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印度的认识是否有误?

发布时间:
2024-09-09 09:07
阅读量:
5

这两天印度发飙了,在社交媒体上狂喷比亚迪,各种大人物纷纷出场,包括但不限于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尤什·戈亚尔、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等人,唾沫飞溅,说比亚迪破坏规则,给印度商业信誉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导致印度“看不见的损失”。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印度想买1000辆电动公交车,相中了比亚迪,非常豪爽的表示,先付10%,等比亚迪将车全部交付后,再付余款。

比亚迪表示不行,要求印度付全款(228亿卢布,约合20亿元人民币)后,才会发货。

这分明是对付老赖的态度!印度人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委屈啊?瞬间破防,各种情绪输出,出现了大家看到场景。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人到底是不是老赖?今天就聊下这个话题,争取看了以后,让大家增加点对印度的了解。

印度人有一个特长,就是超级擅长吵架,他们可以啥都不如别人,但吵架一定要吵赢,为了吵赢,他们可以付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时间,反复纠缠,当对手无法忍受退出时,吵赢的一方瞬间精神得到升华,享受到无与伦比的愉悦感。

这个不是胡扯,这是印度人在油管上对自己的总结。

至于这个习惯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佛教诞生之初,原始佛教徒喜欢在树林里辩论,后来发展为辩经,为了一个话题,两个佛教徒可以争论一辈子,比如太阳是从东边出来的?还是从西边出来的?

这种执着的精神,发展到了现在,深深烙入印度人的基因,变成了印度人的特质,这项特质反应到生活中,就是吵架,反应到商业中,就是砍价。

在印度人面前,欧美所谓的“契约精神”就是专门拿来摩擦的,连上厕所的厕纸都不如,为了避免有人说笔者对印度有偏见,特意找了个美国编程高手的案例,这哥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遭遇,非常有意思。

几个印度人在网上找到他,让他帮助解决网站的问题,美国人报价后,印度人说能不能便宜点,这样我可以多介绍几个客户给你。

美国人想了想,好像挺合理,同意了这个要求。

然后美国人发挥“契约”精神,投入了工作中,在这段期间,印度客户一直在和他聊,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比如老婆跟人跑了,老爹出门被车撞了,儿子进监狱了,越听越让人潸然泪下,等情绪酝酿到位后,印度人又提出了一个要求:

看我这么惨了,价格能不能再便宜点?比如再降50%?

如果答应印度人的请求,美国人就要将已经收到的钱再给印度人退一些回去!

美国人懵逼了,在他过往的生活中,从没碰到过这种情况,压根就不知道如何应付,只好发到社交媒体,向大伙请教。

有经验的高手们纷纷支招,其中有一个是这样说的,印度人非常善于编纂这类故事,对付他们的唯一办法,就是编一套更悲惨更动情的故事,达到收不到这笔钱,马上就会嗝屁的效果,无论印度人怎么说,坚决不降价。

美国人把网友支的招数全部用上了,可印度人拿出祖先“辩经”的功力,和美国人软磨硬泡,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可怜的美国人被折磨的差点发疯,最后只能同意印度人的要求,然后发誓再也不接印度人的单子。

这就是印度人的套路,先装作很豪爽的样子,给点预付款,等供应商完成生产后,开始各种磨,套路非常多,有述说凄凉身世的,有找产品质量问题的,有找合同执行问题的,不管怎么样,总能被他们找出毛病,让供应商吃大亏,如果实在找不出毛病,那就修改法律,让对方有毛病。

浙江义乌上当的中国商家特别多,吃过大亏后,商家门总结出和印度人打交道的秘诀:碰到印度人询价的,理都不理,只要搭上话,印度人就会跟狗皮膏药,贴上就甩不掉,让你烦的要死;如果给印度人赊账,想把钱要回来,就等下辈子吧。

在和印度打交道的所有商家中,英国沃达丰的体会是最深的。

沃达丰是一个超大型的移动电话运营商,英国人嘛,觉得以前是印度的宗主国,对印度比对自己还了解,一头冲了进去,然后栽进了坑里,被前殖民地人民狠狠坑了一把,印度算是变相报仇。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

2007年,沃达丰以111亿美元的价格,从CPG(注册地开曼半岛)收购印度电信巨头和记爱莎67%的股权,两个外国公司在一个小岛上完成了一笔交易,无论谁来看,这笔交易都和印度没有任何关系。

但印度人不这么看,印度政府局觉得这笔交易涉及到了在印度的公司,就必须向印度政府纳税,要求沃达丰支付26亿美元的股权转让所得!

如果印度政府的说法成立,以后跨国公司的股权转让就没法做了,要向交易所在地纳税,还要向交易标的所在地纳税,一次交易纳两次税,有再多钱也玩不起啊,这不是整人吗?沃达丰对印度政府表示,一毛钱都不会给,不服法庭见。

然后就打起了官司,闹到印度最高法院,印度高院的法官们把1961年制定的《所得税法》翻了无数遍,也没能发现支持印度政府的依据,只好判印度政府输。

如果你认为事情到此为止,那就太小看印度人了。

印度人可是有着“辩经”的基因,不达目的绝不放弃,既然税法不支撑搞钱,那就改税法嘛,印度政府给国会打了个招呼,直接把《所得税法》给改了,改成只要交易涉及印度本土公司,哪怕注册地在月球,都必须向印度政府交税。

这已经很离谱了,但如果事情只是到这一步,印度政府依然收不到沃达丰的税,为啥?因为在地球上,无论什么法律,都是诞生之日起执行,沃达丰公司的交易发生在印度“新所得税法”之前,根据这项原则,印度人自然收不到沃达丰公司的税。

看到这个结果,沃达丰公司笑了,但笑容还没来得及完全展开,就又凝固了,英国人还是大意了,什么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印度人的下限。

印度为了拿到那26亿美元的罚款,把脸豁出去不要了, 宣布印度新所得税法的适用年限前溯50年!

实在太恐怖了,法律的内容和生效时间说改就改,这能叫法律吗?这不成了印度政府说啥就是啥了?想抢就明说,找那么多理由干什么?

沃达丰公司可不是软蛋,它有英国政府支持,在海牙国际法庭起诉印度政府,双方你来我往,打了6年官司,在欧洲小伙伴们强有力的支援下,终于取得胜利,沃达丰松了一口气。

但沃达丰还是高兴的太早了,印度政府永不言败,虽然26亿美元的税没收成,但沃达丰在印度的业务跑不掉啊,印度政府各种找茬,把沃达丰折磨的痛不欲生,到了2022年,沃达丰基本退出了印度市场。

英国人多精明和无耻啊,在印度都要吃瘪,其他人凭什么有勇气到印度挣钱?难道靠梁静茹给吗?

很多吃了哑巴亏的企业退出印度时,会遮遮掩掩解释“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本质上是不想得罪印度市场,毕竟还幻想着哪天环境改善了再回来。

比亚迪要求印度付全款,相当于一把扯下了印度的遮羞布,那就是印度人太无耻,和印度人做生意风险极大,完全不能信任。

以前所有国家都哄着印度人,让他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把全世界当傻子,把无耻当精明,现在被比亚迪戳穿,当然火冒三丈。

比亚迪开了个头,以后印度人做生意会越来越难,除非他们能改!

关注公众号“功夫哥观世界”有惊喜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