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学霸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发布时间:
2024-09-04 14:29
阅读量:
6

不谦虚地说,我老婆是学霸,我是学神。这个初三辍学的儿子,智商145,比他那保送985的姐姐高多了。

我工作时间自由,没什么应酬。老婆是全职妈妈,对儿子的学习非常上心。我们俩都花了很多时间陪伴儿子。

就这样一个好苗子,从初一就开始经常迟到,初二旷课逃学,初三开始就直接不上学了。




据说是上清华的苗子

儿子的学习能力,是得到了“专家认证”的。

儿子就读的这所初中,在武汉市名列前茅,学风非常好,有一整套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个个都非常负责任。学校当时是公参民,不搞对口入学,而是择优录取。整个武昌区,重视教育家庭的孩子,不住读的差不多都集中到这里。

儿子能入这所初中,得益于我一位同学的极力推荐。

儿子小学四年级的一天,我同学在吃饭时,指着包房的墙面考他:“一只虫子从地面墙角出发,爬到另一面墙的天花板角,选择怎么样的路线最短?”儿子随口答:“把两面墙展开成一个平面,走对角线最短。”



我这位同学是位教育系统的资深专家,又指着儿子正在看的《银河帝国》问道:“未来科技高度发达,为什么政治制度反而倒退成帝国?”儿子信口答:“不强力控制,就会山高皇帝远,一盘散沙,相互攻伐。”

同学大为吃惊,说你这儿子是清华的料子,好好培养别耽误了。

后来儿子小升初时,同学就主动联系那所名初的校长,要帮学校推荐一个清华的好苗子。

儿子的班主任老师,有着近20年教龄,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对儿子寄予厚望,说他只花了20~30%的精力在学习上,都能轻松拿全班6~7名;如果用上50%,肯定全班第一,有望全校前50,中考华师一不在话下。

三年后,儿子以一己之力,将这所名初的普高率拉低了1%,彻底辜负了我同学和他班主任老师的期望。




连坐制的纪律分,是辍学的直接原因

全班48人,儿子最小,个子却数一数二。他喜欢坐在角落里,感兴趣就听一会儿,没意思了就想自己的事,时不时发呆傻笑,自言自语。

班主任老师为了帮助他集中注意力听讲,不停地给他换座位,让最守纪律的同学跟他做同桌,可惜始终没有效果。同桌们普遍反映,不但带不好他,反而被他带沟里,于是向老师求饶赶紧换走。

初一上学期快结束时,班上实行纪律分制度,把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相互监督帮助。比如上课讲小话,儿子扣3分,同组其他同学每人扣1分。比如课堂抢答正确,答题人加3分,同组其他同学加1分。每天公布分数和排名,动态看板管理。

儿子的纪律分很快就从原始分100滑到40多分,全班倒数第二。他虽然满不在乎,但是同组同学经常受他连累扣分,反过来埋怨他,监督他。



有一次课后课,说好了六点到七点,老师讲着讲着兴致特别高,想把知识点讲完再放学。儿子从7:10就开始坐立不安,到7:20终于忍无可忍,哗哗哗哗地收拾书包。

老师知道他的德性,装作没看见,忙着尽快收尾。但儿子竟然不顾同组同学的阻拦,背起书包,自顾自打开教室前门,走了。留下一屋目瞪口呆的同学和在风中凌乱的老师。

这次行为很快就被报告给班主任老师,儿子和同组同学都被大幅扣分。

班主任老师的耐心说教,换来的是儿子持续多日的不肯起床和早读迟到。再后来,老师孜孜不倦加强教育,儿子则好了两天之后又故态复萌,逐渐演变到不肯去学校。



逃课一露苗头,班主任、年级组长以及心理老师轮番上阵,谈话、家访、老师重点关注、优生一对一帮扶……种种手段都用上了,儿子却并未回心转意,反而越来越频繁地迟到、旷课和逃学。

那段时间,正值疫情防控反复,全市在家线上授课给了儿子很多方便,他经常把摄像头关闭自顾自地看课外书或者玩游戏,作业也更大幅度地不做了,反正老师没办法把手通过网线伸过来。

