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比90后少了4700万,大家对生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抗拒?

发布时间:
2024-07-18 19:05
阅读量:
65

因为资本。


一来,资本主导的劳动关系限制了生育年龄个体的生育能力。

二来,生孩子已经成了资本掠夺这一代年轻人的关键节点。

资本驱使着年轻人像羊群一样奔赴这个节点,然后在这个关口埋伏好,等待收割。

不想被掠夺的年轻人,自然不会往鬼门关上撞。



这么说吧,

普法战争法国失利,(课本《最后一课》)、希特勒决定发起二战、日本的窘境等问题,背后都有出生率变低的的因素,

而究其根本原因,多半都是资本。




在探讨资本是如何影响出生率之前,

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

生育率下跌这件事指的不是战乱,饥荒年间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的“客观意义上不能生孩子”。

而是如今我们面临的,“主观意愿上不想生孩子。”

即,这一代年轻人,自愿放弃生育权利。



这事儿不仅仅发生在中国,美国欧洲其实都有这种情况发生,只是东亚地区尤为突出。

确切的说,从拿破仑的法国开始,尤其是是二战之后,发达、次发达国家依次发生的人口出生率下降,由欧洲开始,转到北美,然后转到东亚。

日本,韩国,和中国正在被少子化困扰。

这其中的原因,国情肯定有,但我们也要找到世界各国对生育率影响的共同点。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全世界都被影响,而且全世界越发达的国家越受影响?

为什么少子化先在法国出现,二战结束后少子化开始在全球蔓延,

或者说某些本来不安定不富裕的国家,安定富裕之后就会出现少子化?




答案显而易见。

什么东西全球范围内,越发达的地区越严重,不安定不发达的地区没有,一旦开始经济发展,ta就会出现?

什么东西从欧洲到美洲再到东亚的过程中,对社会的侵蚀能力在逐渐增强?

ta自然就是资本。






我们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这种情况吧:

1,普法战争。

我们都学都德的《最后一课》,讲的是普法战争失败的法国被迫割让领土,小村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学习法语,只能学德语,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故事。

在感受国仇家恨之余,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1812年前的法国揍的全欧洲都没脾气,1870年的法国就被刚统一德国的普鲁士打的割地赔款?

为什么?

因为人口。

1812年前的法国,人口2800多万,42万的军队。

普鲁士人口只有950万。


也就是一个法国的人口,比英国德国加起来人口还要高,加上经济支持,自然强。

但到了普法战争时期,经过了50年的休养生息,普鲁士人口已经超过了法国。

这时候的法国人口,一说是3200w,一说是2800w,我能找到的资料,是3800w。

50年里,平均的年人口增长率不超过1%。



那么为什么呢?

为什么本来人口是欧洲第一的法国,在19世纪却遭遇人口危机呢?

答案,当然是资本。

(以下这段描述,仅针对19-20世纪的法国,不要对号入座。)



精英阶层没时间生孩子。

这也是资本唯一控制不了的阶层。

精英家庭生育率低,主要法国社会的运行规则导致的。

法国的男性,要经过严苛的高中考试,通过率仅有0.4%。这批毕业的和没毕业的,还要经过三年的兵役,

兵役结束后,精英家庭的男性还要先在商界和政界站稳脚跟,才会考虑婚事。

在适婚年龄,精英阶层的男性几乎都在封闭式管理和琐事中。

他们没时间生孩子。




中产阶级被消费主义洗脑,无力生孩子。

法国因为男性要经过各种学习、兵役、培训,所以一般是丈夫比妻子大的家庭模式。

一般是兵役结束后的男性,娶没上高中的女性做妻子,男性比女性大6-7岁是常态。

而且在法国中产家庭的模式中,妻子一般不工作,所有的开支由丈夫负责。(类似日本)

