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00后以后想成为严肃文学或纯文学作家,素材会很空泛吗?

发布时间:
2024-07-19 06:31
阅读量:
30

作为高中生,我斗胆发表一下见解。


本人处在一所不错的高中,甚至说,很不错的高中。不敢说平日爱好读书,也不敢说自己想要当作家,但至少我喜欢观察人。校内成绩不错之余,剩下的时间我就在角落里观察目前上下六代以内的精神风貌,评析思想流派。鉴于本人交际圈有限,交往的学生由于学校原因整体素质较高,所以并没有出现网文读者遍地走的情形。在中国教育较为(注意,是较为)宽松的城市,比如北京,上海等地区,即使是顶尖强校,学生也不乏追求个性者,喜好读书的也不少。

至于某些学业压力大的城市,其一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积累与创作,这不是说他们可以经过了高考一关所额外积累的哲学政治历史,从知识面上补足丧失的自由时间。写作的爱好需要某些狂热,至少热爱,而且不过分现实,这些内卷省份的学生难以具备获得文学自信、阅读自信、写作自信的环境条件;再者,这些学业压力较大的学生中的一大部分平日为了中和学习苦役,转而大量使用游戏、网文、漫画来作为精神食粮,限制了他们以后开拓自我的潜力,比如严肃欣赏,发表见解。甚至某种浪漫情怀、自我意识也一并削弱。所以,我只能先针对北京和上海的(较优秀的)中学生进行探讨,他们看上去似乎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作家。当然,我无法从作家的角度评论,我只是以其中的一员,一个内部观察者的角度,来铺开我所见的景象。

对于目前尚有自由阅读时间的中学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读书层次差距较大。

这是说,普遍而言的学生,如果没有明确文学爱好,是“不挑书”读的,在阅读过程中,也并不会形成自己的阅读品味(在这些人嘴里说成“看不下去”,但顶多只是表达一种感受),没有个性化的见解,反映到生活中以及受教育的态度中,往往容易随波逐流,事不关己。

而文学爱好者又形成另一种风气,即群体互相保持一种优越感,在精英学生群体中,外向开朗,喜好发言的文学爱好者中,不少是为了获取某种优越感而读书,所以与他们交流文学会成为异常痛苦的难事,即,你向他们提问,得到的回答常常以一种刁钻的形式,附带某些经验上的鄙视。这一方面不利于文学爱好的共享,另一方面导致这些活跃的文学爱好者失去了耐心与道德感,他们大多数最后不会甘愿当作家,而且也很少放下面子去接触他们认为“较不聪明”的群体,而这恰恰是素材的重要来源。我认为,素材应该与生活紧密相关,像水一样渗入自己。

所以剩下的文学爱好者就成了孤独内向的人,但同时,其中的不少部分又由于缺乏交流而难以发觉自己开始麻木,并最终导致他们的读书爱好,成为了读书过程,即,一种流水的、必须做的行为,从这种读书中获得的实际收获很少,普遍反思薄弱。最后,他们失去自己读书的独特性,成为读书二字的奴隶,不加思索,甚至用来炫耀,与打游戏,踢足球这些不用动脑的消遣活动没有本质区别。


2.读书不首选文学

这是说,一流学校的学生如果读书,现在的优先级必然是哲学、政治、历史,而非文学。这诚然与某些人想的大相径庭,但其实事实如此,对于高考,最有效的阅读被认为是哲学与社会学,并且习惯于阅读某些纲领明晰的哲学家,以齐泽克,尼采,萨特,福柯,加缪为代表。

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在阅读这群作家的学生群体中的一大部分,可称为“理论家”。这即是说,他们的感受能力和所接受的类哲学教育,割裂不融合。那些哲学家的理念像是被放置在这些学生脑袋中的一个容器罐里,与联系自身生活的距离几乎没有减少。甚至说来,对于这些中学生,让他说出一个理论比要求他表达其应用场景要容易的多,而不是相反;举一例子。有一学生喜读萨特,可他随后对我表示:对萨特的文学作品《恶心》他看的云里雾里,几乎完全无法理解,所以他从来不看文学。我们明白,萨特的《恶心》是试图将哲学理论通俗化的尝试,可显然,对于这位中学生而言,他只可能有哲学理论分析的天赋,而不具备文学天赋。这就是现状,你可以在各种高中找到理论分析家,甚至文学理论分析家,但你找不到那种闻名作家传记中所写样子的学生。

