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胡适?

发布时间:
2024-06-23 23:26
阅读量:
36

我认识一个贪官的儿子。他爸落马之前跟我感叹过,这些年他感觉世道非常乱,很多叔叔伯伯都落马了。后来他爸也落了,于是他怨气相当重,三番五次吐槽,说社会上还有那么多乱象不去治理,凭什么要来治理他爸。

他也是智商非常高的人了,但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你会觉得他这想法简直如同蠢猪笨牛。他觉得世道不好,那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恰恰是世道好了;他觉得社会上乱象没人管,那些乱象恰好就是他爸之流导致的。

他家的亲戚,对他爸的评价非常之高,说他爸是个聪明人,自己把事情揽了,没有把他儿子给牵扯进去,他用的都是合法合规的法子给他儿子铺的路,等到他出来了,也有人养老,也能安度晚年。

当然,他爸这种人,在老百姓嘴里自然得不到什么好话。都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评价却差这么大?

有些人争议大,不是因为那个人很复杂,人是利益的动物,本身很简单,是评价者的立场不同,才会有争议。

站在老百姓立场上,当官就是为民服务的,是人民给了你权力,你却用这些权力捞钱,自然其罪当诛;但是站在那个人的立场上,他不会这么认为。

他会觉得,我又没见到人民,人民哪里给我权力了?我权力都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哪个人不为了自己家人规划未来?我只是在用我的力量造福家人而已。如果换个人到我位置,他肯定也会捞钱。周围的人都是如此。不捞说明他傻。不捞就能得到好名声了?老百姓照样仇恨。落马了只能说明运气差。

在反腐倡廉的纪录片里,会屡次出现“理想信念坍塌”这句话。但是据我所知,很多人压根就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少数人才有的金子般的东西,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的。大多数人都是逐利的俗人。

那个贪官的儿子感觉不平的原因就在于此。他是以一个俗人的标准去要求自己父亲的,只要照顾好家人,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就算是好人了。但是他所在的位置,并不是一个俗人能呆的位置。

胡适是什么人,你去读他的文章就知道了。作为一个俗人,他是佼佼者,堪称人中龙凤,不光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在政治上也有影响力。他把规则玩得很明白,很能明哲保身,并且能利用规则给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而且在谋取这些利益的同时,并不得罪太多的人。

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他在美国当大使。长达5年的时间,他不宣传、不借款、不购军火、不办救济事业,反而搞了35个博士,将谋身发扬到极致。

也许在胡适的心里,远隔重洋的故国,咯血的人民,并不及他的前途重要。即使山河易主,他也能保持优渥的生活。

站在当时中国大多数老百姓的立场上,你肯定希望胡适能多做一点事,而不是一直搞他那个博士头衔。也不是对胡适有过分的期待,他站在那个位置,那是国家、人民、历史赋予他的责任,他如果能做一点自然是最好的。但是远隔万里,老百姓指挥不动胡博士。而且这样玩的又何止胡博士一个,批评又怎么批评得过来?

如果站在传统儒家士大夫的角度去评价他,立言立功,他可能会得到一个相当不错的评价。但是他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一个俗人的时代。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教员只比胡适先生小2岁。胡适26岁就在北大当教授了。教员26岁的时候,才刚到北大当图书管理员,那是在胡适去北大的两年后。

一个是教授,一个是管理员。后来有人问胡适,教员算你的学生吗,他答曰,他不算我学生。他只是个图书馆管理员。以他的学历,根本考不进北大。

胡适说的无疑是实话。教员入过新军,教过小学,卖过肥皂,什么都做一点,但是什么都做得比较失败。跟天之骄子般的胡适自然是没得比。所以两人在北大相遇的时候,一个是教授,一个只是图书馆管理员。

但这个图书馆管理员,在什么都不是的时候,满脑子思考的都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他思考的这些都是他这个位子上不应该思考的内容,反倒是胡适那种身份才配谈论的东西。在他操着一口湖南口音,向胡适请教新文化的时候,不知道胡适内心是否会有过鄙夷。

教员在北大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图,那时他突然发现世界之大。他没有留过洋,也没有考过许多的证,学历更是无从谈起,每天还为了一二大洋的生活费发愁。但是他在如此困窘之时,就开始思考一些宏大到让他显得可笑的命题。

就在胡适忙着修书办报,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给自己争取更多资源的1926年,教员用脚丈量了湖南,亲眼去看了农民是怎样生活的,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见天地,见苍生,见自己。他在还是浮萍草根时已经完成了明心见性的自我建设,并且决定了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社会没有给他那个责任,他是自己去认领的。与胡适完全相反。

人类是逐利的动物,大多都很简单。教员在主动挑起这些责任时,一定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心理活动。一般我们称这个东西为理想信念。

站在为稻粱谋的人的角度,教员的理想信念在很长一段期间一定都是可笑的。他家破人亡,他妻离子散,他被驱逐得颠沛流离出生入死。在漫长的时间里,他的人生相比起胡适,都是大写的失败。

然而德不孤必有邻,许许多多个和他一样的人聚在一起,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后来国军向南转进,胡适也跟着仓皇南逃。教员发话了,他说,如果胡适愿意留下来,可以给他北大图书馆馆长一职。

这个职务比教员的起点高多了,是一个可以认真做学问、思考大事的职司,教员自己就是在那里觉悟的。但是听在胡适耳朵里,可能是一种羞辱吧。

怎么评价胡适?其实也不好评价。要说胡适没有做事,他又确实做了一点。但要说他对于国计民生有很大帮助,那也不是很妥。这世上俗人很多,理想信念赢的从来不多。万分庆幸的是,在那个时代,中国并不全都是胡适这样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