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言论为什么比较自由?

发布时间:
2024-07-24 07:45
阅读量:
56

第一,得国太正。

第二,从根本来说,完全没有回旋镖的余地。

举个例子,

唐朝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太宗文皇帝的玄武门之变,俗称杀兄囚父。

李世民如果对这件事情处理不好,那么就会导致整个唐朝在这方面敏感万分。

而且,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好,从而引发一系列为尊者讳的连锁反应。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

以房玄龄为首的初唐史官,起初也是本着小心谨慎的原则,对玄武门之变写的很隐晦。

结果呢?

彪悍如太宗文皇帝,直接给褚遂良、房玄龄等人下了诏书:削去浮词,直书其事

意思就是说,不要遮遮掩掩的,该写就写,人是我杀的,事是我办的。

所以我们才看到历史上独一份且原汁原味的宫庭政变的整个清晰过程:

1,太宗之所以在玄武门发动政变,是因为他的老部下常何镇守玄武门。

2,太宗亲手射杀了李建成。

3,早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想,秦王府的武将就已经控制了李渊。

4,以尉迟恭为首的武将,逼李渊退位。

5,太宗娶了兄弟庐江王李瑗的媳妇,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子孙。

这要放在历朝历代,都是丑闻。

但太宗皇帝时期,史官直书其事,根本没有忌讳。

所以说,唐朝是没有回旋镖的可能,皇帝自己都爆自己的猛料,他自己都没忌讳,别人又有什么可顾忌的呢?

甚至可以说,这种豁达,已经变成了一种榜样的精神,激励着唐朝皇帝和唐朝的臣子。

到了武则天篡唐时期,以张柬之为首的神龙五王,也以太宗为榜样,帮着中宗夺回了帝位。

在中宗的韦后当政、睿宗的太平公主势盛时期,太子李重俊也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可惜没成功。

在睿宗时期,临淄王李隆基也在玄武门发动政变,取得成功。

为什么唐朝皇帝都直言不讳的将这种政变写进史书,留给后世观看呢?

原因就是:太宗开了个广开言路的好头,没什么可忌讳的。

一个连政变都不忌讳的王朝,已经没什么可计较的了,不管天下人说什么,都无伤大雅。

别说写《石壕吏》,就是白居易暗讽唐玄宗“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这种大逆不道的诗歌,在唐朝也是just洒洒水的水平而已。

为什么?因为他们连政变都毫无隐讳的直书其事,更别说私生活这点小事。

至于杜甫等人的抨击,皇帝也不会放在心上。

毕竟熟悉唐史的都知道,跟御史大夫的上书比起来,杜甫这点强度根本不算什么。

所以整个唐朝,言论比较自由。

有个反向例子是西晋,

李密上书《陈情表》,实在找不到切入点,只好写了个“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为什么呢?

因为西晋到处是回旋镖,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给搭进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