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脱维亚安全吗?适合一个人旅行吗?
拉脱维亚:女人身高1.7米,颜值不输俄罗斯,国家女多男少。
在波罗的海的一角,有这么一个地方,名叫拉脱维亚。别看这个国家不大,但有个全球出名的特点——女比男多出了足足18%!
你没听错,这儿简直就是“男人的天堂”!女人多到可以开个单身俱乐部了。
拉脱维亚,这个名字有点拗口,不过的位置可挺简单:
挨着爱沙尼亚,看着俄罗斯,跟立陶宛是邻居,西边还有波罗的海吹着海风。
这地方自1940年七月一脚踏进苏维埃的门槛,成了苏联的一份子,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喘口气说,我得自由风一会儿。
2004年,一不做二不休,连欧盟带北约都加入了,算是彻底洗牌,重新上路。
当地人口不多,才204万,但你要知道,这地方可是全世界男女比例失衡的典范。这种情况在前苏联国家里屡见不鲜,乌克兰啊,白俄罗斯啊,都是女人多到可以排舞蹈队的!
再深挖一下性别比的问题:
其实,老年人口中,男女比例更是悬殊,60岁以上的老人家,男女比能达到3:7,可见历史的烙印多么深重。
好消息是,在年轻人中,这个比例还算正常,94比100,也就是说,虽然女人多,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女人怎么解决婚姻大事呢?
拉脱维亚的年轻姑娘可不是坐以待毙的主,活跃在社交场合,利用各种约会软件,婚介所,试图找到那个Mr. Right。
有的甚至闯出国门,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是否有更多的机会!
拉脱维亚的男人,你们知道自己有多幸运吗?
在这里,每个男人都可能成为抢手货。而女的,她们的解决办法更是多样:有的加入了语言课,希望能够在国际交流中闪光;有的则是在健身房里,或许能在跑步机上追上未来的另一半;还有的就是直接飞出去,看看世界上还有哪里是“女多男少”。
这儿的人性格开放,活得自在直接,仿佛每天都在庆祝什么节日,甚至赌博都是合法的,说实话,这还真让人感觉这是个什么都能发生的地方!
说到性格开放,拉脱维亚人对于两性关系的态度可谓是颇为自由洒脱!这或许跟在苏联时期受的无神论教育有关,或者只是因为这里的天气太冷,需要更多的人际热度来取暖。
男女之间常常暧昧不清,这在拉脱维亚并不是什么大新闻,反正谁也不太会在意这些!
拉脱维亚的女人主动:
心理上情感上都没有太多压力,所以她们更愿意享受恋爱的过程,而不是急于走进婚姻的殿堂。
结果呢?拉脱维亚的生育率低得可怜,这也从侧面减轻了找结婚对象的压力。
但拉脱维亚的姑娘并不甘于局限于国内,她们的颜值高,完全有资格在全球的“婚姻市场”上高歌猛进。
跨国恋在这儿已经稀松平常,不少女性外嫁或移民,尤其是自从加入了欧盟后,出国的门槛变得更低。
德国、芬兰、瑞典或英国,选择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只是很少有人会选波兰或立陶宛,可能是因为那里的香肠吃多了不太好。
拉脱维亚的经济还算不错,不过物价水平让不少人觉得在国内生活压力山大。不少女人都愿意迁移到更发达的国家,寻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因此,虽然拉脱维亚“缺男人”,这些独立的女人却也没有太多的结婚压力!
拉脱维亚的首都里加:
大名听起来有点像是个欧洲小姐,你可能会被那些营销广告所欺骗,以为是“东方的小巴黎”?
初到这边,或许会暗自思忖:“我这是到了哪儿?”
尤其是当你在雨雪交加的日子里漫步于市中心,周围的泥泞积水,让这座城市看起来有点小破败,能让人怀疑自己是否误闯了某个时光隧道,穿回了苏联时代。
不过别急着下结论!只要你深入逛逛,里加的老城区定会令你惊艳!那些曲折的小巷,青石铺就的街道,还有那些顶上闪烁着金光的风信鸡,都散发着岁月的魅力。
有人说这边的景致还不如明斯克,或许是因为那里更擅长做面子工程,话说回来里家那老房子其实藏着诀窍!
一进门,你就会发现,外面那副破旧的皮囊下,内里其实装潢得挺有欧洲范儿的!
想象一下,那些看似快要倒塌的楼房里面,居然隐藏着精致的装修、设计感,这不是扮猪吃老虎是什么?
朋友,外表真的能骗人!
相比之下,白俄罗斯的建筑外壁漂亮,但内部设施并不如人意,甚至暖气都不够力。
里加的机场也是一个典型例子,别看小,装潢和设计感却一点不输给大城市!比那些规模更大的机场还要好看,有点家的感觉!
我还记得第一次走进里加机场时的那种惊喜,心想:“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小而美吗?”
不过如果你走出那些历史悠久的区域,尤其是接近中央车站的地方,你会遇到不少生活境遇不佳的流浪汉,冻疮斑斑的手脚,让你心情大落。
加上下着雪的阴霾天气,让人想问:“我是不是闯进了哪部苏联的老电影里了?”