我目前认为,没有问题先得到了过多的答案,学生容易在精神发展的可能性上提前自戮

先前有人提出,中国没有卡夫卡,而这几代学生中所流行的厌世情绪,与对集体生活的怀疑,迷茫,不信任的态度,对如同法律般刻板教条的无奈讽刺,让不少人以为我们目前的大城市拥有发展一个卡夫卡、甚至许多卡夫卡的潜质。

但如果我们看到卡夫卡的传记,或者其同时代人,像是瓦尔泽,这些无限延拓自身,空间,时间上夸张的表现主义以深刻表达存在性焦虑的尝试,我们早已熟悉,但为什么却没有书写者是自身处在卡夫卡或者瓦尔泽类似的状况下书写,反而是文论家企图进行读者看来“无病呻吟”的技巧模仿?

为何呢?难道说,卡夫卡之类的作家拥有极高的文学评论水平,或者明确收到某个文学大师的指引吗?从卡夫卡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卡夫卡并不是最清醒的政治评论家,甚至时代观察者,但他可以将某种普遍的情绪以文字的重量保留,这就是贡献,一度吹捧这些作家拥有如何高超的政治洞见,企图描述他们为无所不能的时代代表,是不妥当的。至少,如果要反映时代,作家得先是一个观察者。类似于量子力学中,必须先确定一个观察系统如何操作,观察哪个方向的角动量分量,预测可能得到的结果,然后再进行测量。而不是说,只要我想,就能直接得到不错的结果。

目前的学生群体中,思想流派非常混杂,所有人都几近没有意识,既对于自己的思想倾向没有意识,对于周边的环境和人也迟钝不已,某种程度上讲,在当代中学生中最显著的几点,我分别分析一下:


其一是亚文化的风行。

日本文化的侵入最为明显,文学上(我个人不喜欢推理文学)以日本推理小说,心理小说的盛行为主,但其分布随学校层次上升而有所下滑。精英家庭虽然普遍西化、现代化明显,但是对于日本的好感趋于离散分布,所以呈现奇特的:某些学生几乎只看日本文学,而某些学生几乎从来不看日本文学——发自心底的不信任。但在其他流行领域,尤其是音乐、动漫,新推出的一些二次企划、包括某些上世纪旅日、旅台家庭所遗留的日式风气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群体。


其二是政治、经济、社会问题脱离学生本身。

虽然美国问题不停出现在当代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话题之中,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们是有意识的接受。无论是所谓“爱国程度”,还是“叛逆程度”,都没有想象的如此夸张,实际情况是,学生和新闻话题之间联系微弱,只是用以充当聊资,而不是像上世纪一样富有改造激情,红色热血。

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没有过度颓丧,这一般是某种幻灭才会导致,而当下学生如果忽然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就会觉得时代发展的过分迅速,以至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本身就像梦境一样不真实。既充满可能,也似乎已经早就定好未来而无从改变。再举一例,从各种强基计划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和高校对于“明确规划”极度焦虑,而这种焦虑传递到学生身上,强硬要求他们接受,学生先是愤怒,随后提前妥协,大概在高一高二,就明白自己以后将会做什么,所以随后的时间一直存在一个问题:自由选择仿佛不仅是个奢侈品,而已经成为一种注定悲剧的命运性产物,总是会在结果到来之前就丧失。

(附注:过度颓丧的精神倾向也有,但是被课业的高强度阻止发展。学生的繁忙甚至导致他们无暇颓丧)