而且因为当时消费主义的浪潮,奢侈品、艺术品、车、房子等“人们看得见的消费”与当时法国人的社会地位挂钩。即你不重要,你用的东西才决定你是不是中产。

这就造成了两个问题。

穷的中产男,如果没能力负担中产阶级的消费,要么娶穷人家的女孩做妻子,不买一些奢侈品。这样的结果就是失去中产阶级的标签——jojo我不做中产啦。

要么就只能打光棍,当时有一个名词叫“巴黎白痴”,说的就是巴黎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光棍们。


就算娶妻结婚,这种一个人要负担起家庭消费和中产阶级门面消费的情况下,通常负担不起一个孩子的花费(孩子也要消费“中产阶级标签”的商品,比如学校等等)

于是相当一大部分中产家庭不生孩子。





小个体商户没钱生孩子

在那个年代的欧洲,法国人迷恋奢侈品,然后又确实没那么多钱。

相反的,但在一些细小的领域和“人们看不见的领域”,他们以不消费著称,

那年月,即便是“穷酸的爱尔兰人”,也会觉得法国人有些抠门,他们省下来钱去存款,去购买债券(福楼拜、莫泊桑笔下的“年金”)

因为社会消费力不足,导致小个体商户根本无力维持自己的小生意。

小个体商户们更没钱生孩子。





工人阶级,与贫困阶级都被艹阳痿了没法生孩子。

那个年代的法国没有劳动保护法,工人一般是72小时工作制,

对的,1850年前后的法国工人们,每天工作12小时,每周上班6天。九点上班九点下班。偶尔加班。

而且,相比起他们在农村的穷亲戚,在城里的工人们一般还会因为高薪而沾沾自喜。

(写这段的时候北哥帮我查的资料,我们俩差点笑抽。)

但不管是痛苦还是快乐。

他们缺少资产,缺少时间,缺少安全感。

任何生物都是不会在这种情况下生孩子的。





于是,一张由资本筑成的大网覆盖了整个19世纪的法兰西。

法兰西的人口被扼住了喉咙,

1860年法国人口被奥地利追上,1870年与德国持平,1900年被英国赶超。

法国从拿破仑时期的欧洲第一,变成三流人口国家。,

最终被普鲁士干的割地赔款。




被干的割地赔款之后没有任何变化。

普法战争之后的法国继续实行72小时工作制,在一战之前,法国的青年人未老先衰,女工人在最佳生育年龄高负荷工作,无法也没心情生孩子。

同时,因为高负荷的工作对机体的摧残,法国婴儿的死亡率极高。

1860年出生的10万多新生儿里,死婴有4.5万,达到了45%。




然后又发生了两件可笑的事儿。

一个是1882年,法国立法禁止13岁以下的童工(是的,之前童工合法)。

然而,劳动人民用更低的生育率回应政府。

在劳动人民脑袋里,孩子=童工=挣钱,不能干活的孩子没有出生的必要。

这并非劳动人民也被资本侵蚀,而是在当时的法国,孩子的教育被资本把控,如果孩子不打工的话,那么去读书的学费,足够压死所有的贫困夫妻。



第二个,就是传说中的“肚腹罢工”

由工会主导,妇女们开始了最本质的罢工活动——不生孩子

女性肚子里不怀胎,不为资本家提供廉价劳动力,不为列强争霸提供“炮灰”。

这又引起了出生率的下降。




种种的幺蛾子让法国一步步从欧洲之王,成为欧洲小瘪三,

在这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居功甚伟。

事实上,1939年8月22日的德国高层军事会议上,希特勒提及出生率问题,并且当做法国国力下降的论据,之后,纳粹在一个星期后发动了二战。

我在这里不能说二战就是因为人口决定的,

但希特勒丧心病狂的背后,被资本侵蚀的德国正出现法国百年前的窘境, 也是事实。






第二个例子,就是日本。

据日本《东方新报》28 日报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日本 2020 年的出生人口约为 84.8 万人,与 2019 年相比减少约 1.7 万人,降至 1899 年有该项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


那么,日本的出生率为什么这么低呢?

