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存不下来钱?
华莱士,正常普通成年男性一顿消费平均27。
而这样一年天天吃华莱士的话,一年需要29565。
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数华莱士自由都做不到,
就是这样的华莱士在网上的评价是,价格低廉,不干净。它都不嫌弃你穷,你还嫌弃它差。
更是被网友称作喷射战士
而它的上位,肯德基1987年就进入了中国,至今已有35个年头,但依旧不是普通人能日常消费的快餐。
因为年轻人通过网络接受到的信息和自己身边的日常太过割裂。
忘了在哪看到的,有位网友的总结:
当代年轻人存不下来钱原因:
父辈:水
我:星巴克、瑞幸、霸王茶姬、茶颜悦色、奈雪、喜茶、古茗、一点点、茶百道.….…
父辈养狗:剩饭
我养狗:狗粮、洗澡美容、零食、保健品、衣服、玩具、狗窝...….
父辈:锅
我:炖锅、炒锅、煎锅、奶锅、珐琅锅、雪平锅、砂锅、空气炸锅.….….
父辈:吃饱
我:火锅、日料、韩餐、西餐、中餐、简餐、减肥餐、下午茶、烧烤、海鲜....
父辈:大宝
我:水、乳、精华、眼霜、面霜、隔离.……
父辈:什么矿泉水20块钱?渴着回家喝
我:什么矿泉水20块钱?买两瓶尝尝
父辈:不能苦了孩子
我:不能苦了自己
父辈:存点钱,万一哪天要用呢
我:存什么钱,万一明天就死了呢
父辈:好好攒钱给儿女买车买房
我: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父辈:打开电视就看
我:打开电视看广告,看毛广告,开会员
你存不下钱,是因为这个社会本来就不希望你手里有钱。有钱本身就是系统的漏洞。
为什么是这样?
当你手里的存款多了,你就可以不工作了。如果很多人都像你一样不工作,那么社会就运行不下去了,因为社会的运行需要很多人坚守岗位啊。
所以,每当你手里的钱变得多一点时,社会就会敏锐地嗅到,然后想方设法地把你的存款变低,最好是让你变成负债状态,这样你才会从床上爬起来去工作,社会才能有更多可支配的劳动力。
所有的媒体、社会舆论都在鼓励你去买最新款的Iphone,国外大牌子的包包,精致的手表和首饰,需要掏空6个钱包才能勉强凑够首付的房子。越是没有赚钱能力的人,越抵挡不了这些诱惑。
结果就是,每当你的存款稍微比同龄人多一点时,社会的舆论就会裹挟你,企图占领你的心智,然后你就会乖乖把钱上交,然后只能继续为了钱去劳作。
记住,消费主义绝对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反而会让你陷入无尽的空虚和对未来的绝望,因为消费主义的目的就是吸走你的能量,能量被吸走的人,哪有未来可言?
想要摆脱消费主义的陷阱,就要放下外界对自己的一切期待,回归到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开始,倾听内心的声音,这个声音往往是对的~
说句扎心的实话吧,:
很多很多很多年轻人都大大低估了攒钱的难度。尤其是在这个时代攒钱的难度。
现在的年轻人想要攒钱,以下4个条件至少有2个:
1)没有房租。
2)有超出同龄人两倍的收入。
3)没有被消费主义洗脑,刻意抵抗消费环境
4)不和不攒钱的人谈恋爱。
至少要有2个。否则你肯定是存不下钱的。
而且这四条的前提还得是没生娃。要是有娃的话还得另论
很多人以为的“攒钱”是:
我一个月收入8000,房租3000——我要住的离公司稍微近点;
交通300———偶尔下班晚了得打车;
吃饭2000———每天外卖零食奶茶,时不时吃一顿好的庆祝一下;
日用品、电费网费等加在一起1000———最低频率的买衣服、买洗护、家里东西要维护;
社交费用800———要么和朋友聚,要么养猫和猫过活,总归有情感寄托需要花钱。
8000-3000-300-2000-1000-800=900,之后把剩下的这900块攒起来。
不是的。
这样根本不是存钱的架势。
那些真正想攒钱的人,或者说能攒下来钱的人,是:
一个月收入8000,但是不租房住家里,或者租很偏郊的房子,并且只租一个最小的房间,甚至是去住三四十一天的青旅、想办法租大学宿舍等等等等,房租为0或者1000块搞定;
日用品,基本就赶着活动买大容量的囤货,朋友有不喜欢的可以坦然收下,闲鱼上可以捡漏的也毫不手软,水电之类的能省则省,一个月加起来花不到300块钱;
交通,尽量骑单车或者坐公交,因为这两个都比地铁便宜。哪怕深夜下班也要尽量公交,除非公司报销否则绝不打车,打车太贵了,交通费用150块以内;
吃饭,必须自己做,巴不得菜都自己种。早中晚三顿加在一起成本不超过20块,尽量在各个平台上薅羊毛拿优惠券,赶活动买1块钱一盒的鸡蛋,等到8点钟以后买7折的面包,水果买不是最新鲜但是也没坏的可以便宜一半,一礼拜做一两次肉解馋,想要吃零食的话就自己卤点下水,从不喝奶茶咖啡除非公司买单,不得不出去聚餐的时候会尽量打包饭菜回来,能吃好几天。吃饭费用一周平均控制在200块以内,一个月800;
社交,还是要有的,但是一则控制频率,二则控制价格。什么看话剧看电影旅行展览,都没有必要,太小资了,去公园走走,沿着江边跑跑步就挺好, 或者去家里做顿饭吃,去找地方打打牌。养宠物就算了,有那个功夫做点兼职赚赚钱多好,最多养个QQ宠物。一个月最多300块预算。
这样加起来,一个月可以攒5000多。
除此之外,还要想办法做兼职赚外快,琢磨怎么理财,怎么投资,尽量每个月能攒到和收入差不多的程度,才算是攒下钱了。
可是这样听上去很惨,甚至是有点寒酸、抠门,对不对?