到去年十月份,初三开学才一个多月,儿子个头长到了1.86米,他积聚了足够的力量,于是离开了线上授课的课堂,从此再也不摸课本。三下开学恢复线下教学,儿子也不再重返校园。



注:上文的反思虽然提到学校和教育制度,我并没有丝毫责怪之意,反而非常赞同学校的这些管理方式,它们行之有效且贯彻多年,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拥护。

而且,儿子所在小学和初中的老师们个个都非常敬业,毕业班老师甚至在儿子中考前,不顾儿子反对,坚持来家里试图带着他补习几天(未遂),说实在的,我想不到哪个老师还能做得比她们更好了。儿子初三辍学,学校和教育制度的因素大概只占10%吧。


‬有一个坚持放养教育的父亲

儿子在初一期中考试拿了3张奖状回家,英语、数学和总分。这是他妈妈在小学高年级时鸡娃成果的延续。

我老婆相信,一个人事业上再大的成就,也抵不过教育子女的失败。在儿子两岁时,我老婆听从我的劝说,放弃了年入三四十的工作,当了全职妈妈。

她注重亲子交流,有意识地运用对话、音乐、活动等幼儿教育方法,儿子超强的记忆力、敏捷的反应力也反过来给了她鼓励。



起初,她对我这个名声在外的“教育家”非常信任,就近选择家门口的幼儿园,让儿子睡到自然醒才去,充分发挥儿子的天性,不搞超前教育,以致于儿子上小学时还不会写自己名字,期中考试数学34分——他不知道答题的方式是连线。这下知道了,期末考试就得了100分。

到了三四年级,儿子几乎每天都留堂,原因是不按规定完成作业,等于号上下不齐,等式写斜了,计算结果后面不写括号单位,末尾不肯写答冒号。

对于重复知识点的习题,儿子觉得会了的,干脆懒得做,而对于需要“编假话”的作文,则能躲就躲。用老师的话说,是“学习习惯非常差”。



在要求我对儿子管教无果后,老婆慢慢对我的放养教育模式失去了信心。她花了很大力气进行矫正,效果也不明显。后来她发现新东方的老师们有办法哄儿子,于是不顾我的再三劝阻,大量地报了新东方、学而思、荆楚潮等机构的课程,母子俩的大量时间花在培优班和来回路上。

老婆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儿子各门课成绩都在班级前几名,新东方学而思的万人测大都在全市前2%上下。儿子却并不在乎这些,反而经常表态不想上哪个班,经老婆耐心劝说和美食诱惑,最后还是听从了。

然而,老婆的这些招数,随着儿子的逐渐长大,慢慢失灵了。儿子从开始消极抵抗趴桌子睡觉,到坚决不上某些课。在校学习也从不肯完成所有作业,到一点不做,发展到旷课逃学,最后终于辍学。



班主任老师对儿子这样的好苗子十分关注,从发现他不足量完成家庭作业就密切进行家校联系。老婆顶不住老师的严格,最后把我推了出去。我态度良好地答应老师的要求,实际却并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三番五次之后,老师也看穿我是个阳奉阴违的家长,不再强制要求儿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了。

待到儿子迟到、旷课、逃学的情况愈演愈烈,老师跟我有多次谈话。最后一次,我建议班主任老师通过了解儿子正在玩的废墟图书馆里的角色,用游戏中的语言来和儿子沟通,这样效果可能会好一点。

班主任连连称是。不过,她第二天早上打电话过来,一反过去的客气礼貌有理有节,劈头盖脸地批评了我一通,埋怨说我这个老师也不是全能的,还要学会打游戏才能和学生沟通,你另请高明吧!然后气愤地挂断了电话。



班主任老师气话归气话,但她实际上并没有放弃我儿子,午休和课后经常把儿子叫到办公室,给瓶冰雪碧然后陪着他做作业。奈何儿子油盐不进,上午下午最后一节课上完就飞快地逃得无影无踪。

老婆眼睁睁地看着学霸儿子沉沦下去,不免对我仍然坚持放养教育颇有微词。老校长则在多次辅导教导无效后,气冲冲地骂儿子“死脸”,责备我“为什么不打”。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漏网之鱼

为什么不打?