简而言之就是一张图。


这其中的很多原因都跟法国类似。

比如经济压力,工作压力等等等。

但有一组数据相当清奇,我一定要跟大家聊一聊。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调查显示:

在日本18岁至34岁的女性中,有50%没有男朋友;有39%还是处女;

在日本18至34岁的男性中,有36%还是“处男”。


如果处女率+处男率都这么高的话,生育率这么低也不是一件不能理解的事情。



事实上,从1962年-1975年的日本第二波婴儿潮结束之后一直到现在,日本的出生率都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半死不活。


尤其是广场协定的1985年之后,日本物价飞涨,消费主义开始逐渐占据人们的心智。

泡沫经济的背后,是出生人口与出生率的双双崩盘。

资本希望日本人及时行乐,及时行乐就暂时不急着安定,不急着结婚,不急着生子。

于是泡沫时代,无人愿意生孩子。


泡沫破裂后,每个人都背负着巨量的债务,日本的经济几乎还不如广岛时期(数量够,但是人们的期待值真的不如二战结束时)

资产被蒸发的人们看着消费压力,看着能预见到的孩子带来的巨量负担,。

他们养不起孩子,自然也就不会生孩子,



1973年,日本出生率2.1,出生209万人。

1985年,1.76,148万。

1995年,1.42,118万。

事实上,在21时机到来之前,日本如今的窘境,已经成定局。


新的千禧年到来,带来的不仅是希望,也有无尽的压力。

最大的困难,是工作时间的提升。

平成时代,迪迦带来了光,没有带来孩子。

2005年,日本出生率达到1.26的历史新低,同时人口也开始实现负增长,泡沫时代的打造好的棺材,今天终究是按上了一颗钉子(北哥在这里说EDG粉丝狂喜,咱也不知道啥意思)。



然后就是一路雪崩,从05年开始日本人口持续走低,直到令和时代的第一个完整年份。

2000年,出生人口84.8万。


至于为什么,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人口动向研究部长石井太说,

新生儿数量再创新低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人们认为抚养和教育子女费用和负担过高,因此无法按理想中的数量生育更多孩子。


说到底,还是费用。

为什么会造成“费用问题”?

无疑是资本。






好了,

当我们回顾了特别有既视感的法兰西和霓虹国之后,

不难看出这些出生率下降的国家,都有几个共同点。

1,生育年龄的劳动人口,因为繁忙的劳动压力无力生育。

2,生育年龄的适婚人口,因为结婚、生子的大量经济压力无意生育。


前者是因为资本,后者也是因为资本。

一般来说,当一个群体威胁到另一个群体,甚至会让这个群体灭绝的时候。

我们称呼为A是B的天敌。

由此,资本也许是人类的天敌。



好了不开玩笑了。

第一条。

1,生育年龄的劳动人口,因为繁忙的劳动压力无力生育。

这个大家应该自然理解。

19世纪的法国,劳工因为996每周72小时压力而无力生育。

20世纪初的德国,劳工因为每周72小时的工作压力而生育率降低

21世纪的日本,因为也许不到72小时,但是精神+肉体双重压力而生育率降低。

中国,自然也跑不了。

富士康在加班,建筑工地在加班,互联网大厂在加班。

加班之后拖着沉重的身子,是没有力气在生命的原野上躬耕的。

白天996,晚上669的福报,来上一年可能就会猝死。




第二条:

就是我一开始说的,资本把生孩子当成了收割的重要节点。

这个大家可能不是很清楚,

我来展开阐述一下。



在展开之前,又得讲一个新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水龙兽与加斯马吐龙,角马与鳄鱼,鲑鱼与棕熊。

水龙兽与加斯马吐龙,在CCTV探索发现频道《史前生物大冒险》有播放。

角马、鳄鱼、鲑鱼、棕熊大家自然知道。

这三组的共同点,

是水龙兽、角马、鲑鱼总要进行周期性的迁徙。

加斯马吐龙,鳄鱼,棕熊总会在后者的迁徙道路上伺机而动,捕猎这群可怜的小东西。

以鲑鱼为例,

每年夏天,太平洋里的成熟鲑鱼都会集结在一起,准备返回出生地产卵。

游过数千公里的海路和两千多公里的河道,朝着故乡逆流而上。

而棕熊,就会等在这趟旅途终点,或者旅途中的瀑布、激流处。

等到筋疲力尽的鲑鱼路过,然后啊呜一口,吧唧吧唧吃掉。

一般情况下,熊是无法捕捉灵活的鲑鱼的,

但是一旦有了“必经之路”这个限制,鲑鱼的死亡就是确定的。

事实上,只要站在瀑布口,那么只要轻轻一张嘴,鲑鱼就会跃进熊的嘴巴里。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鲑鱼迁徙的路上,熊等在瀑布口,