不过,别让这些小插曲毁了对里加的好感。老城区那一片,建筑真的很能打,你会看到历史的厚重感几乎从每一个角落溢出,这种感觉,仿佛时间在这里慢了下来。
谈到气候,里加的天气会让你有点不适应!比Scandinavia还要冷一些,但总归比华北温暖。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人看起来总是裹得严严实实的,随时准备进入冬眠状态。
冬天你几乎看不到什么阳光,这让人怎么能不想念夏天那温暖的怀抱呢?夏天温度在15至25摄氏度之间。
至于这里的人:
啊,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年轻人和服务业的工作人员都很友好,笑脸迎人。但老一代的拉脱维亚人就像是从前苏联电影中走出来的,有那么点儿冷漠。
走在拉脱维亚的街头,你忍不住会想:“这地方的人怎么长得这么标致?”
真是的,这里的人要么是北欧的冷美人,要么是俄罗斯的粗犷汉子,随便一个路人转身都能上画!在拉脱维亚,美貌就像是家常便饭,随处可见,让人大饱眼福。
说到这里的男人,好多都爱留着那种大胡子,一副“我读过书,我看过世界”的派头。别看他们外表像狂野的北高加索猎人,内心其实柔情似水,羞涩得连多看你一眼都要鼓起勇气。
这里的人呢,怕是有点儿害羞过头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可以用“冰山一角”来形容——冷淡矜持。
就算你是个风趣的外国人,他们也只是匆匆一瞥,仿佛多看一眼就要收费似的。这份羞涩,倒也让人觉得有点新鲜。
再来聊聊经济:
咱们这拉脱维亚,在欧盟里算是小有名气的快跑选手,发展得挺快的。
但说实话,这里的富裕程度还真不敢恭维。多数基础建设靠欧盟输血支持,人口稀少,税收高得吓人,收入呢?在欧盟里也就是中下游水平。
08年经济危机来了一脚,让这里的经济差点儿没趴下,好多技术人才一看情形不对,拔腿就跑。
人均月薪才1000欧元,最低也得500。你说这工资,在这物价如此高昂的国家,怎么够花?
简直就是朝九晚五,月底照样两手空空。我看这里的工资至少得达到西班牙的水平,人们才能勉强过得去!
讲到外卖小哥,这工作在拉脱维亚真不好干!本地学生少有愿意送外卖,大雪天骑车送餐,找地址都找得人晕头转向。
送外卖的多是印度、斯里兰卡的留学生,他们若不送,可能连住宿费都交不起。
想想这种日子,你说冷不冷,苦不苦?
这里的富豪大都是俄族人,开着豪车在里加中心转悠,可真够风光的!
但别忘了,这里的流浪汉也大都是俄族人。某些区域晚上酒精作祟,你还能看见醉汉闹事,真是一场视觉和情绪的双重打击。
至于生活成本嘛
物价可不便宜,欧元定价的商品比邻国波兰、斯洛伐克要高得多。
超市里的蔬菜种类还不如国内小区门口的蔬菜摊丰富,新鲜蔬菜?哦,那简直是稀罕物!
说到吃,首都里才有几家国际快餐,一离开大城市,连个像样的快餐都找不到,更别提亚洲餐厅了。
这边的寿司倒是流行,你看,即便是小城市,也能找到几家寿司店。
在拉脱维亚这个小而精致的地方,购物中心可谓是“数量稀少,种类有限”,让热衷于购物的游客感叹:“这儿买个东西得多走几公里路吗?”
不过,如果你是个自然爱好者,那你就中大奖了!当地的自然风光无限好,只是近了解的人太少!
周末时分,当地人或是去森林中打打卡,或是海边踏踏浪,抑或山中露露营,总之,能不宅在家里就绝不宅在家里。
说到文化:
就像是德国和俄罗斯的混血儿,又有一抹北欧的风情。拉脱维亚人对自己的传统可是相当自豪,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节日,自己的歌曲,简直是“小国寡民却文化自信满满”!
在语言这块儿,拉脱维亚人倒是挺低调的,拉语是主流,俄语偶尔在市场里飘过,年轻人中会说的越来越少,有些人对俄语甚至有点“敬而远之”的意味!
在拉脱维亚,跟外国人聊天,宁愿挤出几句生疏的英语,也不愿意滔滔不绝地用俄语。
当地的去俄化努力,可以说是挺成功的,到了拉脱维亚,如果你俄语一句不会,只能希望你的英语足够流利了。
比起俄罗斯那“你不说俄语就是对我国的不尊重”的态度,拉脱维亚的开放性多了去了!
在莫斯科,你如果不说俄语,可能连买个面包都感觉自己是在进行一场国际谈判。
而在里加,哪怕你用手势沟通,人们也是笑脸相迎,友好多了。
说到教育:
基础教育全免,而且质量上乘。不过和西欧那些教育发达国家比,还是有点小距离!
这里的老师大多数是年纪稍长的,因为教师的薪水并不算高,似乎也影响了一些年轻才俊投身此业。
大学教育方面,RTU的理工和Stradins的医药教育还不错,物美价廉,吸引了不少外国学生。
交通嘛:
首都里加的公共交通算是挺发达的,电车和巴士应有尽有。但一旦出了里加,想依靠公共交通四处走走就难了!
大多数当地人选择自驾,毕竟买车在这里还是挺经济的。
至于火车,那在波罗的海地区可不怎么流行,到了波兰边境还得换乘,简直是“旅途劳顿,换乘折腾”。
总的来说
拉脱维亚是个宜居的好地方!人们友好,空气清新,自然风景如画,安全又宁静。
如果你想找个地方静养老年,或是简单旅行放松心情,拉脱维亚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哪怕是走在街上都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