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解为啥会有垃圾三本的存在?

发布时间:
2024-07-04 12:14
阅读量:
39

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但特殊时期过了之后反而尾大不掉了。本质上是99大扩招时代,当时国家财政上并不宽裕,其实在大扩招之前早些年就已经有“计划外招生”和“自费大学生”了。

1985年开始招少部分计划外学生,也就是“自费生”,实行双轨制。一直到1996年才取消双轨,但是依旧面临财政不足的问题,因为这个时候学生还是只缴纳部分培养费用。这一时期还面临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大下岗潮和取消分配制度后,大量中学生无路可去,一方面他们受限于学历水平和下岗潮没法就业,一方面他们没法升学,在社会上形成了“流氓”。其次,97年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足5%,这是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当时人均GDP不如中国的印度,这个入学率都有8%,和中国GDP相当的菲律宾都接近20%,所以提高高等教育招生率是很有必要的。第三,扩招之后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一些学校被压下来的任务要求扩招,但是面临教师不足,办学条件差,因为财政上没有钱,这是很多地方院校的问题。这是最主要的原因——没钱,在当时应运诞生了独立学院的前身——公有民办二级学院,这种学院以母体的名义招生,学生不享受任何财政补贴,还需要缴纳高额的费用,这样的学院颁发的也是母体的毕业照和学位证,目前可考的最早的这样的学院有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现苏州城市学院),创办于1998年。并且从江浙开始推广起来(这两个省也是民办三本最多的省)。

可以说,这样的学院的诞生是多方妥协的产物,国家需要提高高教入学率,社会需要升学空间,高校也受困于财政需要创收。这样的情况下,大概在2003年,这样的学院数量增加接近有400,一度占到本科招生总额的1/3-1/4。

2003年,由于盲目的扩张,数量的激增完全保障不了办学质量,在2003年8月,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正式将这样的学院定义为“独立学院”,也就是大众所说的三本。并且对这些学校重新进行评估,使得在2004年,独立学院数量从03年的接近400家,锐减到只剩250家左右。同时也改变了一些具体的,比如将之前双证均为母体院校,改革为毕业证为独立学院,学位证由母体院校发放。

随后在2007年左右,教育部出台新的文件,再次对独立学院提出整改,并提出“转设”这一概念,也就是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院校或者民办高校,脱离与母体之间的联系。在08年到24年,独立学院从322家降到160所,转设和停办过半。但推不下去的一大原因还是——没钱。

对于一些经费高的院校来说,独立学院的收入现在犹如鸡肋,但是你去了解一些“学院”办的独立学院和一些经费不怎么高的大学就明白一个问题。

一些由母体院校和社会方合作建设的独立学院,母体院校可以从中获取高额的冠名费。这些费用往往动辄几千万。还有一些独立学院,他们由母体全资成立,这样的收益更大了,首先是独立学院的收益可以和母体财政在一个账本上,从学生那里收来的钱,以三本学费普遍在一万五到两万五之间,取两万一人的话,在校学生六千就可以收入一亿两千万,并且这数千学生在学校的吃喝拉撒开支又是一大笔盈利。这对于一些经费不高或者经费不足的院校,上亿的收入是不能舍弃的。政府也没有余力再多给一些普通高校补贴多少了。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综上所述。还是那句话,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由于实际问题导致的尾大不掉。垃圾三本在特殊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一个政策不会总是积极的,于是乎。

END