流行领域话题与学生群体中政治讨论话题不相吻合,日本政治受到的礼遇明显少于俄罗斯一带,这当然出于时代原因。但始终不能忽视的是,我们处在一个缺乏制度信任,道德信任,文化自信的时期。无论是影视、音乐、美术、文学、甚至大多数人文科学,较偏艺术类的板块,不论其实际发展如何,在多数对某一领域有了解,但不太过深钻的学生群体眼中,是非常落后、非常无望的。

(我故意提到不过度深钻,是因为有一些学生确实对诸如国内地下乐队,或者实验乐队,或者正处于尝试期的乐队了解很多,并持有明显相反的乐观态度,对于这种态度,我一方面敬佩他们,一方面持留评价态度,不是评价那些乐队,而是对这种乐观主义倾向,我并不清楚他们是否有坚实依据。)

但同时,我们这些学生通过各种侧面,家庭的侧面,老师的“顺带一提”,周围人的八卦,网络社区,或多或少会感觉到自己即使不与政治和经济直接接触,它们却似乎包裹了我们,只是没有形状,而且故意被安置的离我们较远。对于特殊家庭而言,经济上或者政治上的感官可能被放大,而成为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对于主要学生,我们能感受到,可是困惑于它们是否实际存在,是否对我们有实际意义,并且恐惧于未来将会以何种方式接触他们:一下子进入?还是潜移默化地接受?甚至无法接受?


其三是:企图摆脱年龄限制,表现自己超越年龄智慧的企图,这在知乎——这个充斥着不可信叙述者的平台上尤为明显。

不少学生转而冲向强烈表达自己的愿望,也就是说,他们像是现实生活不得意的中年人网络上口若悬河故事颇丰的下一代翻版,不过更新潮。采用提前学习理工科知识,并有意参与学术讨论,彰显学识,来补足现实中丧失的自由选择感

文学领域和哲学领域同样,可在写作领域,我只能说惊人的少。我欣赏过几所一流高中文学社的创作,诗歌无法评价,因为没有欣赏能力,对于小说而言(其实我也无法评价,毕竟欣赏能力有限),我弱弱觉得,一些认真写小说的,写的并不如日记或者公众平台的交流文让人感同身受,不过,上一代人对于这代人感同身受的生活,却只会觉得离奇且无用,而且还害怕其中消极的部分。

立足于现实生活的题材非常少,并不能责怪,也无意指摘,学生们的主要生活还是平平无奇。写同人文的很多,但我不喜欢这种风格。实际上,我更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风格,但这样的风格较难获得读者。


其四是文学教育的问题

这个先不说了,网上很多,说的已经不少。我只提出一个:有个性的作家不完全依赖于完整的文学教育,当然,受过完整文学教育(包括大学)的人也许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获得写作机会,可对于是否能反馈藏在学生之中细腻微妙的心理状态,以及精确地描绘宏观下的时代变化,我个人存疑。还有一个:理工科抢夺人才。也许之后如果有好作家(非指叙述技巧高超),可能大多是从理工科专业毕业的。好作家在其他方面并不见得会弱于人。

另外在加一个:对于历史教育,艺术教育的极端轻视,也负有重要责任。


其五是个人主义风行,道德感弱

我比较喜欢俄国作家,原因之一便是道德感。当然,俄国作家道德感对于学生而言过分溢出了,但不代表不值得欣赏。所以什么叫做缺乏道德感呢?我举一个例子,我曾经私下里写的小说中引入了这个现实事例。(下面不是小说)


初三某天我们正在上课时,一个靠窗的男同学摩擦着手里的水笔,忽然停下了书写。大家在抄板书,没有人朝四周看。我意识到角落里有人在蠕动,视线穿过两排,我发现那个男孩似乎很不舒服的样子。他的手放在桌子下面,眼神——剪的很短的头发之下本该文质彬彬,默默不语的眼神,痛苦又坚决。起初我以为他肚子有些痛,但学生里这种身体问题往往都是自己解决,更何况我与他并不熟,所以没怎么在意当下一瞬间去帮助他的冲动。如果需要,他估计会自己举手申请去医务室。