当然是因为没必要打,儿子只是不适应学校教育,可他并没有不学习啊。

儿子不肯上幼儿园,原因是“他们太吵了”。他不仅不喜欢小朋友们叽叽喳喳闹个不停,也不喜欢老师们喋喋不休地管教,对园长和保安每天夸张地夸奖他帅也感到很不自在。

那时候他的梦想是拆掉幼儿园,饶有兴趣地和我一起幻想如何趁着夜色将幼儿园拆个精光,父子俩你一言我一语能讲一个多小时,对房屋结构和材料的分析仿佛两个拆迁队员。



儿子在幼儿园逃学时,在家看《汽车总动员》,一遍遍地看。他坐在地板上,身边围绕着闪电麦昆和它的几十个伙伴。

儿子双手不停摆弄,口中念念有词,用两个小时将剧情分毫不差地演练出来,台词中时不时还夹杂一两个英文单词。因为他先看的是我从人人上下的英文版(不推荐啊要尊重版权),后来才看老婆花89买的中文配音正版光碟。



大班下学期要认字做作业了,儿子非常抗拒,他还沉浸在玩具、电视和小游戏的世界里。有个机智灵光的同学很喜欢他,到家里来帮助他做作业,学着一休的样子转脑袋,想出了好多办法,最后儿子却气愤地把写字本撕烂得零零碎碎。

儿子上小学后,认识了一些字。他不满足于看绘本,直接在书架上找书阅读,不认识的字直接跳过去,然后兴致勃勃地跟我谈夏侯dun拔矢啖目、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杀long德的一个个神勇事迹。



儿子在五年级就读完了上高中的姐姐的所有藏书,他不满足于少年文艺和曹文轩杨红樱,开始把手伸向我的书房,各种历史书被看了个遍。

后来央求我们给他买科幻小说,刘慈欣克拉克阿西莫夫的黑色封面套装摆满了他自己卧室的书架,500页厚用不了两天就看完,间杂着要买各种星际战舰、人物角色和怪兽的积木,6000片8000片那种,一天下来废寝忘食地拼成功。

心血来潮就自己仿写科幻小说,传到网上,我看过一眼,其中阅读量最大的一节是500多。(这些读者要是知道作者是个10岁小屁孩会怎么想?)



到初一时,儿子一页页地读完了大概1500本书,拼的积木至少在100多个,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幸好,他在初一下学期开始迷上了大型游戏,为我们省了不少钱。

他最先迷上的是废墟图书馆,边玩边分析角色,在笔记本上画着我看不懂的图表。后来是文明6和侠盗飞车5,文明里的人物,侠盗飞车里的场景,他一一查找资料,意犹未尽的则去省图借阅相关书籍,(对考试)没用的历史地理知识突飞猛进。



看到我写头条文章每月有几千元收益,儿子眼红了,他开始录制一些游戏视频,上传到b站。可惜的是,多日的努力之后,收益仍然是0。他索然无味地放弃了,重新翘起腿,窝在大班椅上,就着快乐肥宅水,兴致勃勃地玩游戏。

彼时,他的同学们正在为元调四调和中考拼命复习和刷题。




‬一颗孤独而空性的灵魂

儿子毫不怀疑自己能养活自己。他的生活要求变得极其简单,吃穿住行都随便随缘,理发由他妈妈用推子5分钟搞定,他不需要朋友,不爱说话,几乎不需要花钱。

他妈妈问,难道你打算一辈子啃老吗?儿子答:到18岁吧。他顺从地在家拖地,洗晒衣物,他自觉地把自己的衣柜书柜床铺整理得清清爽爽地。



儿子说话,非常温和,完全不带攻击性,极少带情绪。

他从小就是这样说话。我听着非常舒服,非常欣喜,同时又非常陌生。我老婆是典型武汉女人,开口先压人一头;我说话也经常夹着辛辣讽刺,时不时得理不饶人;老校长引经据典语重心长爱教导人;我妈则艾怨深重话里话外透着绑架味。我从来没有听到身边人像儿子这样毫无攻击性地说话。

