吧。

怎么只说步枪呢?来看看坦克。

T-34 Obr.1942确实有挺多问题,包括变速箱,负重轮,装甲焊缝,装甲质量,炮镜等等都有问题。但是到了1944年的T-34/85,制造质量已经大幅回升。反而是看看德佬……

德佬坦克装甲质量在二战后期属于抽奖状态。要是运气够好,抽到了SSR……

抗住90mm M82的黑豹,这里M82甚至磕药了,着速2895fps,甚至超越了正常初速。

要是运气不够好……

瑞士人测试的黑豹,瑞士人觉得自己75炮能在1200m处击穿首上,折合下来黑豹的长75能在1100m左右击穿,美76和苏85击穿距离更近一些,但是依旧可以打穿。

所以说举二战时期以说明苏联人武器粗制滥造就是个伪命题,在武器不够=亡国的前提下,产量就是战斗力的保证,当有限的资源和质量冲突的时候,牺牲质量保产能是所有国家的一致做法。

至于战后?

别说粗制滥造了,你甚至不能说苏联人武器的工艺简单,只能说易于大规模投产。

举个例子,AK。

AK的枪机,这种高度不对称的金属结构,易于制造才有鬼了。

至于冲压机匣,这更是个高难度工艺。苏联人到59年的AKM才用上可靠的冲压机匣。虽然冲压工艺易于量产,但是绝不等于简易工艺。

再说说坦克,T-64B的陶瓷球夹层复合装甲为了让陶瓷球能够均匀分布在铸钢内,从50年代后半期一直搞到了60年代后半期,产品质量一致性才趋于稳定。生产过程中需要先用金属丝固定陶瓷球,再将铸钢注入,只有金属丝熔化时间和铸钢凝固时间协调一致,才能够保证陶瓷球均匀分布在炮塔内,如果熔化速度过快,没有约束的陶瓷球会全部飘到铸钢上层,导致防护能力无法预测。


正经的说完了,接下来是:

反思时间

以下引用具体出自哪个答主的回答我就不点名了,反思就对了。

不是黑,而是确实是粗制滥造。
没别的,国营企业的产品,你还打算要精细活?
没有!
全球牛X的产品有哪个不是私人公司制造的?

你说的对,但是……

空客,塞峰,KNDS(豹二,勒克莱尔生产商,德法共同国有企业)等等都是国有企业。

怎么回事呢?

接下来是:

因为他的思维就是不考虑人机功效,不考虑人命,“我不要伤亡数字,只要胜利!”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武器射击就会给人一种……简陋的感觉。就比如步兵战车,到现在都发展几代了?可“脖子右拧”坐到里面还是伸不开腰,为什么呢?因为无论什么武器都想着“全能”!明明就是是个运输车,伴随坦克完成攻坚任务的,可第一幅图纸一出来就想着要不添个炮能炸碉堡?这样坦克就可以专心打坦克了。于是安了一挺炮,占地大了装兵少了。出来一看,反正装的兵少了,我可以出两辆,那这样空间就富裕了,干脆装个大炮,再扛个导弹,这样就可以打坦克了……要不再加个机炮打士兵!完美!这样一个步兵战车又有兵,还能破坏坚固工事,又能对抗坦克……还有比这更好的武器了吗?坦克都可以少造了,真合适!
所以,在这样的主导思维的设计逻辑之下做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会走不少弯路的。

你说的对,但是……

你不就是想说BMP-3烂嘛,M113好嘛,那我们来看看BMP-3的人机工效……

宽敞明亮大客厅,后面这么大只需要坐5个人,甚至还有灯光照明

而M113……

看着挺大是吧…… 但是这里面要塞12个壮汉……



以至于美国人更喜欢坐车顶……

当然,说到人机工效,还有一张经典图片:

左T-72,右M60,谁更憋屈我暂且蒙在鼓里

先这样吧,后续有乐子会继续更新。


有人说M2空间大,BMP-3根本下不了车没法用。

呃……

诚然,BMP-3下车确实比较别扭,但是绝不是“根本用不了”。原因在于,BMP-3后部只需要装5个人。

但是……这BMP-3后面不是有七个座位吗?为什么只坐五个人?

因为只有最左边,最右边和中间的三个位置会坐人,中间过道位置的两个座位是空出来的。折叠以后可以兼职踏板,方便乘员爬到发动机舱过道位置。同样,为什么我说BMP-3内部空间非常友好,因为这相当于是五个人占据了七个人的位置,剩下的位置毛子会塞下三支备用AK和三发“箭-3”。

爬上发动机舱以后,顶部向侧面翻起的装甲板可以保护士兵上半身,避免被击中

之后,为了避免某些大头兵下车技巧太烂,以至于跳下车的时候崴到脚,同时也方便上车,BMP-3在尾部设置了两个踏板。

虽然由于BMP-3脱胎于水陆坦克(685工程),不可避免会有一些不适合步战车的地方。但是苏联设计师已经尽力将影响降到了最低。俄乌开打以后BMP-3产量持续走高,反而是BMP-2M没见几台,可以看出军队还是很喜欢BMP-3的。

至于布莱德利?

