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审计的人有多可怕?

发布时间:
2024-08-13 22:01
阅读量:
15

说一个我的真实经历。

我从四大审计跳去 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久,副总裁推了一个项目给我做。

项目比较急,大概是「周二下午三四点左右通知我,第二天去出差」这样。

这是一个新材料公司的 B 轮股权融资项目,公司的收入大概有 5 个亿,净利润在 5000 万左右。

我需要现场考察项目的业务经营情况;

复核其财务报表与法律披露等情况是否真实准确;

最后再评估它的投资价值。

考察结束后,我需要写一份投资报告,将上述调研过程与结果完整记录在内。

这份投资报告,将和公司风控部的风控报告一起,提交给投资决策委员会。

由他们决定,我们要不要真金白银地投钱出去。

A 轮时,有当地政府基金进去了,还有另外两家市场化基金。

总体来说,项目难度不大。

但我没想到,正是这个项目,差点让我吃了一个大亏。

奇怪的联系人

我当时刚入 PE 这行不久,项目渠道来源还比较少。

领导们有项目安排给我,我很积极。

作为投资副总监,我是这个项目的具体经办。

我上面还有投资部总经理,及分管投资的副总裁(也是推项目给我那位)。

我跟副总裁给的联系人联系好,确定好了行程,并先发送了资料清单。

周三中午一点多,我到达对方省会机场,联系人来接机。

联系人不是项目公司的人。

但我没多问。

投资这一行,蛮多以推荐项目或者说「拉皮条」为生的各式中介,全职或兼职都不少。

与以前的审计相比,行程其实是蛮宽裕的。

以前做四大审计经理时,出个差,恨不得坐早上八点航班出发,再坐晚上九点航班回来。

能一天搞定的事,能一天赶回来的差,都是早出晚归,当天往返。

现在呢?