当我回过头来盯着板书,手里的笔换下一行时。我听到窗户被打开,有一点刺耳,风涌进来,旁边有一些人没有克制住好奇,投去了视线。

我没有再回头,眼睛紧盯黑板上的英文句子抄着,心里想,他大概是想要换换空气。我甚至还在为自己理解了他的做法,省去浪费时间再次确认,而为自己高兴,但随即我听到有人发出惊恐的小声叫喊,后来渐渐许多人开始叫唤,开始敲打旁边人。我模模糊糊听到周围不真实的一些话,“他要自杀”之类的句子。

此时左右的人有几个站了起来,我也抬头,听见桌子被移动的声音。有人大叫,于是大家都看了过去,而我看过去时,那个座位上已经没人了。

教室里混乱不堪,老师一边疏散秩序,一边维持惊讶——不过我觉得,她这种惊讶甚至像是见惯不怪之后故意向我们伪装出来。让人不寒而栗的冷静,与此刻非理性的学生群体格格不入。但就是这种时候,教室里有一半的人还在奋力抄写,甚至头也不回,抄的更快,心里或许想着:

趁这个机会,能比别人多抄一些。

上了高中后,当年那个坐在他旁边的男孩在我们班学生面前提起这件事,他声称自己当时“根本看都没看一眼”,后来改口说“就轻蔑地瞟了一眼,但马上就毫不在意”,因为“他这种人,不过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不值得同情,还影响别人。”旁边有两个与他要好的、傻瓜一样的死党跟他一起笑,其他同学识趣的不作声。


我们怎么敢保证,没有这样激进的想法,正奇怪地发展在学生之中呢?对于一切都似乎很是冷漠,与自己毫不相关,不试图理解不同想法,固执己见,缺乏同理心,对万事带着讥笑,难以实际亲近,朋友关系看上去牢固,实际上空虚易裂。这是目前学生群体中最明显的精神状态,尤指顶尖学生,甚至于远远压过其他冒尖的、温和一些的想法。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由于生活太过安全且乏味,二十岁左右的学生既没有过去可讲述的自我历史(被掩埋在共同生活之中而毫无特别之处,令人不感兴趣,叙述者也丧失讲述故事的信心),没有未来值得期待的新鲜生活,无可阻止地陷入对成绩有利的、极致的个人主义,因为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让生活简单化,不用去思考过多的问题。想抱怨就抱怨,想批判就批判,只要自己舒适,不需追究那些被批评的内容是否合理。

而家长与教师群体的隐晦鼓动,教育制度潜在肯定的病态学习观,对难以区分学习态度与生活态度的学生造成了根本上的影响。

这影响的具体表现藏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现在的学生“追忆似水年华”,比如当我想起某些往事,随后望着身边人的脸,我有时会惊讶:

“过了三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是他被改变之后的样子,他成熟了的样子,还是他原本的样子?”

许多学生在小学甚至初中时候,最富个性,到了高中往后,这种个性就被表面上抹平了。本来普通且值得提倡的爱好变成了类似地下工作的行为,深沉的文学爱好者不再积极参与团体活动,而更喜欢自己待在家里用书聊以解闷,音乐爱好者也不再热衷于分享、传播、讨论,只要自己喜欢就足够。学生们对于自己成为一个伟大人物的理想几乎是全然破碎的,甚至无从谈起、无从发生。

而作家,正是这种“伟大理想”之一,所以也一并是毫无可能的乱想,甚至是着重被轻视的对象。如果你说:“我想当个作家。”在同学心里,这句话被翻译成:“我有一天做了个梦,以为我是作家了。”他会笑笑,然后夸你真会想象,做的梦都比他好玩。


所以,问题不是出于什么政治原因,更多的是:


1.没有时间让诚实的中学生耐心记录生活。


2.没有机会让这些记录的创作得到认可或是发表,连作品受到评论改进的机会都很少。目前的文学投稿平台我当然无权评价,但是对于被发表的文章里面居然没有我所熟悉的生活,对于中国特有的所谓“现实主义文学”,我只能表示,站在一个00后的角度,00后比较孤独