高度高了0.6m,重量多了接近10吨(BMP-3重量18.7吨,M2A3重量27.6吨),功重比差了7hp/吨多,这玩意真的还不如CV-90。

早期布莱德利,包括一部分的M2A2,采用了一种堪称奇葩的座位布局。,只能说美国人为了放下五颗TOW也是拼了。

让我们来看看实车图。

为了方便乘员下车,红框中的椅子需要折起来,而这个椅子和BMP-3的闲置座位完全不同:这是必须要坐人的。因此这两个座位的人需要先下车才行。当然图里也很明显能看出就布莱德利这内部空间,这么坐有多憋屈。

后来布莱德利改成了长条形座椅……好像也没好到哪去。


该挤还是挤,只是这么高高又大大又重重的步战车的乘员舱还这么狭小,多少有点让人怀疑大美利坚的设计能力。

隔壁CV-90虽然也窄吧,但是人家交错座位至少可以让乘员把脚伸开,同时也压低了车体高度。



一看到贬M113和布莱德利,我们的江诚小朋友就来了,虽然早对其苏系武器思路黑有所耳闻(指不仅是苏式武器黑,还黑各种采用了苏式技术或思路的武器,如ZBD-04A),但是没想到我一个小答主能被这么快盯上,只能说……

嗅觉灵敏!光速出警!

来看看他怎么说的。

真是幽幽又默默啊,BMP-3服役的时候美军哪有12人步兵班?以及BMP-3最经典的7人班只有5个人在后部,那剩下两个人在哪呢?在车头练跳高呢

确实,BMP-3服役的时候美军开始玩布莱德利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你M113的设计就不一坨稀烂,更何况……

不是我要拿M113和BMP-3比,而是有些人偏要这么比。

当然之后我们会回到江诚这段话,不过首先,我们再看一遍之前引用的原文,重点部分已加粗。

因为无论什么武器都想着“全能”!明明就是是个运输车,伴随坦克完成攻坚任务的,可第一幅图纸一出来就想着要不添个炮能炸碉堡?这样坦克就可以专心打坦克了。于是安了一挺炮,占地大了装兵少了。出来一看,反正装的兵少了,我可以出两辆,那这样空间就富裕了,干脆装个大炮,再扛个导弹,这样就可以打坦克了……要不再加个机炮打士兵!完美!

考虑到这位答主本身是批判苏式武器,那这很明显是剑指BMP-3,至于力挺的“装甲运输车”,除了M113我找不到还能是谁。

不过搞笑的是,他批判的部分(即我加粗的部分)反而都回旋镖到了布莱德利上。看过《五角大楼的战争》的各位应该都知道布莱德利研发史。虽然是一部讽刺电影,但是其中是有真实背景的。

美军最早是想着给M113加个射击口,方便乘员射击,也就有了XM734(上图)后来发展出了XM735(下图),略微改变了一下布局。

但是美国人觉得.50小水管火力太烂了,掩护步兵也不够用,那加一门机炮吧……

XM734带M139 20mm机炮

但是……炮塔好像有点简陋了。那加装一个看起来靠谱点的炮塔?

XM701,炮塔至少没那么简陋了

在BMP-1出现以后美军急了,因此不再局限于M113 plus,XM701也就此被放弃。在指标修订后,XM701变成了XM723(下图)

已经可以看到布莱德利的影子了

但是……有机炮是能打步兵了,但是我们还想打坦克怎么办呢……

吃个陶陶~

不过成员必须伸出来发射,一股悍马味儿,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和悍马在摩加迪沙一样被当场爆头。

与此同的,隔壁的XM-800T在装甲侦查车的竞标中争的你死我活,但是美军转念一想……

这东西能干的活,新步战都能干啊!所以说干脆让新步战也出一个侦查版吧!

因此,我们有了这个东西。

XM2原型车

新型通用炮塔从单人变成了双人,并且安装了一堆侦查设备。车长挪到炮塔内后视野更好,对侦查更有利。更大的炮塔也允许安装一个双联装TOW发射器,再也不用炮手探头射击了。

唯一的问题是……炮塔大了,吊篮大了,TOW发射器变双管了,备弹要求量多了……

那人坐哪?

即便到了IFV时代,美军的车组也是不属于步兵班组的。因此哪怕进化到了九人班,美军若想要一辆车装下一个班,也需要一辆车塞下12人。然而,就M2来说,东拼西凑硬塞也只能塞下九个人,最多10个。


之前的模型图片可能无法让你理解到早期布莱德利布局有多抽象,现在你们可以知道了。

于是乎,一辆车运不下就四辆车吧,四车三班。

回旋镖结束了,回到江诚之前的那段话。

真是幽幽又默默啊,BMP-3服役的时候美军哪有12人步兵班?

确实美军变成九人步兵班了,但是如果你还想一辆车送一个班,那你一辆车里还真得塞满12个人。反之,由于苏联BMP车组算步兵班组成员,因此一辆车真的只需要9个人。只能说是美军一如既往的幽默编制。

以及BMP-3最经典的7人班只有5个人在后部,那剩下两个人在哪呢?在车头练跳高呢

你布莱德利好到哪去了?

这哥们也在练跳高呢,另外蓝框处实际上还有一个位置,只有一辆车装满10个人才能让美军实现四车三班。


哪怕到了改成长条椅的M2A2 ODS,车体前部还是有一个班组座位,跳高还得接着练!

更搞笑的是,布莱德利车体前部只有驾驶员舱口,车体前部那个乘员没有独立舱口。

因此你要么选择踩着驾驶员的头出来,要么就只能……

看到这个炮塔吊篮和车体的缝隙了吗?你可以想象一下穿着全套装备的美利坚壮汉费老大劲从这挤到后面的样子。

真是幽幽又默默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