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网上很多人都质疑古埃及文明?
西史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想到中国20世纪会出土那么多遗址,导致他们的很多文明造假漏洞,在真正的文明遗址面前,不堪一击。
因为原来的中国太弱,近现代的学术话语权只能被西方垄断。
其实在旧中国就已经有一些重大考古发现,到了新中国后,国家有钱了,有能力组织专家学者做考古发掘了,加上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我们发现了非常多的文明遗址,这些文明遗址的发掘,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文明史,也验证了中国很多古籍的记载准确无误,并对西方之前发掘的所谓文明遗址构成了严重冲击。
还有很多可爱的国人,看到一些对西史的质疑,就说对方是民科,还举自己上学时候学的教科书做例子,却没去想过最近三四十年的考古成果,还压根没机会写进新教科书里呢。过一些年,教科书修订了,不知道他们又会怎么说。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不是说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这些古文明不存在,而是他们的历史有多久远,他们的文明程度如何,这些都存在很多夸大和类似孤证的造假嫌疑。
随便举例几个:
贾湖文化(1983年河南),距今9000年~7800年。贾湖遗址最重要的发现除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外,还有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和“七声音阶外来说”。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
仰韶文化(1921年河南):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以渭、汾、洛诸黄河支流汇集的关中豫西晋南为中心,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南达鄂西北,东至豫东一带,西到甘、青接壤地带。
仰韶文化的源头可追溯至距今八九千年的贾湖文化。 [39]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半坡文化(1952年陕西):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是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1952年发现于陕西西安市半坡村,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汉字最初的形态。距今6800-6300年。
河姆渡文化(1973年浙江):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宁波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1973年,发现于浙江宁波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它主要分布在宁波及舟山群岛。经科学的方法进行测定,它的年代为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距今约7021~5021年),是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氏族村落遗址,反映了距今约7000年前长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况。
石峁遗址(百度百科非常简略),位于神木市西南50公里处的高家堡镇东梁上,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史前文化遗址。遗址总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刚刚发掘没多少年。。。。
石家河遗址(1954年湖北天门),距今5000~3900年。于1954年冬在兴修水利时被发现,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考古发掘确认石家河古城由内城、城壕(护城河)和外郭城构成,总面积348.5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35万余件。古城内部功能分工明确,以石家河为中心,外围形成了明星的多级网络体系,其文明发展程度已经达到相当水平,有学者指出其已为“原始国家的形成阶段”。石家河古城多被认为与历史文献记载的“禹征三苗”事件的时代、地理位置大致吻合,应为三苗国都,进而与其在肖家屋脊文化(后石家河文化)的衰落相对应。
以上,按西方标准,都不认为是原始国家,只能认定为原始文化,而不是某某文明。
殷墟(1928年试掘),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最大青铜器司母戊鼎就是这里挖出来的。于是西方承认中国文明史从商代开始,有3600年。
在殷墟没发掘之前,西方只承认中华文明3000年。而埃及文明7000年,其他还有巴比伦文明6000年,古印度文明5000年(从达罗毗荼人算起),古希腊文明5000年。
三星堆(1934年首次发掘),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历史。1950年代重新发掘,1963年再次发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三星堆遗址迎来了大规模连续发掘时期,前后长达20年。1980~1981年的发掘,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还发现了具有分期意义的地层迭压关系。这次发掘的发掘报告《广汉三星堆遗址》中指出,三星堆是“一种在四川地区分布较广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有别于其它任何考古学文化的一种古文化” ,已经具备了夏鼐提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建议命名为“三星堆文化”。