3.一方面,某些既成作家,无论网文作家,传统文学作家,还是文论家,较好的那些与中学生无法建立联系,没有沟通渠道,也没有向下传递的意愿,只是等着金子发了光再赞美两句的无作为态度。另外,在知乎这个平台上发表文论的许多“作家”,不过获得了一些经济成就,就好为下一代师。作为得来不易的荣誉,骄傲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他们怎么做的呢?一边看似有道理地感慨文学如何如何没有希望,一边并不去有效地了解生活,不去培养欣赏多元生活、多元文字的能力,不去理解和吸收下一代的思想,而是一味地,毫无道理地打压新文字、不处于自己阅读舒适圈的文字,而且不提出除了那些老调重弹之外的其他有效建议。

举个例子,所谓“言简意赅”,不使用修辞,能减则减,情节戏剧性强,故事在千字以内就要铺垫好,如此种种要求,在我看来,如果单拿出来看还有道理,那么在这些知乎评论家嘴中就是废话,而且毫无价值,不能参考。如果这些“知乎文学评论”无法欣赏除了爽文以外的叙述模式,那就不要回答。至少回答要有切实建议,而不是浓烈地批驳,却单调乏力。以上这些要求只是文学众多可能性中一种,而知乎上的作家们似乎只信奉这一种叙事模式,那么我问问,怎么可能有新生代作家在这样毫无营养、毫无思辨发挥余地的文字中施展才华?最后不过沦为一个又一个不切实际的想象的努力而已。

落在地上的,悲悯沉重的脚非要被你们绑上气球飞到空中,而脱离他们所最熟悉的泥土,这还能有什么既新颖又现实的文学可能可言?

浪费时间在与鉴赏能力低下的用户斗智斗勇之上,久而久之,培养出两面的圆滑:既要满足施舍廉价感慨与讽刺获得赞同的乐趣,只要同情两句,就能招来点赞的乐趣,也要满足于小孩子过家家一样长篇大论,把人说的体无完肤的浅薄乐趣。哈!真是可笑。


4.没有欣赏者和适合的评论者

根据亲身体验,如果要积累素材并随时写作,被告知首要问题是确认:“我是否有天赋?”然而,这种批评很容易导致一种误解:我写的一定是垃圾,一定毫无作用。卡夫卡,瓦尔泽,梵高等人(我无意引入这些非常有名的例子,看起来流俗,但是比较直观)生前就每天遭受这样的拷问,但即使如此,他们的身边至少有一两个欣赏者,一直到他们死去都坚持自己的欣赏水平没有问题。然而,纵观我们的网络,本来而言,拓宽了维度,获得高质量欣赏者应该并不困难, 结果呢?我们奇怪地发现此举似乎只是暴露了人们的欣赏水平有多么糟糕,但他们如此自信地表达自己的厌恶,遮掩了实际存在的审美问题,甚至扭转了态势,让助益新颖的手段变成了压制新颖,追求范式的手段。如果“别出心裁”只是一个口号,而实际上的建议都是照着大众作家的路子走,又怎么“别出心裁”“用心良苦”呢?体会到了不假思索跟随大流的乐趣,原创性的痛苦,当年纯真的初心,当然看起来“尴尬无比”吧!


5.环境变化过快,自己的生活没有代表性,没有统一的形象特征。或许,我们这些学生其实恐惧自己的生活。生怕我们被发现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大多数学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自己藏起来的喜好,不希望被别人发现,在外向的人之中也有。我们感觉自己已经被全面监督了,所以万分希望拥有一些独属于自己的爱好,这种被监督的恐惧,生活不属于自己的恐惧,好像自己换个名字、换个人来当也没有区别的恐惧,最终导致学生的期望很小,而且不挑剔这些秘密的质量,只要能稳定地提供情绪价值即可,即,不至于让恐惧吞噬自己,而达到一种中和。

