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待这次国足小输日本,虽败犹荣?

发布时间:
2024-09-06 21:38
阅读量:
6

颇为欣喜!中国足球的这个骗局,越来越藏不住了!

自从90年代前期,中国足球的人才培养被踢出了体制,沦为民间自办,其结局是江河日下。

在2010年以前,仗着体制留下的一点人才(截至郑智、曲波一代),还没有完全露馅。2002,甚至还凭最后一批体制培养的球星(范志毅、李铁为代表的两代)进了世界杯。但是2010以后,成绩是越来越不像话。及至郑智退役,开始出现输给越南(大赛)的怪事,如今更是出现惨案。

几十年来,中国足球就是在顶层热炒,却苦于没有机制实现基层人才选拔;没有人才支撑的事业,纯属一场骗局!你能想象,一个国家要搞工业化,却不从普及教育做起吗?

私有化的青训,必然是收费不菲(场地、师资的租金,银行的还贷,利润),这就不再是面对全民选材,变成面对少数有钱、不怕出路问题的人家的私立贵族学校了。那即使马拉多纳生在中国,他那穷人出身敢去上私立足球学校吗?

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不能选择天赋最佳的人才,就只能产生一代代庸才。这能跟拥有几十万足球人口(当然包括日本)、卷出万里挑一人才的国家去匹敌吗?

当然体制是回不去了,不可能指望国家再掏钱养足球。

但是中国足球得做点什么了,否则中国足球怎么跟世界大国、世界第一体育运动相匹配?我有一方案,不妨抛砖引玉:

以中超资格为标的,让有意足球的城市和俱乐部联营,联手搞青训。

市zf解决用地、师资,俱乐部出钱,联合办青训,达到5000人实名参与青训,从而获得中超资格。具体如下:

****************************************************************************************************

为了中国的脸面,由国务院牵头组织一个中国足球青训委员会,选一批懂足球的年轻干部、给一个长任期(比如10年),完成关于足球青训的系统化工程(当然,前提是不花大钱)。

1)提倡建设足球城(规格是每年参加青训的青少年满5000人),给几年建设过渡期,最终只有足球城才有中超资格,非足球城球队无中超资格。16个足球城将带来超过8万足球人口。

2)为满足5000人青训规模(从而获得足球城资格),各足球城建立低、中级足球学校,低级足校覆盖小学2~5年级,(在各小学)分散式培训;中级足校覆盖小6~初二年级,为集中住宿制,市zf同俱乐部合力办学;
中国足协在海南办5所全国高级足校(15-17岁,每校每届招生200人),从各足球城的中级足校选人,校长用日本人。

3)中级足校选拔初级足校学员,高级足校选中级足校学员、各职业队选高级足校学员,均按选秀制进行,选秀成绩是各足校校长的政绩指标。

4)各级足校实行实名制低价收费(从每年2千到最高年级1万多不等),各级足校学员集中向中国足协账号实名缴费。

5)淘汰出路:为保证广大青少年家长愿意参加足球青训,以满足足球城的资格,初级足校把优质师资优先提供给足球班(生),中级足校将被各足球城办成重点初中,每周保证学习时间42小时,且被淘汰学员可以重上2-3年学再参加中考。
高级足校被办成海南重点高中,每周保证学习时间42小时,且被淘汰学员可以重上2-3年学参加高考(学籍算海南)。

各足球城为了中超资格、拥有中超球队,愿意付出一些土地、师资、学位,算是一种国家社会对足球的投入。相当于把过去扶植俱乐部的各种“优惠”,都导向了青训。

总结来说就是:市zf搞青训,换得城市的名气(中超名分);俱乐部陪着市zf搞青训,换得中超资格(且没有降级),不需再烧钱保级。

为了防止在这套机制中玩虚的,我设计如下2道关:

1)足球城的缴费学员必须满5000人(否则就没有足球城、也就是中超资格)。试想,如果在教育、足球培训、选拔上有猫腻,哪来的5000个笨蛋家长愿意(实名)缴费呢?而缴费的水平并不高,只要工作做得正常到位,就不难凑足5000人(可以不限户口,吸引人口到本市);在足球氛围好的城市,交这点钱就当孩子学才艺了。

