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养老机构「抢聘」毕业生,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为何这么抢手?其职业发展前景如何?

发布时间:
2024-09-10 17:55
阅读量:
2

套用一句话,接下来10年、20年,大多数的商业形态可以针对老龄化需求重新做一遍。

这其中,自然包括高校专业的设置以及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的走向。

我国民政教育领域第一所本科高校——民政职业大学9月6日在京揭牌成立。
2024年5月,教育部批准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基础整合民政部教育科研资源设立民政职业大学,这是目前唯一一所由国家部委举办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民政职业大学开设智慧健康养老管理、护理、社会工作、现代殡葬管理等25个本专科专业,其中7个专业被认定为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

就中国的老龄化趋势及人口体量,养老及健康产业的规模有多大不言而喻,与此同时,过往四十多年积累的财富以及经济结构的特点,健康养老产业各方面的短缺将会集中呈现,短期甚至呈现一个明显的供小于求的局面,如何能快速的布局、有效落地,包括就业市场、产业投入及制度政策等方面,都将是一个大考,也是一个更大的机会。

这个产业机会,甚至不亚于此前的房地产。但必须强调的是,虽然规模很大,但发展的模式及趋势将完全不同,想在这个市场赚快钱更不合适。

年初,国办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今年国办“1号文件”,也是中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银发经济,因应对人口老龄化而来,但又不局限于养老,而与备老、文娱、医疗、康养、抗衰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具有扩大消费、刺激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多重效应。
目前,我国广义上的银发经济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7万亿元。据预测,到2035年将达到19万亿元,届时将占总消费的28%,占GDP的9.6%。

另一方面,我国大力倡导9073(64)的居家养老模式,但就目前的城市社区发展水平而言(农村更不用说,但农村有自成一套的养老模式,相对矛盾没那么激烈),几乎无法满足需求。这自然包括硬件的方面,接下来要做大量的适老化改造,这既是大投入,更是需要专业的投入。

同时,更重要的是软件方面的,其中就包括社区护理人员需求。虽然一直有不少声音呼吁要健全社区医疗体系,但总的来说,这部分还是很薄弱。我们看到不少地方也通过社区卫生院、健康驿站的方式在逐步补上短板,但整体运营模式还是偏向于传统,没有真正因应未来老龄化社会的需求。所以,目前的运营情况参差不齐,或者说大部分经营不善。

基于居家养老模式,需求肯定不只是高科技的设备和高品质的护理人员,也包括了居家养老所需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举个例子,老人的旅居需求,一定不是说传统的旅行社进入社区就能做好,而是要沉入社区,真正了解老年人群体的需求,策划定制化的旅居线路,并且配套好此类旅居产品的保险、医疗等措施。甚至,未来的社区护理员,或者说未来的社区服务人员,其中有一个细分就是关于老人的文旅需求,他们全程做好策划、陪同,并于旅游目的地所在地接社展开对接,全城的意思就是——从家门出发,并安全送回家。

类似于旅居,老人的饮食(甚至包括保健食品)也是同理,现在大部分的健康驿站也在卖东西,但更多就是将超市、淘宝的物品放入驿站,价格未必便宜,这个还不是最关键,最关键的并不是最符合需求。至于如何更好满足,真正实现“物适价廉”,留给专业人士去探讨。

养老产业,绕不开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

过去几十年,日本东京历经从“银发服务”到“银发产业”再到“银发经济”的升级之路,将传统养老产业做成了一个规模高达万亿级别的超级产业。

东京从传统的养老服务入手,逐步向文旅休闲、医养康养、保健食品等产业拓展,进而带动养老金融、智能制造、抗衰老等新兴产业的崛起。

目前,东京已形成以公共养老机构、高端养老机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为组成的多层次养老体系,“医养护融合”是其最大特色之一。

同时,借助银发经济带来的机遇,东京充分发挥自身作为制造和科创中心的优势,通过技术引领,带动保健产品、护理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飞速发展,干细胞抗衰老技术更是领先于全球。

银发经济的存在,不仅让东京得以对冲超老龄的冲击,而且为经济社会发展打开一片新的空间。

与日本相比,中国有着全球最大规模的银发群体,而银发市场仍是一片蓝海,无论是传统的养老产业,还是新兴的银发服务、银发制造产业,都有待开拓。

这也意味着,谁能率先布局银发经济,谁就能更早一步抢占这个十万亿级市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