这种“秘密”或许只是喜欢看动漫,喜欢看网文,喜欢偷偷玩小东西,喜欢记日记,但共同点是不希望被父母、老师、其他人发现,或者一下子知道,至少要维持在小圈子内知道。毕竟这种喜好需要被我们自己拥有,而其实家长允许这种喜好的存在,也是为了一方面缓和代差所造成的理解差异,另一方面让孩子不至于心理变态。拥有这种喜好的人,往往就不太可能抑郁。而即使有些人看上去非常开朗,但其实他们没有这种秘密,所以他们内心的分裂最后病态地展示出来,可能导致学业堕落、生活堕落、陷入思想危险(比如有自毁倾向)的小团体之中、或者自残自杀。

6.年龄边缘化

虽然我上面看上去用批判的口吻提到了渴望有所成就的年轻学生,但其实这并不是坏事,除了需要预防浮躁情绪以及恶性的同龄人焦虑之外,我们应当鼓励00后(抱歉,这里我把自己抽离出来说),甚至说来,他们的产生就是由于现实中缺乏鼓励。鼓励机制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是不完善的,而网络的批评-赞美极端倾向提供了一个释放焦虑的平台。但反过来说,他们也不经意间将自己的焦虑通过网络传递给了更多00后,这就是坏处。

不过,透过这个现象,我更想说的是“年龄边缘化”的问题。我察觉到青少年在大多数地方,其实是受到不平等看待的,某种传统观念仍然保持着对于低年龄者的不屑一顾,糟糕的唯经验论断遏制了00后突破自我的尝试,我们的世界是有限的,而非宣传片里所说的“无限可能”,这一点有人同意,有人否认。暂且不提此点,青少年在现代化的都市中,仍然处于边缘地带。他们的传承作用被夸大,实际能做的、被允许做的又很少。他们在没有机会的同时被赋予了太多的期望,以至于迷茫,但最终,在现实的对话里,他们还是老人眼里的小屁孩,是不成熟的另一种代名词。这种想法目前看来肯定有不妥之处,急需改正完善,但至于怎么完善,我并不清楚。


总而言之,我并没有直接回答“素材”问题,而是转而研究更普遍的“作者”与“生活”的联系。以上这些既可以直接作为00后的素材,也可以作为反思“00后作者是否缺乏素材”这一问题的材料。可惜,我并没有看到很多从此视角论述的人。

我还有很多观察结果,但是难以一一写出,所以挑了一些契合问题的想法,想到就写上。如果要详细分析,这种体量足够构成几篇长篇小说。


最后,我再补充一句。我们看到,如果把当代学生当作“一个人”,一个“典型”来看,他具有什么特质呢?

一方面,畏葸不前,难以实际上叛逆,难以产生明确的希望(个例当然是好的,是乐观的,但至少对于我们每个人自己而言无法预测,也不愿意浪费生命去尝试自己是不是那个个例)。

另一方面,他又有一些梦想,想要当数学家,想要站在社会评论的最顶端,想要“不说人话”并被崇拜。

梦想太多太杂,所以一下子把握不住,就容易跌到自我怀疑、虚无主义之中。这就是所谓“青春伤痛文学”中为人批判的一个变种。

诉诸于爱情,但是并不实际上追求精神契合,而是从现有的矮子中挑好的。所以,写出来的诉说爱情的文章也一并流于表面,缺乏思辨。并不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也一并不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这种情况下,又加上学生时代的爱情的浪漫主义早已被深刻污染,当然无法创作出动人的、歌颂爱情的文字来,甚至还要兼顾严肃性。

另外,他或许想要有高尚的爱好,但实际上,他手里的电子产品散发出迷人的平庸气息,吸引他浪费时间。纷繁复杂的消息推翻了一个又一个脆弱的白日企划,让一个又一个“作家”“漫画家”“哲学家”化为泡影,化为一个久远的、失色的梦。

这是一个浮躁,狂妄自大,但又胆小如鼠,缺乏灵感的人,他目前根基不稳,枝叶杂乱,缺少活水,像是全息投影出来的一样,随时都可能消失、泯灭在自然界之中。但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可以变得真实,随后,他可以变得厚重,最后,他可以变得伟大

如果要重拾乐观的话,我觉得也许有00后可以先写一本类似于《死屋手记》的书来,以证明:我们这个时代,还没有丧失素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