早上睡到八点多甚至九点起床,稍微洗漱收拾下出发去机场。

10 点多到机场,慢吞吞地等起飞。

1 点多着陆后,再辗转到项目地,也三四点了。

喝点茶,寒喧一下,就可以吃晚饭了。

重点当然是晚饭的时间。

我带了位投资助理。

虽然经验尚浅,但学历很好,国内前四本硕理工科。

我们顺利在到达层与联系人见上了面。

联系人,估且称其为王哥吧。

王哥其貌不扬,170 多的个子,灰色夹克外套,黑裤加黑皮鞋,鞋子不是太整洁。

王哥蛮热情的,直说辛苦我们了,还伸手要帮忙拉我的行李箱。

我连忙道谢婉拒。

四大出身,实在没有这个习惯。

哪次项目团队出差不是自个儿拉自个儿的箱子呢。

无果,王哥只好带着我们去到停车场。

大众车,保养略粗糙,我的直观印象。

同时心里有了些狐疑。

一路刻意闲聊,我知道了多些信息。

这项目原来不是王哥直接推给我们副总裁的,中间还有一人,至于是谁,王哥没有具体透露,我听那个意思猜测,身份地位应该不低。

王哥有其他事业或工作,时间灵活。

这项目实控人报出来的估值在六个亿,打算融资 6000 万。

又坐了一个半小时多,近两小时车。

终于到了项目办公地。

实控人李总带着三四名高管,在一楼迎接我们。

又是审计没有的待遇。

以前做审计时,小公司最多由财务总监请吃个饭,大公司一般就是吃饭堂。

要有人请吃饭,也得我们合伙人一起去才有这待遇。

但当时一入 PE,就发现不管哪个项目,去到现场,一般是实控人或其身边副总直接接待。

经历过几个就马上习惯了。

实在是由俭入奢易。

晚上的吃饭与其他项目一样,豪华而热情。

大伙举杯共饮,畅谈未来顺利合作的美好愿景。

随着一轮一轮的敬酒,我对几位高管也有了多些了解。

都是跟老板近十年的老战友了。

财务总监黄总,女,甚是能说会道。

聊到我以前在四大,极尽捧场,连称我老师。

敬酒时,用两杯换我一杯。

言语喧嚣间,觥筹交错中,我仍保有一丝冷静,这家公司的人,江湖气似乎重了些。

谈到后面几天的工作安排,黄总说资料已经准备好了。

我一边说辛苦黄总了,一边转头问实控人李总:「李总,咱们工厂离这不远吧。我们想明早先过去参观一下。」

李总回复:「工厂不远的,四五十分钟车程,你们要不明天先看下材料,后天再过去?」

我说:「不用的。我来的时候,我们领导跟我说过您这项目了,资料到时给我电子版也行。我抓紧看下工厂,争取周五回去赶报告,下周尽快上会。」

李总一听我这说辞,没再说什么,同意了我明早先去工厂。

谁料,就是这趟工厂之行,让我发现了问题。

工厂之行

第二天周四,一早,八点半左右,我们出发去工厂。

除司机外,同行的有五人,除我、投资助理小卢、联系人王哥、财务总监黄总外,还有分管技术的副总陈总。

陈总也参加了昨天的晚宴,话不多,印象不太明显,但喝酒很是豪气。

四十多分钟的路程,我基本在与陈总闲聊。

聊他的籍贯,学校,专业,家庭等等。

当然,也兼顾黄总的感受,偶尔递个话头过去。

陈总原来本科是化学,后面读了个 MBA,来这公司的时间七八年。

黄总更元老些,十一年左右了,本科会计,学校名字没听过,不知是否真是本科,来这公司前在其他地方做过几年的会计核算。

老板李总最早不是做这行的,应该是依托政府关系靠着矿产资源着实赚了一笔,后面被兼并了。然后拉着一名高校教授另起炉灶,教授的名字我听得不是太清。昨晚也没出现。

比前天拿到的 BP(Business Plan,商业计划书的简称)多了不少信息。

很快,我们一行到达工厂。

工厂负责人王总带着两位同事迎接。

我们先到会议室放下背包,换好防尘服后,我们沿着参观通道开始考察。

王总负责介绍,偶尔他的同事会补充。

工厂整体给我的感觉还比较规范,各式操作图示、安全标语、管理规章,各居其所,分门别类,井井有条。

A 栋参观完毕,转至 B 栋。

A 栋与 B 栋有些不同。

A 栋是密封式的,生产的不同环节在不同的操作间当中,彼此隔开。

我们是透过玻璃窗观察内里生产运行情况的。

一边听着王总与他的同事,指着各式仪器设备,在介绍它们各自的功能作用。

A 栋(参考图)

而 B 栋是一大通间,各式反应炉树立其中,几种不同颜色的管道转行其中,遍布上空。

十来个操作人员,忙忙碌碌的。

B 栋(参考图)

我很是好奇。

好奇是审计与投资两个行业从业人员的一个共同必备特质。

每年看的项目都很多,千差万别。

没好奇心的话,还是做些 in-house 工作比较合适。

在王总介绍的同时,我瞄了一眼反应炉上的铭牌,同时发了个微信给投资助理小卢:「拍铭牌,问产能。」

发完,我一转头,指着前方另一反应炉,问王总:「那个反应炉是做什么的?」

一边抬步向前迈去。

队伍也被我带着往前走了。

小卢被动留在了后边。

我知道他会搞定的。

没过多久,在王总仍忙于解答我对新反应炉各种疑问的时候,小卢跟上了队伍。

接下去的参观,我又主动问了下排班、工人工资、良率情况等等。

11 点来钟,我们完成了车间的参观考察。

中午在工厂附近餐馆用完餐,我们又赶回项目办公室。

黄总已安排好了会议室,靠墙一侧堆满了一叠一叠的凭证。

椭圆形的会议桌上也是。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打开笔记本电脑,眼睛看似盯着屏幕上的 EXCEL 表格,脑子里却已在综合目前获取的所有信息。

疑点重重

从见到王哥开始,我就觉得有些奇怪的地方。

王哥穿得太朴实了,车子也有点旧。这个兼职中介,也太兼职了。

再到昨天晚宴的江湖气,跟新材料公司似乎有些差距。

此外,技术陈总的水平,应该是搞不定这种新材料的研发。

而财务黄总,应该是忠心耿耿的。

但她太主动了,似乎太擅于「对付尽调」了。

会议室里的这些凭证,并不是我提出来的要求。

她却搬过来了。

最关键的是,从小卢落后队伍一步所得到的信息来看——项目公司的产能和收入不匹配。

按王总他们的介绍,B 栋的生产可以理解为线性的,每个生产环节的产能都对最终产能有决定影响。

这是一个串联,是不能有短板的。

但,按小卢向工人侧面了解的情况以及铭牌上的资料,计算出来的产量结果。

不管是乘以 BP 上的单价,还是这两天顺口向李总、陈总、王总等人问到的单价范围。

都离报表上的收入数字,有些距离。

小卢也说他问了化工专业朋友,这个过程的计算逻辑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我打开黄总提供的前十大客户明细。