儿子两岁半的时候,在小区楼下,我鼓励他去那边的小游乐场和其他儿童一起玩。他不肯去,说:“有的小朋友不喜欢我。”



儿子四五岁时,经常会在回答我的问题时说:“我不知道啊。”有一次恰好是我碍于面子答应了一位朋友的请求,安排副市长接见他从我国台湾省过来视察工作的老板,正在左右为难心烦意乱的时候,儿子随口一句“我不知道啊”,突然让我醍醐灌顶,如鹤出笼。

有儿子作为镜子,我发现自己经常会说绝对话、过头话。有儿子作为榜样,我开始学着好好说话,逐渐学着不多说话。



有一次我陪着儿子做作业,初二的数学题有点难度,需要拐两道弯。儿子翘腿坐在大班椅上,放下手中的雪碧瓶,右手用怪异的姿势提起笔来,在答题区歪歪扭扭地划了个8字,然后摇头晃脑地看下一题。

我在旁边默默地在草稿纸上列了列算式,口算下来,答案果然是8。



儿子懒得按照规矩写解题过程和答,对于已经懂了的知识点也懒得复习回顾,更不喜欢刷题和背诵——这恰恰是考试得分的关键。从小学到初中,他为此吃了很多很多苦头,却一直懒得改正。

任课老师们也被他搞得头疼,无论是鼓励,还是惩罚,儿子都毫不在乎。偶尔有效的办法是说好话,恳求他帮忙,说老师也要应付年级组长和校长的检查之类的。儿子会点头答应,按规矩做一次,或者听话两天,之后仍然我行我素。

老校长一生桃李满天下,自己家里却结了个苦瓜,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里的招都用遍了,最终还是无计可施。老校长气得恨恨地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就在全家人为他辍学之后的学业和生计发愁时,他却欣喜地告诉我:“我没有理想,现在就是我理想的生活。”

他这种毫无荣辱观的人生态度,恰恰让我很是着迷,就像我曾经神往的颜回和第欧根尼,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一样。

以致于我不管不顾家人的担忧,发自肺腑地赞叹儿子:“贤哉,回也!”



多年前我读到庄子讲“空船”,一直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我的儿子,在我面前活生生地演绎出来什么叫空船。我恍然大悟,古人诚不我欺也!

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庄子·山木》




‬在世间难逃避命运

淡定老爸系列文章发表3个月来,我接到了几千条留言和过百条私信,读者朋友纷纷反映家有同款子女,其中又以儿子占绝大多数。

家长们普遍感到焦虑苦恼,却又无从用力。他们希望我多少能给点建议。

子曰过要因材施教,子还说过言传身教。我想,我儿子之所以这样,要说原因,70%在他自己,10%在学校和教育制度,10%在父母,还有10%在社会环境。

而他自己那70%,也算源自我和老婆的基因,或者说祖祖辈辈基因的沉淀。



我儿子有个上世纪20年代从汉口警察局辞职返乡的曾祖父,有个30年代从武昌工业学堂辍学去投考黄埔军校的二爷爷,有个60年代不喜欢停课闹革命从大串联的县一中学生队伍中私自跑回家的爷爷(老校长),有个90年代参加完县一中高中毕业会考坚决不参加高考的叔叔……鉴于我已经历过我弟弟拒不高考给家庭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对儿子初三辍学有点儿见怪不怪了。

具体到儿子他爹,年少时的荒唐事就更多了。小学时就常逃学躲在草垛边打扑克,初中时逃课去钻电影院栏杆看了十几遍少林寺,中考数学在考场上睡着,高中三年晚自习总是逃到校外去玩,大学期间出勤率不到1/3,毕业后更是爱折腾,先是同时从央企辞职+上交大研究生录取了不去,非要去深圳打工,后来回机关干到副处级了又主动下海……

有其父必有其子,没啥稀奇。种什么籽结什么瓜,没啥可焦虑苦恼的。



“从前,现在,过去再不来
红红落叶长埋尘土内
开始终结总是没变改
……
在世间难逃避命运
……
或我应该相信是缘分”
——《一生所爱》

当年,我拒绝系主任诚恳的留校邀请时,我撕掉上交大研究生复试通知书时,我不顾老校长要我办理因病停薪留职的建议而执意从央企裸辞时,老校长满腹忧虑却一一支持了我。

今天,儿子毅然从高速奔驰的学校教育列车上跳下,决定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和生活的时候,我除了对老校长当年的心境感同身受外,还要学习他对儿子的信任和支持。




‬辍学少年的出路在哪里?

