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7-24 04:56
阅读量:
23

《静静的顿河》是世界文坛的一朵奇葩。全书分四卷,150余万字。是前苏联作家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成名作。

这是人们所说的正史。

凭借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作者肖洛霍夫,不仅享誉俄罗斯,多次获得列宁奖金和斯大林奖金,还被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作家协会理事。

不仅如此,肖洛霍夫还荣获了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等称号。

1965年,他因“在描写俄罗斯人民生活各历史阶段的顿河史诗中,所表现的艺术力量和政治的品格”,还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野史却同正史截然不同。

对谁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完全持否定态度。

坊间认为,肖洛霍夫是剽窃了别人的作品,这个说法流传很广,还被传的有根有据。

野史认为,作者是哥萨克自卫军大尉波波夫。

肖洛霍夫是从这位被打死的白军军官身上搜到这部小说文稿,然后用自己的名字发表的。

为什么有人会对《静静的顿河》的作者提出质疑呢?

这是因为,《静静的顿河》在文学风格和叙述手法上,展现出了显著的独创性。

作者肖洛霍夫在发表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时,年仅23岁。

人们认为,这位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小伙子,自中学时代就因国内战争辍学在家,当过办事员、小工、泥水匠和会计,参加过武装征粮队,却一直没有继续过学业。

他怎么能有如此娴熟而老到的笔触,丰富而深切的情感,对于战争和和平,有如此准确的把握呢?

当时,认为《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不是肖洛霍夫的大有人在。


有很多名人也参与到这场论战中,其中也有诺贝尔奖的获奖者。

至此,《静静的顿河》,彻底陷入一片争议之中。

剽窃风波不禁极大的影响了肖洛霍夫本人的声誉,也使得《静静的顿河》这部作品被陷入到口诛笔伐之中。

针对当时社会上疯狂的传闻。1929年,苏联特别成立了专门委员会调查此事。

经过严格审查之后,专家们一致认为,《静静的顿河》当属肖洛霍夫所作。

至此,有关《静静的顿河》,第一次剽窃风波宣告结束。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流亡国外的索尔仁尼琴在巴黎出版了题为《顿河》急流,副题为“一部长篇小说之谜”的文章。

这篇文中再次提出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剽窃的别人的作品。

换言之,《静静的顿河》这部巨著的作者另有其人,但绝对不是肖洛霍夫。

由于这篇文章发表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引起轰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对几十年前轰动一时的剽窃旧事再次提起,还在于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作家索尔仁尼琴。

索尔仁尼琴同肖洛霍夫一样,他也是前苏联文坛的中坚力量,并获得了197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由于索尔仁尼琴在战争后期,在给友人的信中辱骂过斯大林,而被捕和判刑。在劳改营服刑期间,他曾构思过的一部作品后来获了诺奖。

苏尔仁尼琴因辱骂斯大林获罪后,被驱逐出国。此后,他侨居在西方。

索尔尼仁琴在《顿河》这篇文章中,他提出的根据是:第一,肖洛霍夫作为一个学历很浅,经历不广的青年。当时是绝不可能写出那样有广度和深度的鸿篇巨著的。

第二,《静静的顿河》全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很不平衡,看得出不是一个人的创作风格。

其中,真正有艺术价值的部分是从哥萨克作家克留柯夫那里抄袭来的,而那些空洞的政治宣传才是肖洛霍夫自己写的。

克留柯夫是当时有名的作家,他曾经受到高尔基的推崇。

他对哥萨克民族的风土人情非常熟悉,而且他本人曾经在顿河军团服役,是《静静的顿河》中所写许多事件的直接参与者。

当时,克留柯夫把手稿放在一个铁皮箱子里,因战乱而遗失。

肖洛霍夫从其岳父的战友处得到了手稿。

后来《共青团真理报》上有一篇署名文章,|《肖洛霍夫是剽窃者》。

文章报道了在对司法部司法鉴定局工作的笔迹鉴定专家鲍里索娃的采访中,她曾对记者说,我参加了肖洛霍夫的笔迹鉴定,百分之百相信他不是《静静的顿河》的作者。

纵观这段历史,《静静的顿河》的作者之争,之所以存在长达几十年,恐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一部鸿篇巨著的手稿,一直没有现身于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