水龙兽与角马迁移的道路上,加斯马吐龙与鳄鱼虎视眈眈。

跟资本一毛一样。




这时候有人会说,阔落你又在胡说八道什么,资本家跟鳄鱼棕熊有啥关系。

还真的有关系。

熊为什么能抓住鲑鱼?因为筋疲力尽,因为“必经之路”

不管怎么样,鲑鱼总要从那边经过。我守株待兔就好了。

那么,资本有没有给年轻人描绘必经之路?

有的。

资本给人群限定的“必经之路”,就是消费主义。



前段时间看《大江大河》,宋运辉的毛衣是姐姐织的,衬衫是姐姐卖了头发买的。

作为一个95后,家里生在相对贫困和闭塞的地区,所以我小时候也会穿自己家做的棉裤,自己外婆给缝的布沙包,玩用松紧带做的跳皮筋。

我吃的油是村里油坊榨的,

吃的馒头是自己家小麦换的面做的,

吃的青菜是自己家地里长的。



但是如今,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明码标价的购买。

它们被称之为“商品”

而从我们接受商品的同质化开始,资本就可以利用他们在时间、资源上的优势收割个人。



对的,资本控制人的方式就是这么简单。

在如今的时代,你要用,就要购买。

最便宜的东西也许只能满足最基本的使用需求,甚至最基本的使用需求都无法满足。

你想要更多,就要花更多钱。

花钱,就要工作。

不工作,就要借钱,然后为了还钱更努力的工作。

工作有了钱就有更多的理由消费。

依托于钱,开始于钱,结束于钱,然后又开始于钱,

由此,资本循环的闭环达成。




资本让人花钱的办法,跟棕熊想吃鲑鱼的办法一样。

就是找到消费者的“必经之路”,然后伺机而动,或者干脆张开嘴巴等着鲑鱼跳进嘴里。

如果没有“必经之路”,就给人创造一条必经之路,

为了更好的收割,资本会逐渐的开始像狼群驱赶羊群一样,驱赶我们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

为了更好的收割,资本会在消费者的脑中建立起一个方向,让消费者乖乖走进他们的嘴巴里。

这就是消费主义。



不信?

钻石有价值吗?

每年开采出来的钻石,和地球上的钻石储量明明这么多,为什么还是这么贵?

钻石和爱情真的有关系吗?

没有。

钻石与爱情的故事,是1938年,戴尔比斯与纽约的Ayer广告公司做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他们花费三年的时间,在报纸上刊登广告, 在电影中强化钻石与爱情故事的关系。

让设计师表达钻石是潮流,让名流站台彰显钻石的高贵,让英国皇室为钻石代言。

由此,每一个结婚的年轻人都期待有一颗钻石。

钻石与结婚,成了角马迁徙过程中的河流,资本就像鳄鱼等待着。

等待热恋中的年轻人,跳进他们编造出的网中。




以钻石为例,资本主义的常规套路,就是把商品与生活划等号。

情人节=鲜花+巧克力,没有就是不爱。

11.11,12.12,6.18就是要消费,没有就是亏大了。

穿了JK就是可爱小姐姐,用了高端键盘就是游戏大神,穿了一线潮牌就是潮流达人。

吃了网红脏脏包就是精致,用了高端手机就是商务人士。

给人群贴标签、给行为贴标签、给节日贴标签,给任何东西贴上标签

用一个个标签给你不得不花钱的理由。




一个个理由,就是一条条迁徙的路线。

那件商品,就是路线上的河流。

人群就是可怜巴巴的角马,资本家就是鳄鱼。

当人们接受了“购买就会获得”的信息,就好像角马确认河的对岸是草肠,

猎物,就会自发的走进猎手的口中。




而生孩子,就是目前资本花下的最大的一条“必经之路”