现在,我经常要向家人和亲友回答儿子“出路在哪里”的问题。读者朋友们也十分关心,尤其是家有同款子女的父母们。

这个问题,也同样得从天性和基因里找答案。

我看到儿子爱思考,有细心,阅读广泛,有哲学思辨能力,爱幻想爱琢磨爱分析改进,不喜拘束,不耐重复,不愿意在管制环境中做事。


其实在他初一时我就看出他缺乏相互协作能力,断定他无法从事任何群体性工作,因而担忧他如果上大学会是白读了。哪知道他更直截了当,不但大学不上,连高中都省了,中考的紧张复习阶段他则爽歪歪地打够了游戏。

我想到我的祖父诗词书法俱佳,老校长在格律方面功力颇深,诗词歌赋楹联享誉四方,我本人从小就下笔千言七步成诗,再看到儿子心血来潮能写点东西,情不自禁地想也许儿子会是个搞创作的料子。

他像颜回一样对生活条件要求极低,尽量不给我们惹麻烦。他没有成功的渴望,他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就已经圆满具足。



我们有点小积蓄,按照儿子现在的消费水平,哪怕再高一点,应该也是可以养他一辈子。所以,我订了个计划,先养他十年再说。创作很苦,需要积累,需要熬,需要长期主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我先试试十年,由着他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我则丝毫不干预,只是做好他的后勤保障和技术支持。毕竟,10年后,他的同龄人刚刚硕士毕业,才开始工作。儿子这十年不上学,至少给我们省了50万吧?



儿子倒是对自食其力很有自信,他认为自己在18岁后养活自己绝对没问题。若是如此,就太好了。

说个实在话,虽然我对于儿子的规划有理有据,但他的未来到底会如何,我并没有多大把握。我煞有其事地说这些,也只是为了宽老婆和老校长的心。

我唯一确定的是,以儿子的善良和纯粹,他一辈子都会走正路。至于他如何过这一生,我都会接受,都会以他为骄傲。



这个高大帅气温和的阳光少年,提前走出家庭、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庇护,茫然而又坚定地开启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我感谢他带给我这么多关于人生的思考,也感谢自己和老婆,在15年前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来。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纪伯伦《孩子》


世上所有的穷、苦和恶,都源于愚蠢,愚蠢是因为蒙昧,蒙昧是因为拒绝真相。有人之所以闭目塞听,拒绝真相,因为真相很冰冷,他怕冷。

人世间的温暖,在于有效沟通。《五千沟通基础课》,帮助学员通过人际沟通的学习,看到真相,收获智慧和温暖。

它看起来是自媒体创作课,练着练着又好像是财富启蒙课,钻研进去感觉是人生规划课,仔细回味,原来是一场“找到自我”之旅。

第一期已于7月1日正式开课,25名来自全球各地、顶级名校毕业的各行业精英,在前所未有的震撼中纷纷表示,要是早点来上课就好了。

想要了解第1期学员们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就请立即加入铁粉群。


五千学铁粉群加群办法:
支付入群费20元,如已经打赏超过20元,或者转发五千叔原创文章达到20次,请截图发给管理员验证。符合门槛条件的,无需支付入群费。

意犹未尽的朋友,就请点击这里加入五千知乎铁粉群,和同道中人一起畅聊吧。


《五千沟通基础课》第2期正在盲报

原价5000元,
现以盲报价1500元/人征集报名。

盲报价仅限开课通知发布前

适合人群
自媒体创作者
服务业从业人员
为人父母者
年龄在18周岁以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