随意在网上搜了一两个,没发现什么异常。

安排小卢将十大客户的一些关键信息汇总起来后,我又让黄总导一个科目余额表(科目余额表是会计作账的基本表格,有各个科目的明细情况与变动情况,包括上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与减少额,及本期末余额等信息)给我。

对着科目余额表中的应收账款明细,我发现了些情况。

这公司的前十大客户,占比并不高,大概就百分之三十多。

前十大以后或者前二十大以后,还是有不少客户的销售额是较高的,几百万不到一千万这样。

我找了其中五六个期末余额较小的客户来查,发现他们的注册地址在外省,偏远地市。

我另外增加了搜索范围,叫小卢一一查下这些我还没有查的公司。

与其同时,我记下刚才查到的五个公司的联系电话与法人姓名。

然后装着有电话进来,拿起手机就走了出去,一直演到楼梯间。

随后,我启动了副卡号码,一个电话一个电话打了过去。

有些打不通。

打得通的,我开头就是「张总,您好啊。我是 XX 贸易公司的小陈,昨天一朋友介绍了贵公司的产品,我们在 XX 市的业务范围还比较广,不知您下星期在公司不?想登门拜访下,看能否有些合作机会。」

这套说辞我个人事先是有些考量的。

一是将自己的身份扮成是贸易公司的人,适用范围广,很少厂家对外销售可以完全靠直营,借助贸易公司或经销公司的渠道是很正常的。
二是只说朋友介绍,不说具体姓氏,如果对方追问,一要顾左右而言他,二是可以拖延说到时见面时详聊。
三是直接提要见面谈业务合作,这算是给对方信任感。现在大家对陌生电话都很警惕,我直接提要见面,他会更相信我有合作意向。
四是我打电话的最终目的,只在确认这公司是否存在。我一没有提贵公司的具体名字,二是没提具体产品。
如果这公司不存在,接电话的人就会说你打错电话了。
那我顺势应付两句挂了电话即可。
如果这公司存在且有实际业务,接电话的人会顺着话头说下去。
我看对方在电话中的回复就能知晓了。
五是用的是我个人另一个号码,平时完全不用。如果聊下去,对方真回复了说下周几有空,我就留个口子,说本周日或下周初定了具体行程再提前跟他联系。

五个客户,大概是三个打不通,另两个的反应就不对。

明显有问题了。

问题在哪里呢?

我从产能端出发,考虑排班情况,考虑良率情况,考虑单价的浮动范围,推算出的收入,最高是目前报表上 5 个亿收入的 70%,最低大概是报表 5 个亿收入的 50%。

而现在我又从应收账款端出发,挑了五个客户。

其中两个根据他们在电话中的反应,再结合他们的注册信息等等。

我基本可以判断:这两家大概率是伪造的。

我这个结论其实不是单一维度信息的判断,是综合各方面信息的。

在 PE 投资中,项目公司造假的动机是很强烈的。

假设我们给项目的市盈率倍数是 10 倍,则企业实际控制人每造假增加 1000 万利润,可以给企业的估值增加 1 个亿。

很是划算。

所以我在尽调项目的时候,对于发现的任何不对劲之处,都是十分谨慎与警惕的,是一定会想办法追根究底的。

从这家公司的情况来看,这种新材料公司,为何会有注册在某山区省份,不知名县市,注册资本仅 50 万至 100 万的经销公司,一年帮忙销售了几百万的业务呢?