这就对了。
这才是真的想攒钱的人过的日子。
完全拒绝消费主义,完全牺牲个人享乐和愉悦,愿意为了攒钱而付出精力、时间、体力。
一心攒钱,才能攒得下来钱。
不要觉得我在开玩笑或者信口开河,我们的父辈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
就是靠这样的方式攒出来的房子和好日子。
包括在现在,那些家里有病人的,从小特别缺钱穷怕了的,遇到大事儿陷入困境的,咬牙买了房没人帮衬要独自还贷款的,都正在经历这样的日子,甚至是长期处在这样的生活状态里。
攒钱就是这么难的一件事情。
省吃俭用也好,赚外快也好,薅羊毛也好,真的要攒钱的话,要尽量让你每个月攒的钱至少达到收入的一半以上。
只有这样,才能存得下一些钱,跑赢硬性消费随着年龄的增长。
但与此同时,我们今天的年轻人面对的社会情况是:
要想拿到高薪,往往需要生活在高房租水平的城市里,并且往往自己没有房子;
又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住在公司附近,那么很有可能需要付出每个月一半或1/3左右的收入去交房租。
而高薪的工作往往伴随着加班的压力、对注意力和精力的强消耗。此时商家就会趁虚而入,告诉你:
“累了就应该买昂贵的东西犒赏自己”;
“应该去吃顿好的,喝杯奶茶,去做个按摩放松一下”;
“应该住在更好的环境里,用高溢价的装饰品来达成自我愉悦”
——这些宣传甚至不需要费什么力气,因为精疲力尽的年轻人自己内心就很认同并且需要这种安慰,并且它们看上去不需要花什么钱;
甚至他们还会告诉你:
“哪怕借钱也要营造仪式感”
“有想要的东西就应该立刻拿下,没钱还可以贷款”
从而让ta们不光消费,还要为了自己的情绪消费而支付额外的利息。
除此之外,在都市生活,做高薪行业,哪怕你的收入并没有达到行业中等偏上的水准,你依然需要支付较高的隐形社交成本、较高的生活成本。
——每天大家一起喝一杯40块的咖啡或者奶茶,你喝不喝?
——大家下班一起去喝一杯或者吃一顿人均200左右的饭,你吃不吃?
——双十一、黑五、双旦,大家都在交流要买买买,要给家人朋友、给领导同事送礼物,你买不买,送不送?
看似是小钱,但是一笔一笔花出去都是真实的支出。
此时如果你再有幸和一位——
家里有房不需要攒钱的本地人;
or家底丰厚根本不需要省吃俭用的少爷小姐;
or年纪还小不懂得赚钱不易没有攒钱意识的少男少女;
or自己收入远远高过你不需要攒钱,但是和ta相处起来会拉高你消费水平的哥哥姐姐;
or虽然和你收入差不多但是脑子没开窍花钱大手大脚的傻子
谈恋爱,那你的社交支出还要翻个好几倍。
攒钱?不管爹妈要钱不盲目轻信贷款就不错了。
......
其实不管在任何时代,能攒钱下来的都是狠人。
要么特别能赚钱,要么特别能忍耐。
而这两点,大多数年轻人都做不到。
既赚不到钱,又容易被商家和大环境影响,手里没有钱进行长线的大额投资,就只能通过短暂消费带来满足的快感,合群的安心感,被认可的虚荣感。
但,这也不能怪年轻人。
因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是会需要这些东西,这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本能。
可是这样之后,ta也就会本能地活成一个普通人,甚至沦入困顿。
所以真的,能赚钱的,都是聪明人,是耐苦的人;
但是能攒钱的,才是真的狠人,是抗拒本能的人。
......
当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告一段落,工人领到了用现钱支付的工资的时候,马上就有资产阶级中的另一部分人——房东、小店主、当铺老板等等向他们扑来。
……
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即工人为维持其工人的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额。因此,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他的生命的再生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