2)各职业队的选秀要付费,如果高级足校玩虚的,哪有职业队愿意白扔钱,选秀成绩糟糕的足校自然大白于天下,其校长必成公众嘲笑、抨击之目标。

资金解决如下:

初级足球培训产生的成本,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足球师资;2)场地;3)教育师资;4)校舍等其它硬件;5)比赛费用。以下逐一分析。出资方包括家长、俱乐部(跟足球城合作而获得中超资格,可冠名)、市zf。

1)足球师资:小学里的启蒙教练,可以把现有体育老师改造成足球初级教练(几年内考不下来证的,转校、转岗);小学里的专业教练,可以以在编体育老师的身份进行招聘,足球城的小学体育老师定向招足球专业的。这些教练(体育老师)的正常工资,自然还是出自财政;而依靠学员缴费,可以改善足球教师的待遇(多发30%-50%)。

中级足校里的教练们专业性更强。市zf可以用正常财政支出,招聘一些在编足球教练(作为这所公立体育学校的教师);也可以外聘少数高水平专业教练,费用靠学员缴费+俱乐部支持,共同解决。

2)场地:初级足校二三年级的培训,是靠各小学自身的场地,这部分建设自然要由教育经费加强,没有场地条件的小学则无法参与足球青训工作。另外,一般市zf手里会有不少郊区的荒地,很多都暂时没有商业开发项目。那么zf用公共设施建设资金推平一些出来,铺上人工草皮(公共建设资金为辅、俱乐部支持为主),供初级足校的四、五年级学员训练;若某场地后续有了商业开发目标,再换另一块荒地即可。如果是私立足校按市场机制(+黑箱操作)从zf手里获取这些土地,那。。。成本,可大了去了。

3)教育师资:不配套好的教育师资,很难让足校学员安心踢下去。私立足校如果走市场机制,成本自然不低。但是在足球城的市zf那里,优秀教师的来源,不过是一纸调令吧。

4)校舍等其它硬件:可以利用现有校舍等。

5)比赛费用:俱乐部支持为主,学员缴费为辅。

这样,就构成了一套:市zf拿资源(场地、师资、校舍等)+俱乐部多拿+家长少拿 的资金来源结构。由于家长只负担小部分成本,具备公益性的特征。当然,自家孩子的吃饭、住宿,家长要负担。俱乐部所负担的费用,也不过是一所足球学校的正常运营费用,这本就是他该做的,能拿这个换取一个中超资格(可以冠名),肯定值。

高级足校的建设由教委专门的机构办理,可以不属于中国足协。土地、校舍方面,国家解决一下,因为也就是3000人的一所学校(5个分校)罢了。教师工资、日常经费,除了学员缴费,来自于中国足协的联赛转播权、冠名权的固定提成。各职业队的选秀要付费,产生的收益是各分校的年终奖。分校校长是日本人,选秀成绩不好就滚蛋,换别的日本人。

更多细节,请见 中国足球可以做点什么 - 知乎 (zhihu.com)

***************************************************************************************************

当然,我还有个以退为进的策略(乌龟鸵鸟式)。国家制定足球行业标准:需在高水平联赛立足,方能获得国脚资格(代表中国)。

所谓高水平联赛,包括:欧洲5大联赛强国的前3级联赛(最低是法国丙级联赛),葡萄牙、比利时、荷兰、土耳其、苏格兰、瑞士、俄罗斯的前2级联赛,奥地利、乌克兰、塞尔维亚、丹麦、捷克、挪威、瑞典、希腊、克罗地亚、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的顶级联赛。巴西、阿根廷的甲乙级联赛,墨西哥、乌拉圭、智利、美国(大联盟)、哥伦比亚、秘鲁顶级联赛,韩国、日本顶级联赛。

有人说,这样搞,如果国脚资格的人凑不够出场11人咋办?

其余人员,可以由U23球员充任。这些U23球员,并没有国脚身份。这种国家队对内不称为国家队,只视为U23国家队,其中少数有国脚资格的人,算是U23队中的超龄球员。U23球员不得参与新闻发布会,不得称为国脚,不记入国家队历史,也不能获得国脚履历和相关职称。这样不管怎么输,我们就说,输的是U23,不丢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