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父辈光环的诸葛瞻最终兵败身死后为什么后世没有对此讥讽?
发布时间:
2024-08-24 20:32
阅读量:
42
诸葛瞻兵败身死的本质是一群官二代,三代们的集体殉国。
这支七拼八凑的蜀军,也是蜀汉灭亡前,唯一与魏军展开野战的部队。
而且,诸葛瞻的军队已经几乎把邓艾击溃,但被邓艾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击败。
你说笑话,恕我不理解笑点在哪里。
诸葛瞻父子,黄崇、李球这些人在败局之际,宁愿埋头死战,也不苟活求存,可笑么?
对此,前人早有评价:
干宝曰: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不能因为诸葛瞻打不过邓艾,就认为诸葛瞻可笑吧?诸葛瞻这批人的品质是没问题的。而他们能在战争中期几乎击败邓艾,所欠缺的可能是运气,也可能是缺乏战争的磨砺所导致,这个程度也不好说诸葛瞻就是草包一类的对吧……
再看史料:
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瞻怒,斩艾使。
简单说,诸葛瞻打败仗跑路有前途,他还是蜀汉的执政官;诸葛瞻投降了有前途,他还有高官厚禄;诸葛瞻不决战邓艾有前途,无非让邓艾去捅姜维屁股,害死姜维——然后诸葛瞻选择了和邓艾决战,这时候蜀汉起码还有姜维、廖化、张翼这种宿将,但和姜维都打不过的邓艾对阵的——是作战经历寥寥的诸葛瞻以及一群官二代,这群人为国捐躯,到底要笑话人家啥?
经评论区提醒,诸葛亮和诸葛瞻一样也被劝降过:
亮集曰:是岁,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各有书与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亮遂不报书,作正议曰:"昔在项羽,起不由德,虽处华夏,秉帝者之势,卒就汤镬,为后永戒。魏不审鉴,今次之矣;免身为幸,戒在子孙。而二三子各以耆艾之齿,承伪指而进书,有若崇、竦称莽之功,亦将偪于元祸苟免者邪!昔世祖之创迹旧基,奋羸卒数千,摧莽强旅四十馀万於昆阳之郊。夫据道讨淫,不在众寡。及至孟德,以其谲胜之力,举数十万之师,救张郃於阳平,势穷虑悔,仅能自脱,辱其锋锐之众,遂丧汉中之地,深知神器不可妄获,旋还未至,感毒而死。子桓淫逸,继之以篡。纵使二三子多逞苏、张诡靡之说,奉进驩兜滔天之辞,欲以诬毁唐帝,讽解禹、稷,所谓徒丧文藻烦劳翰墨者矣。夫大人君子之所不为也。又军诫曰:'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昔轩辕氏整卒数万,制四方,定海内,况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可得干拟者哉!"
诸葛瞻在才能上固然不如其父,但德业上能够克绍箕裘也很不容易了,祖孙三代都为国尽忠,死在战场,笑得出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