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取消"地级市"这个行政级别/行政区?

发布时间:
2024-08-03 21:50
阅读量:
17

别说省直管区县了,现在有一个现成的参考案例——东莞。

广东省东莞市是我国为数不多没有区县这个行政区划的地级市,也就是说,东莞市市政府,直管下属的33个镇街(功能区)。

在这样一个工作环境下,像住建、国土、教育等一系列直面群众的部门,每项工作得直面33个镇街,也就是说填个表你要等33个镇街回复填报。效率嘛,想想大学里面三十多人的班,班长在群里发个表,三五天填不完,这还要知道镇街填表可不是一个人看了就能填的。

百姓办事也不方便,屁大点事镇街就说自己管不了,要报去市里。重点中小学由市教育局直管,市局光信访就得接33个镇街的活,要了命了。

————————————————————


有人看我就多说一点啊,这种不设区的地级市不止东莞一个,全国总共有四个,形成原因主要是县提市的过程中没有大规模纳区,规模不上不下,而又没必要打乱原本镇街的格局。

至于工作不方便,评论区很多朋友表示反对啊,确实是我表达不严谨。说麻烦呢,主要针对一些业务部门,比如我说的住建、教育、国土,这些工作困难倒也不是说不能开展,但是我们国家在一些政策制定上是要逐级传导的,许多业务都是按照五级管理划分权责,缺了这一级就得有别的补上,有些工作放在市级大包大揽过于繁杂,放在乡镇级的话许多工作权限又不够。

具体点,比如说最近暑假放假,学生投诉学校延期放假,投诉到镇街教管中心又不好管,全部投诉到市局的话,信访部门压力又会很大,别的科室调人帮忙也不合适,因为压力集中在那一两周,调人手续还没走完就结束了。(但是说句实在话,市局接了信访之后又会转回教管中心,督导办理,其实就是变相授权,很奇葩)

再比如不动产登记异议,这种小问题在县里就解决了,大问题再报市里,没有县级的情况下,镇街处理不了,全部报市里,大小问题夹杂在一起,大小问题走一样的流程上会,还要主要领导签发,现在OA系统都有批量签发功能了。

还有评论区许多人都能想到的行政执法问题,包括土地违法跟违建,这个就不说了,行政执法权责这个跟东莞54%的土地利用强度,可以想想怎么来的。


直筒子管理产生这些矛盾倒也不是说不可调和,只是制定许多贯穿五级的政策时,不可能专门为这四个市考虑。所以dz机关的设置就会出现自适应,比如说教育在镇街由教管中心管理,教管中心是事业单位,隶属镇政府;农业在镇街由镇街农林水务局管理,农林水务局是行政单位,隶属镇政府;国土在镇街是自然资源分局,是行政单位,但是又属于市局的分局,由市局直管,人员全市局内调动,不随镇街走。

新的问题又来了,比如说耕地保障,国土管数量,农业管质量,市国土局和市农业局一起发文。传导到镇街,国土的分局直接传导,农林水务局要等镇政府传导完了再传导。联合签发文件的时候也出现过混乱(ー_ー)!!


直筒子管理的好处也是有的,有的工作会简化些流程,以“工改工”的手续为例,省掉县级的审查,虽然市级会麻烦一点,但是总的办理事件平均能少一周。

还有好处就是,一些党政口的工作非常舒服,像政研室,市级的能全干了不需要再搞县级的了。接待办,大领导市级接,小领导不用接。纪委也非常舒服,有情况处理本来就要多级共同办案,少了县级完全不影响,市纪委多找点人就行。


说到底,直筒子管理算是一直非常好的扁平化管理,之所以出现管理的矛盾还是因为城市体量,东莞常住人口已经破1000万了,千万级人口城市扁平化管理会不会把饼子压的太大?为了服务这么大数量的人口基数,许多权限过度下放到镇街。经济体量也是,雁田村一个村集体资产超100亿,巅峰年份有的镇光一年土地出让金就近百亿,扁平化管理监管力度铺不开,十九大以来镇街一把手进去比例相当高。

政府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比如松山湖成立功能区,松山湖管委会直管10个镇街,之前说的住建国土教育什么的,权责都已经下放了,管委会担任了一个类似县级的角色,后续水乡、滨海湾会不会参照这种改革还要等等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