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有哪些不易发现却有意思的细节?

发布时间:
2024-09-01 15:34
阅读量:
7

刘邦登基后,跟张良纵论天下大事,谈了很多。可是对于他俩的这段谈话,司马迁却来了一句:

及立萧何相国,(张良)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着。

——《史记·留侯世家》

意思就是:“这段谈话没啥重要的,又不涉及大汉天下的存亡,所以我就不写了。“

萧何当上相国的时候刘邦刚当四年皇帝,中原虽然平定了,可距离天下大定还远着呢。这时候张良过来跟他谈天下局势,司马迁竟然说他俩的谈话不重要?

如果连这件事都不重要的话,那么,什么事才算重要呢?

带着这个疑问接着往下读,读到这段话的后半部分,就会明白作者的心思了。

留侯(张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大致是讲:张良想退隐修仙,于是开始节食不吃饭。刘邦死了之后(注意,这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吕太后强迫他吃饭。张良不得已,就听吕太后的话开始吃饭了。

之前写张良和刘邦的谈话内容,司马迁是一个字儿也不愿意写;可如今写到吕太后强迫他吃饭,竟写得如此详细。

难道说,大汉初立时的天下大势,还比不上逼一个节食的人吃饭更重要吗?

难道在司马迁眼里,张良和刘邦的谈话影响不到大汉天下的存亡,那么吕太后逼张良吃饭这件小事,就能影响到大汉的存亡了吗?

别说,还真能。

这就是太史公的春秋笔法了。写吕太后逼张良吃饭这件事儿是别有用心。

话说,司马迁为啥把这件事拿出来大写特写?

这恐怕就要从头说起了。


“商山四皓“的另一面

当初刘邦想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时,张良给吕后出主意,花大价钱搬来当时的名士“商山四皓”。这四个老头是出了名的清高,之前一直不愿意为刘邦效力,可此时竟然也都忘了自己是隐士高人了,纷纷表示支持太子刘盈,而且还在宴会上表现出一副谄媚逢迎的姿态来:

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

刘邦说“烦公幸卒调护太子”是什么意思?很明显,刘邦都无语了。这四位道貌岸然、身负盛名、须发皆白的老人,也不过都是为刘盈谄媚献好而已。看到这四位求生欲极强的老人,刘邦也只好说一句,“为太子求情,也真是麻烦(难为)你们了!”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

这段描述很有画面感。四位老人“趋去”,也就是用小碎步快快离去。这时候刘邦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看着他们离开。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刘邦始终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我一直以为,像他们那样的隐士高人,是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的!那弯着腰赶着小碎步匆匆离去的样子,哪里像是洁身自好的高士,倒像是趋炎附势的老太监!“

没想到吕雉已经玩到这个份上了,连商山四皓都因为她的权势而折了风骨。刘邦的眼神里,有惊愕,有无奈,有悲凉,也有痛恨吧!


其实,刘邦心里是爱刘盈的,毕竟那是自己儿子

刘邦生病不能带兵,于是派刘盈带兵出去平定黥布。黥布是个什么人,刘盈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刘邦此举就是故意找茬要废刘盈。这时候吕雉急了,让刘邦强忍着病痛也要亲自带兵,目的就是保住刘盈。刘邦最终决定按吕后的意思去做,带着病出发了。

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强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愿上无与楚人争锋。”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强卧而傅太子。”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

张良此时也生病了,却见缝插针,为吕太后买好,争取让刘盈留守关中。毕竟留守是个美差,又出不了啥岔子,等刘邦回来的时候刘盈也算立了功。

刘邦心里明白吗?当然明白的很。可是他仍然照做了。他完全可以不听吕雉的,坚持让刘盈去带兵,可他最后宁可强忍病痛亲自带兵也不忍心看着刘盈兵败。不仅如此,面对见缝插针的张良,刘邦还说,“你虽然生病了,也尽量克服一下,去好好给刘盈当老师吧。”

因为刘邦知道只有张良懂他,他想借张良的口,来告诉刘盈自己是爱他的。毕竟刘盈性情温和,刘邦不希望他被卷进这场无情的政治斗争当中。废了他的太子之位,也许是对他最大的保护。

可是大汉的江山也是必须保住的。如果不废了刘盈,吕雉就会一家独大。这一点,刘邦心里比谁都清楚。

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谏,不听,因疾不视事。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太子。上详许之,犹欲易之。

刘邦一直在逃避。他一直无法下定决心,但当别人劝他下决定的时候他又不听,一直拖着不办。此时的刘邦纠结、愤懑、孤独。


“霸王别姬”的再现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这一幕,和霸王别姬又是何尝相似!戚夫人此时怕是已经料到自己的结局了吧!

