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求每个学生上台讲课,课后老师再进行补充,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发布时间:
2024-09-05 14:29
阅读量:
7

我个人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并不好。

中文系本科生有一门课叫《古代文学史》。市面通行的教材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但是我目前在的这所院校用的是自己编的版本,侧重原典。

除了侧重原典以外,这本教材还加入了《周易》的选篇。

《周易》虽然很重要,但是通常不作为面向本科生的重要考察内容。于是,在讲《周易》文学史地位和影响的时候,选择让同学分小组做好预习和PPT,然后派代表上来讲,最后由老师整理、补充、给分。

原本平平无奇,只是用来活跃课堂的事情,却出了不大不小的篓子。

最普遍的,同学们一般是通过总结课本和百度内容,描述一下什么是《周易》,解释一下什么是卦爻。

除了个别组同学谈到《周易》可能是古代的统计学,以及《周易》卦爻词到底算不算文学,还算有点“新意”,其他同学其实敷衍作业的痕迹比较明显。

我听的昏昏欲睡的时候,上来一位同学。打开PPT,第一句话就把我瞌睡虫全部赶跑:

《周易》包含三重含义:物理的、数理的、伦理的。
物理方面指的是“阴阳”,是变易、是生成,其归纳为“易”;数理方面指的是“序理”,是系统、是关系,其归纳为“序”;伦理方面指的是“意谓”,是价值,或由“象”所表征的伦理意谓或价值意谓。
物理的世界即是阴阳变化的世界。数理的世界即是阴阳变化间的条理或关系。这两方面结合,可以称为“数理物理”。“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这就是说阴阳全倚于数,立卦尽表阴阳之变。这就是数理物理的意思。

听到这里,我就有点慌了。

因为这显然不是读了《周易》或者《说卦》能得到的结论。才大一的同学,居然有这般见识,而且这见识如此让我感到熟悉,她究竟是何方高能?

布置的作业大家都分组准备了,因此,虽然课堂气氛并没有活跃起来,但是勉强保持在还没人睡觉的程度。然而这位女生讲了没五分钟,我看到一些同学昏昏欲睡了。

我耐心的等她一边讲一边翻PPT,我想看到文献索引。结果,人家没写文献索引。好在我终于在记忆深处踅摸到了出处。

第一节下课以后,我和同学交流了一下。

我:同学,您的观点很有深度。是在哪里看到的呢?还是您自己琢磨出来的?

同学:上周末在我外公的书柜里找到了讲周易的老书,觉得挺有道理,就抄了一段。

我:还记得是什么书吗?

同学:书没有封面了,是我外公自己包了书皮,写的周易相关。

我:作者是姓牟吗?

同学:不知道呢,没看到作者名字。

这位同学从她外公书柜里找到的书,应该是《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函义》。这本书如果让哲学系大二及以上年级同学阅读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让中文系大一新生来读实在是步子迈的有点大了。

尴尬的是,到了第二节课轮到我归纳总结和补充的时候,很多同学表示听不懂那位女生讲的内容,让我拓展一下。

我只好花了一节课时间,非常粗糙的从胡煦的周易生成哲学谈到焦循的周易道德哲学,非常勉强的把上节课那位女同学的PPT逐句解释了一下。由于我自己哲学也学的二把刀,并且哲学并不是古代文学史的角度,这节课讲的汗流浃背。

最大的篓子在于,讲了半天,其实没涉及到《周易》的文学史地位和文学史影响。相当于搞了一节山寨中哲课。万一谁去教务处举报老师上课讲跑题、说段子,这可咋办?

认真反思了一下 我觉得这种课堂互动方式比较两极化,要么同学们准备的材料过于简单,达不到教学要求,老师还得找时间重新讲;要么同学们整出来的材料跨度太大,远远超出了教学要求,老师即使补充完了,很多同学还是听的云里雾里。

我觉得还是应该让老师按照自己设计的教学程度来讲授比较好。当然这样做的话,同学们参与度确实没那么高。不过对社恐的同学是个福音,您不用上讲台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