在这条路上,有一条最深的河流,

河流里,有最贪婪的资本鳄鱼

准备从年轻人身上咬下最大的一块肉。



对的,因为笃定“年轻人一定会生孩子”,所以资本在年轻人没生孩子之前,就帮着他们计划好了未来要花的钱。

结婚阶段:房子,车子,彩礼,装修,婚礼的费用

备孕阶段:叶酸等补剂,营养品,私立医院高昂的检查费用。

怀孕阶段:各种不菲的营养品,胎教项目,体检与健康保险项目。

生产阶段:分娩费用,营养费用,检查费用。

幼儿阶段:营养品,早教班,托儿所,进口奶粉。

儿童阶段:进口营养品,电梯轿厢无止境的妙可蓝多奶酪棒,玩具,补习班,兴趣班。

等等等等,毅种循环。



相比起其他消费主义的陷阱,生孩子对资本来说简直是天赐的礼物。

他们不用费心去教育,因为总得生。

父母也许不舍得给自己花钱,但六个钱包都得给孩子花钱。

所以他们灌输给孩子的“消费主义”就更加不遗余力。



举个例子,

某个品牌的儿童手表,在电视上做广告,而且插播在动画片时间——让孩子买。

手表自带交友软件,如果你不买,或者买了其他品牌的手表,孩子不能跟其他人混一个群。——逼爸妈给孩子买。

然后在爷爷奶奶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京剧之间,插播孩子如果联系不到,电话手表可以报警啦,帮助联系家长啦,定位啦之类的让老年人恐慌的广告内容——逼老人给孩子买。

孩子是角马,资本是鳄鱼。

这个小天才手表是河流,而这些充斥着的广告信息,就是不断驱使着孩子、家长、爷爷奶奶前往那条河流的“鞭子”

类似这样的河流,在生孩子这条路上,还有无数条。



当一个年轻人,

远远的看见这条叫做“生孩子”的路上,有资本已经撒下了无数张网,无数张嘴巴等着把你敲骨吸髓。

他会愿意往前走吗?




资本来到人间,从头到脚都每个毛孔都滴着血与肮脏的东西。

在英国,他们搞羊吃人。

在美洲,他们屠杀印第安人。

在大西洋,他们贩卖黑奴

在欧洲,他们发起战争

在东亚,他们驱使军国主义侵略中国。


进入新的千禧年,

他们依旧在举起屠刀,在海湾,在阿拉伯,在伊朗,在伊拉克。

但他们有了更简单,更方便的收割方式。

事实上,因为资本主义,这些年本该初生但没有出生的婴儿;因为压力本应长寿却早死的年轻人,可能比二战死亡人数还要多。




生育率低下,其实仅仅是资本侵蚀社会的一个点而已。

在这个时代,人们失去了阅读的时间,失去了倾听的时间,失去了思考的时间,

失去了家人团聚的时间,失去了本应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不少人失去了除金钱之外所有信仰。失去了安全感,失去了除了金钱之外的一切。




但其实,资本也想持续不断的割韭菜,资本也不想人们不生孩子,资本也想继续有孩子出来,一茬一茬的收割。

这大概是资本主义最大的局限性。

我们只能等待时间给我们一个答案:

究竟是资本先消亡,还是健全的人类社会先被摧毁呢?

甚至,是人类先消亡呢?



参考资料:

1,抖音作者:侯哥不务空;(这篇文章的出发点参考了候老师在2020年年底的视频,侯老师的视频质量颇高,大家也可以去看看。)

2,世界人口大全网;(该网站可以查询各国人口相关数据)

3,@我叫金克丝 老师的一则知乎答案

地球上如果进化出了只针对人类的真正天敌,它有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4,凤凰网:《持续一个多世纪的法国人口危机》

感谢以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