电话中那一头的反应,给我的感觉就是对方压根不知道什么公司什么业务。

「张总,您好啊。我是 XX 贸易公司的小陈,昨天一朋友介绍了贵公司的产品,我们在 XX 市的业务范围还比较广,不知您下星期在公司不?想登门拜访下,看能否有些合作机会。」

「什么产品?你刚才说什么合作?我不姓张啊」

事情难办了

到这家公司将近 24 小时,从最开始的狐疑,到现在找到明显的造假证据,按理说,我工作完成得很不错,但我心情却高兴不起来。

事情难办了啊!

这种难办,不是审计的难办。

做审计的,其实是很不想发现问题的。

这句话,相信做几年的人看到都能会心苦笑。

审计的难办,是经常在审计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又给盖过去了。

但投资的难办,是怎么处理这项目中间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人物。

这项目是副总裁推的,他知道这项目的具体情况吗?

当然。

他肯定是看过 BP 的,或者是听他朋友稍微讲过,也肯定是初步判断还不错的。

要不也不会指派我过来现场考察尽调。

那根据与王哥的沟通,他与副总裁之间还有另一位人员。

这位人员与副总裁的关系又如何呢?

这位人员与实控人李总真没有实际接触?

王哥实际上是这位人员的助手?还是王哥将这位人员与实控人李总隔绝开了?

这项目此前有一家政府基金还有两家市场化基金进来了。

他们对这项目的尽调又做到怎么样的程度呢?

此前年度财务数据有问题吗?

按汇报线来说,正常我是直接汇报给投资部总经理的。

但这项目是副总裁直接指派我来考察尽调的,投资部总经理应该是只被知会了一声。

我想了想,还是决定先打电话给副总裁汇报一下。

先给副总裁发了个微信过去:「XX 总,下午好。我这两天在 XX 项目尽调有一些进展,您方便的话,我电话跟您汇报一下。」

未几,收到方便回复,我打了电话过去。

「XX 总,您好。按您的安排,我昨天过去 XX 项目尽调了。这两天考察了一下他们工厂,也跟实控人、技术副总、财务总监等人有一些初步沟通。他们年收入大概是 5 亿。在核查客户情况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客户信息比较奇怪。」

「你具体说说。」

「是这样子的,他们前十客户大概占 30% 左右。我发现后面的一些客户,销售金额还不小,几百万这样子 ,但有一些客户的注册地址在某山区省份某不知名县市,注册资本也较小。我下午打了电话过去,对不上号。」

我并没有汇报客户的具体名字与我具体核验的过程。

这些对副总裁来说,不重要,也显得我啰嗦。

如果他想了解详细过程,会问我的。

副总裁继续问到:「大概有多少个这种异常情况的客户?」

这个问题正中我意。

按我在四大被 Q 的七八年丰富经验,向领导汇报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充分。

充分考虑他可能会根据你的汇报问什么延伸问题,并做好应对准备。

要不然,他一问,我就支支吾吾的,那印象好不到哪去,有啥机会也轮不到我了。

我开始进一步详细汇报:

「我目前初步挑选了 5 个余额小的。」

「根据网上找到的联系方式,2 个在电话那头的回应是比较奇怪的。」

「而挑选这 5 个的原因是他们余额小比较不引人注意,如果我们团队后续对应收账款余额做一些工作,大概率也不会考虑它们。」

「另外 3 个是打不通的,可能是网上的联系方式不准确,我也不好直接找项目方拿联系方式,所以暂较难做进一步判断。」

「不过,我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事做了一个匡算。」

我稍微做了一下停顿,也算是理一理思路。

继续说道:「我在考察工厂的时候,对产能产量做了比较详细的评估,也征询了业内人士的意见,结合跟各方验证的单价,大概是 2.5 亿到 3.5 亿,大概是报表的 50% 到 70%。」

其实,我这汇报是有点颠倒因果了。

我是先有怀疑,到工厂时测算了数据发现差异较大,才特意去找财务上销售客户哪里有问题。

但跟副总裁汇报的话,按这顺序来讲,估计他还没听完我最前面的怀疑就没有耐心了。

非要说的话,就是对副总裁来说,顺序不重要,过程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汇报到这里,我算是圆满地回答了副总裁的问题:

一是我很难有准确数据或证据去证明项目方到底造假了多少;
二是我早想到了您要问的这一点,我的大局观是有的,所以我做了匡算。

副总裁听完我的详细汇报,沉思了几秒钟十来秒钟。

说出了一句,让我意想不到的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