良渚古城(1936年发现,新中国后发掘了几十年),距今5300-4000年。良渚古城遗址由良渚古城核心区、水利系统、祭坛墓地和外围郊区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规模极为宏大。其中良渚古城的核心区面积为800万平方米。
古城南北长约1910、东西宽约1770米,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
整个良渚古城地区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最早可以溯源到12000年前,
良渚古城遗址,已经在联合国申遗成功,良渚被称为文明,之前被称为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当然,有一些人已经帮中国把良渚划出去了,不属于中华文明。
接下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考古发现了,对标的就是西方的古希腊先贤们,说的就是你,亚里士多德。我都不好意思贴太多资料了,就随便放一个吧。
曾侯乙墓(1978年发现),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的国君曾侯乙的一座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城西两公里的擂鼓墩东团坡上。曾侯乙墓呈“卜”字形,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岩坑竖穴木椁墓。无墓道,南北向,墓坑南北长16.5米,东西宽21米,深13米,面积为220平方米。墓中共出土礼器、乐器、漆木用具、金玉器、兵器、车马器和竹简15000余件,仅青铜器就共计6239件。其中曾侯乙编钟一套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西方的那么多国王,教宗,挖两座坟给大家看看呗。
还有:
秦始皇兵马俑(1974年发掘)、
银雀山汉墓(1972年山东发掘,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证明孙子真实存在)、
马王堆汉墓(1972年湖南发掘,)
海昏侯墓(2011年江西发掘)、
睡虎地秦简(1975年发现,出土了大量战国晚期到秦代的档案材料,推荐看七月新番的小说《秦吏》)、
敦煌悬泉汉简(1990年发现,记载了西汉时期的很多政府公文和档案,推荐看七月新番的小说《汉阙》)
那么强大的古罗马帝国,给点文字档案材料,比一比呗。
对照中国的这些考古遗址的规模,出土的文物,出土的文字档案,再去对标西方同时期的其他文明遗址,你就会发现,西方的那些文明,真的不算什么,漏洞百出。
————没想到随手写的答案,得了这么多赞和收藏,因为评论区的一些回复总是丢,有一些言论又实在忍不了,不吐不快,就发在正文里吧————
第一位:
黄帝和炎帝战于阪泉,炎帝是不是被黄帝征服消灭的土著?
良渚文明的玉琮等形制文化的传播,对当时的中华大地很多地区都产生了影响,良渚文明也因此成为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
一如龙凤呈祥这个成语,代表了龙图腾和鸟图腾的融合,最终形成了诸夏。
□□□□□□□□□□□□□□
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要处心积虑,里应外合的开除良渚文明的夏籍。
————
看来洋人承认良渚文明,良渚古城(距今5300)申遗成功,真的让某些人如丧考妣
□□□□□□□
可惜他们不知道,中华大地上还有河洛古城(距今5300年,属于仰韶文化晚期)遗址吧。一样能接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还有我前面提过的石家河遗址,石峁古城遗址,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重大遗址。
————
第二位:
一直在我评论区纠缠,双标,找对手。
在我指出,我的对手是西吹,
问他的对手是谁时。
他突然就消失不说话了。
这类人到底是什么人,大家自己判断吧。
□□□□□□□□□□□□□□
和我另外一个答案评论区的这位,差不多,
这位一直和我纠缠,西方没有鼓吹古希腊文明的动机,西方如何如何。
当我打出上面这段话,问他yes or no时,
他不回复我了。
——11.17再放一个随手写的亚里士多德的答案,揭揭西吹和某些人的画皮——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到底是不是西方托古(伪造)出来的?请问本科里伪史论的支持者多吗?各位大佬,请你们估计一下,是否超过了50%? - 卡拉迪亚流浪者的回答 - 知乎
请问本科里伪史论的支持者多吗?各位大佬,请你们估计一下,是否超过了50%?
计划在上面这个关于学历的答案里做个统计,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麻烦点赞,本科以下学历的麻烦点喜欢。
————11.24,这两天遇到一些自称被极端伪史论反智言论激怒,要批判义和团民粹,救下一代,忍无可忍下场的“专业人士”,知乎精英,写了一篇文章————
试谈反西方伪史论中的精英们的思维和表现———2024.7.27,因为本答案的另外一个备份文章被人举报,打上了“不实信息”标签,就再更新一个中国最新的考古成果,以飨大家吧———
这是2023年的一个重大考古发现——“跋山遗址”,目前还在发掘整理中。
这个史前遗址大概有十三层堆叠,距今约5万-10万年,附近还有一处遗址,距今2万-6万年。填补了中国史前文明遗址里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过度的空白。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新闻报道链接:
山东沂水史前考古大发现,跋山水库10万年前古人类与古生物共存_遗址_旧石器_新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