自从吕雉跟着他经历了无数劫难,跟着他打江山的时候起,刘邦就早已看透吕雉的为人了。以他的精明,何尝不知道吕雉一旦把持了朝政会是怎样的结果。可是他没办法,吕雉太聪明了,也太强势了,他必须做出妥协。当时立刘盈为太子,可能也是出于妥协吧。

值得说道的是,司马迁在后面特意加了一句:“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四人”就是之前提到的商山四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保住了太子都是张良的功劳。”

潜台词是:“大汉江山从姓刘变成姓吕,张良是负有很大责任的。”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大汉姓吕这个结果,张良当初难道看不出来吗?

张良是最懂刘邦的人,刘邦能看出来的事,他当然也看得出来。但他恐于吕雉的强权,也只好妥协了。

吕后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曰:“君常为上谋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卧乎?”留侯曰:“始上数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爱欲易太子,骨肉之间,虽臣等百余人何益?”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

吕雉让吕泽传话给张良说:“你给皇上当谋臣,现在皇上要换太子,这事怎么能和你无关呢?“

潜台词就是说:“你早就和皇上绑一块了,你要是不帮我,我就卖了你!”后来,更是毫不掩饰地直接强逼:“赶紧给我出谋划策!”

各位看官,看到这是不是觉得有点眼熟?

高曰:“上下合同,可以长久;中外若一,事无表里。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今释此而不从,祸及子孙,足以为寒心。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斯乃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托命哉!”

——《史记·李斯列传》

这是秦始皇驾崩时,赵高胁迫李斯更立胡亥为太子的那一段。而先前赵高的那套威辞,和如今吕泽对张良说的简直是如出一辙。都是“利益捆绑+你难逃其咎=你必须跟我合作”。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始皇帝驾崩不到十年,赵高和李斯之间的权力胁迫就在吕雉和张良之间重演。


多少英雄,忘了初心

在《史记·留侯世家》里,张良一共被强迫过三次: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2)吕泽强要曰:“为我画计。”

(3)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第一次是著名的圯上敬履的故事。老人强迫张良为自己取鞋,张良的反应是“鄂然,欲殴之”,这正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该有的样子。此时的张良刚刚刺杀秦始皇未遂,亡命于江湖。一个连秦始皇都不怕的人,怎么可能怕一个老人呢?

可是,当他经历了楚汉之争,跟随刘邦平定天下,又名爵加身,贵为三杰的时候,他却怂了。当吕后派吕泽强行要他出谋划策保住太子的时候,他竟屈于吕后的强权,为吕后推荐了商山四皓。

而当他终于想要节食修仙、不闻世事,却被吕后强行逼饭的时候,这个面对秦始皇和项羽都不肯皱一下眉头的人,此时的反应竟然是“不得已,强听而食”。

当初那个仗剑走天涯的小伙子,如今已不再是少年。

这是权力的可怕,同时也是人性的复杂。

张良那么勇敢,到底还是被人强行下饭了吧!商山四皓那么高洁,到底还是露出一副逢迎的嘴脸了吧!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一旦忘了初心,终究都会为自己的选择所累。


司马迁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时时埋下伏笔,穿针引线地在“忘了初心”这件事上大动笔墨呢?

因为,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就正处于一个是否要坚持初心的艰难抉择之中。

饱受宫刑之痛、孤独之苦、不被人理解的窘迫,以及对自己祖上数代都无法担任史官的不甘、对自己天命的慷慨和悲凉。这使得司马迁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要不要像商山四皓那样为了荣华而曲意逢迎?要不要像李斯和张良那样为了富贵而放弃初心?

司马迁最终选择的是第三条路。在他的价值观里,假如你真的生不逢时,料定自己一辈子都无法功成名就的时候,你还有最后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找到一种文化或信仰,倾注毕生精力去奉献它,并把它传递下去。

永远的司马迁

所以,当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对他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的时候,司马迁就明白了。既然自己和父亲这辈子都无法显达于世,那就写成一本书,让它流芳于后世吧!

“多年以后,世人会记住我司马迁,同时也会知道我有一个伟大的父亲。”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孔子《孝经》

古人的孝,是一种信仰的继承、精神的传承、责任的隔代传递。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华文化,正因如此,才能得以绵延数千年而不断。

反观那些王侯将相、名门富贾,无论祖上多么显赫、多么盛极一时,往多了说传个三五代,往少了说也就传个一两代,最后的结果差不多都跟张良的儿子张不疑一样:“xx年,坐xxx罪,国除”。

说什么古今将相,功名利禄,到头来不过是荒冢一堆草没了。纵观历史,唯文化与精神可万世长存。

于是,司马迁含泪写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司马迁《报任安书》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正是这份初心,铸就了永远的司马迁,也铸就了永远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