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王宝强?

发布时间:
2024-07-31 11:12
阅读量:
26

2004年,王宝强跑龙套时认识陈思诚,吃饭时花了20元,王宝强没钱,就说:“兄弟,要我给你表演一套拳法?”

​​2004年,北京的早晨总是带着一丝寒意,王宝强就这样,凌晨四点准时出现在北影的大门口,他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有些孤单。

此时的他,已经在少林寺苦练了六年武艺,怀揣着500元和满腔热血,只为在这座城市找到一丝属于自己的天地。

王宝强的日子并不好过,他和其他的群众演员没什么两样,工作不稳定,收入微薄。那个时候,他的生活非常艰苦,有时候半个月都找不到活儿干,只能在施工现场做些临时工,勉强糊口。

陈思诚在2000年的电影《法官妈妈》中扮演了男主角,那时候的他,已经开始在演艺圈崭露头角。而王宝强,在同一部电影中,只是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两人的片酬相差悬殊,陈思诚一部戏就能拿到几十万,而王宝强辛辛苦苦一天也只能挣到50元。

转眼到了2004年,王宝强在电影《盲井》拿到了一个小奖项之后,开始有机会接触一些小角色。就在这个时候,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

陈思诚拍戏结束后回到卧室,发现隔壁床上坐着一个人。他定睛一看,是王宝强。陈思诚顿时兴奋地叫道:“王宝强!”两人一起出去吃了顿饭,尽管经济条件有限,只点了两份面条,但这顿简单的晚餐却让他们的关系更加融洽。

北京的某个小餐馆里,两个人坐在角落的位子上,桌上只有两份清汤面。这顿饭简朴而平凡,但对于王宝强来说,却意义非凡。他知道自己的口袋里空空如也,但内心却充满了对这位老朋友的感激。当服务员送来账单的时候,王宝强的眼神有些躲闪。他轻声说:“哥们,我来给你打一套拳吧!”这句话似乎蕴含着他所有的尊重和诚意。

陈思诚听后,哈哈大笑,他知道王宝强的为人,知道他的拳法是在少林寺磨练多年的真功夫。他拍了拍王宝强的肩膀,笑着说:“你这拳法,价值连城,比这顿饭贵多了!”两人的笑声在小餐馆里回响,那一刻,他们的友情在简单的面条和真诚的笑声中得到了加深。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王宝强凭借“许三多”这个角色一炮而红,成为家喻户晓的演员。他与徐峥在《人在囧途》中的搭档更是成为经典,让观众记住了这个敢于为梦想奋斗的男人。而陈思诚,也在他的电影事业中攀登新高度,作品受到了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在《唐人街探案》的筹备期间,陈思诚找到了王宝强,希望他能加入这个项目。王宝强没有丝毫犹豫,坚定地答应了下来。他们的再次合作,如同当年面条前的那份诺言,坚实而真诚。拍摄过程中,两人的默契和努力,让这部电影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拍摄的紧张日子里,陈思诚总是忙里偷闲,关心王宝强的身体状况。有一次,他让佟丽娅买了一口老旧的沙罐,亲自熬制了滋补的汤品,送到王宝强的住处。王宝强接过沙罐,感受到了沉甸甸的温暖。陈思诚笑着说:“拍戏辛苦,得好好补一补。”王宝强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网络上有人戏称:“比起佟丽娅,陈思诚更关心王宝强。”这句话虽然带着调侃,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两人深厚的友情。

随着《唐人街探案》的上映,票房成绩一路飙升,最终突破了五亿大关。这一成就的背后,是陈思诚和王宝强多年深厚的友情和无数次默契的合作。陈思诚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没有王宝强的全力支持,没有他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出色的表现,这部电影不可能取得如此成绩。”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王宝强的感激和尊重。

而王宝强,在面对个人生活中的风波时,也感受到了陈思诚的坚定支持。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陈思诚毫不犹豫地提供了支持,他的行动充分展现了两人之间坚固的兄弟情谊。王宝强在接受采访时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陈思诚伸出了援手。他不仅仅是我的合作伙伴,更是我生命中重要的兄弟。”

从那顿价值20元的面条,到数亿票房的电影,《唐人街探案》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是两个人多年友情的见证。


在这段旅程中,他们相互支持,共同成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兄弟情谊。


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论风云如何变幻,这份深厚的友情将会如影随形,永远铭记在他们的心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