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鬼畜伪纪录片里经常出现“麦克阿瑟”这一现象?

发布时间:
2024-09-01 06:05
阅读量:
37

这个梗最早是因为吴京的那部《长津湖》。

在这部电影里,开场没多久,为了衬托中美双方的战略选择意图,就出现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的一次高调亮相。

这是一场麦克阿瑟在美军基地对大兵和媒体的战前动员戏,上来先是特写大皮鞋、烟斗,然后是标志性的蛤蟆镜,总是抬着的下巴,代表了当时美军的骄傲和目空无人。

之后借助麦克阿瑟的发言和媒体的问答,再次立了一系列的“Flag”,感觉他对这场战役十拿九稳,是一次度假一般。

电影的后面又有几次出场,都是麦克阿瑟的华丽大特写出场,然后被现实的战局“啪啪”打脸。

形成了一种“言出法随”的戏谑人物印象。

颇有“丞相为何发笑”的喜感。

因为这演的让人印象深刻,于是“麦克阿瑟”就有了点“带预言家”的意思。

也就是看似一本正经的说了不少,气势拿捏的十足,但实际上内容荒谬讽刺,不必认真,当真你就就输了的感觉。

《长津湖》上映时候是2021年11月,正好是中文互联网短视频最火的时候,其票房56.95亿还上了国内电影票房史的TOP10,影响力很大。

于是有网友开始用“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过”这个梗,有点像是“鲁迅曾经说过”的意思。

B站有一个UP主,叫做“阿毛纪录片传奇”。

他早期的视频风格是旁白腔、黑白剪辑来评价网上的一些红人和趣事,结尾最早是没有“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说过”这个结尾的。但会引入一些名人的评价,来作为结尾。

在2022年11月的一条视频里,他第一次在视频用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曾经评价”的结尾。

我能找到最早用的来源是这位博主,如果大家有其他信息欢迎评论告知。

之后,“麦克阿瑟的评价”也成了他固定的视频结尾模式。

B站本来就有玩梗的传统,这个剪辑也被其他UP开始使用,诞生了一批“大型纪录片”的模仿。

这里顺便说下:

“麦克阿瑟纪录片”常用的配音语音,是微软AI的“云泽”语音;

而常用的背景BGM配乐,是音乐《Temple》的主旋律,

画质的调色是复古或黑白的色调,夹带有雪花点。

这几个元素也是阿毛从最初的“纪录片系列”开始使用的,不过当时还没有结尾麦克阿瑟的评价。

此外,真实的麦克阿瑟的确也是造梗王:

除了他非常注重个人形象,比如出现在媒体前面一定是标志型的玉米烟斗、飞行员夹克、蛤蟆镜、手杖、大头皮鞋穿搭外,他还很会造金句。

比如“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这一句,真的是麦克阿瑟说的。

出自他1951年在国会大厦发表的题为《老兵永不死》的演讲,之后被广泛引用。

再比如下面这张知名的照片,美军在麦克阿瑟带领下气势汹汹登录。

是在1944年他率兵打回菲律宾的时候让媒体照的。

据说当时本来有登陆艇可以送到岸上,为了让摄影记者拍下最能体现出他形象的画面,他要求特意不坐船。带着部下趟水上岸。

据说在现场还重复拍了多次,终于留下了这张完美的宣传照片。

这种华丽出场、蜜汁自信、高调打脸的风格,特别符合B站的梗文化,于是被快速大量引用。

这些“伪纪录片”中的麦克阿瑟金句也非常有才,比如:

“如果上帝让我去写暑假作业的话,那么我宁愿去对抗上帝。”
“现在的脆皮大学生应该是20来岁的年纪,60多岁的身体,10岁的经济,3岁的情绪管理。”
“虽然我作战经验丰富,但面对你们这种企业家,我像个刚入伍的新兵蛋子。”

网上”麦克阿瑟“的火爆,还引出了专业选手下场:

2023年,当初《长津湖》中扮演麦克阿瑟的美国演员詹姆斯·菲尔伯德,在B站、抖音等多家平台开设了账号“麦克阿瑟MacArthur”,并以麦克阿瑟的扮相出镜当起了评论家。

仅用三个月时间,就在抖音涨粉200万,B站涨粉142万,全网粉丝近500万。

二创网友们也很高兴,因为这样就有更多的素材了。

这兄弟一点没有专业演员的自觉和架子,经常穿着麦克阿瑟的经典穿搭,旁若无人的在视频里上街逛超市、喝奶茶、吃小摊,于是留下了很多有趣的素材。

在各大漫展上,他也是常客。

搭配金发美瞳的女COSER一点也不维和。

其实他本人长的也挺“优雅”的,符合那种自信老白人的形象气质。

从他发的视频能看出来,也有不少游戏、玩具的广告商找到,算是一部电影成名,走上了另一条
“演员的终极是带货”的短视频道路吧。

最后说下真实的麦克阿瑟。

下图是麦克阿瑟和视频中模仿者年龄比较相似的时候,可以说的确演员的扮相很像。

他叼着的烟斗,是用玉米芯做的,算是美国的一种独特民间风格。

麦克阿瑟年轻的时候很帅,双眼没有中年时审视别人的微眯,反而有些忧郁的情怀。

他在西点军校时候时妥妥的高材生,拿下了几乎所有年级的第一,只有一年是第三。

晚年的麦克阿瑟在美国医疗中心去世,享年84岁。

他一生曾经八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是美国历史上充满争议又风光无量的一个人。

总体来说,

因为之前大家常用“国内某文学大师说过”这样的梗,但稍有不留意容易被指责不尊重文学家。

而“麦克阿瑟”这个人物身上的高调华丽、指点江山、说说而已的特征符合了“补位”的需求。

所以,播主们一拍即和,都开始使用这样一个美国人的形象进行评价,潜台词也是,所有前面纪录片的内容,不必过于认真,大家乐呵一下就行了。

而现在大多被使用形象的美国演员詹姆斯,也有着娱乐无国界的乐观,不在意他的形象被博主们使用,并亲自下场参与一起娱乐。

所以,麦克阿瑟也就成著名的“嘴替”了。

关注也说,阅读更多有趣的思想。
目前国内的经济到底是属于什么状况呢?枪击特朗普的枪手是个什么水平?当年石油工人可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连996都不愿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